座椅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69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底盘,包括:一种座椅底盘,包括: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椅背组件与底座之间,使得杠杆驱动件转动时向上对其直接施力,使复位装置变形提供充分的复位力。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相当于复位装置完全隐藏于底座内部空间内,从而充分利用了底座内部的高度空间,座椅外部不会因为布置了复位装置而产生凸出,也不会对外观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底盘
本技术涉及座椅、转椅、办公椅等
,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底盘。
技术介绍
转椅底盘,也称转椅托盘,是装在转椅座垫下方的一个重要部件,座垫的升降,靠背的倾仰角度调节都是依靠底盘来完成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4年12月24日,公告号:CN104223821A)公开了一种转椅底盘,包括底座、托架及翘板,托架设置在底座内,翘板设置在托架内,翘板以第一销轴为转动支点,第一销轴穿过托架并与底座相连,翘板前部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撬动托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三销轴铰接且第三销轴与托架相连,第二连杆穿有第二销轴且第二销轴穿过或避开托架后与底座相连,在托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轨道槽,第一销轴穿设在轨道槽内,该底盘还包括当翘板撬动托架运动后使托架能够恢复原位的弹性复位装置。装备此底盘的转椅或座椅,根据人体重量,靠背倾仰回复力有相应匹配,使得无论体重轻或者重的人都可以轻松倾仰回复起身。具体的说,该专利的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翘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形成四点连杆机构,形成力的传导,椅背连接固定于翘板作为四点连杆机构的驱动力,人体施加于椅座的重力通过铰接于托架的第三销轴形成施加在四点连杆机构的回复力,四点连杆机构的驱动力和回复力形成对抗关系。在人体向后倾仰过程中,四点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与水平线的锐角夹角逐步减小,则托架施加于第二连杆的旋转力分力增大,从而实现重力加载对于四连杆机构的回复力力矩逐步增大,与逐步增大的驱动力形成对抗,回复力对弹性复位装置的弹性回复力依赖较小,适用人群范围更广,体重较轻或较重的人都能轻松地倾仰和回复起身,因此针对每个不同体重的人都可以达到最合理匹配回复力。上述底盘结构相对复杂,弹性复位装置不易安装,与连杆部件间容易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成本低,外形美观,且使翘板及椅背组件整体易于复位的座椅底盘。本技术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底盘,包括: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压簧。作为优选,底座上端设有上限位板,复位装置设置在椅背组件下端与上限位板之间。复位装置上端被上限位板限位,使得复位装置被约束在底座内的高度空间内,不会向外凸出,充分利用了底座内的狭小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一底板和由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两侧板,所述的翘板包括左右对称的端板及连接两端板的连接板,所述的端板与侧板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所述的上限位板通过两端的凸耳与底座的两侧板铰接设置,在连接件上设有下限位板,所述的下限位板通过两端的凸耳与端板铰接设置,复位装置设置在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之间。上、下限位板均各自与底座、连接件铰接,使得在连接件转动时,可以随连接件转动弧线发生自适应角度转动,复位装置也会跟随运动产生相应的角度变化,而不会产生自身的横向扭曲与变形,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弹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保证复位装置可以充分提供复位力,并能够使复位装置上下限位,不会移位,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在上、下限位板上相对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复位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柱套接定位。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底盘内的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椅背组件与底座之间,使得杠杆驱动件转动时向上对其直接施力,使复位装置变形提供充分的复位力。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相当于复位装置完全隐藏于底座内部空间内,从而充分利用了底座内部的高度空间,座椅外部不会因为布置了复位装置而产生凸出,也不会对外观造成损害。本技术的座椅底盘是在底座与翘板之间直接设置复位装置,翘板连接椅背的支架,当翘板在椅背支架作用下转动时,直接促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复位装置为至少一个复位压簧,复位压簧的数量多少可以根据人体的体重等指标进行设置,但由于底座的存在,无论复位压簧数量为几个,复位装置设置在底座、翘板围合的空间内,不额外占用空间,使座椅整体外形更加美观;应用了此底盘的座椅结构,使得该座椅结构可根据不同人体施加的力的大小实现不同程度的后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座椅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座椅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座椅结构单侧结构原始状态图;图4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座椅结构单侧结构后仰状态图;图5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座椅结构单侧结构后仰状态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座椅结构后倾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中压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中压簧的一种爆炸图。图9为实施例2中座椅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另一角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配合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与底座、复位装置配合的外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2中复位装置与上、下限位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定义本技术各部件的参考方位,本技术以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作为参考,座椅的前方为前方,而座椅的后方包括椅背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后方。实施例1:本技术的底盘为座椅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一种座椅结构,包括:底座1,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底座1优选为金属底座;椅子底座组件(未图示)包括支撑柱、从支撑柱下端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腿和支撑腿端部的脚轮,所述的支撑柱可以为气杆。支撑件2,支撑件2设置于底座1上方,且支撑件2左右各一个,两个支撑件2前部连为一体并与底座1前部转动连接;支撑件2的前端向下向后弯折延伸设置为人体坐姿位结构,并且支撑件2与底座1呈架体结构转动连接;人体坐姿位结构符合人工体学,使人体坐感更为舒适,腿部感觉良好;支撑件2与底座1前端通过一过渡连杆8转动连接。过渡连杆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呈弧形的连杆限位结构25;支撑件2与过渡连杆8连接的一端对应于连杆限位结构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9,底座1与过渡连杆8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21。第一限位结构9为弧形限位凸起,第二限位结构21为弧形限位凸起或为限位销或为限位齿。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21为限位销(见图3)。椅背组件3,包括翘板4与支架5,翘板4与底座1后部通过枢轴6转动连接,支架5转动时带动翘板4绕所述枢轴6转动;翘板4相当于椅背组件3与底座1的连接纽带。驱动件7,其连接于所述支架5与支撑件2之间,驱动件7对应支撑件2,也是左右两侧各一个;驱动件7并非自身有驱动能力,而是依靠椅背组件3转动传递力;当支架5从初始位置向后转动时,通过驱动件7将支撑件2抬起;当支架5复位时,又通过驱动件7将支撑件2复位至初始位置。支架5为配合人体背部结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是包括: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5 CN 20161114436191.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是包括:底座,配置为连接到椅子底座组件;翘板,用于连接椅背支架,所述的翘板与底座后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复位装置,纵向配置于底座与翘板之间,且所述的复位装置配置于比枢轴更靠前方的位置,翘板绕枢轴转动时,使复位装置变形产生复位弹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压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底盘,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端设有上限位板,复位装置设置在椅背组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华夏敬智阮正富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