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37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发射电路将电能进行无线传输,由与发射电路能源载波频率一致的接收电路进行电能接收;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由红外线感应器、单片机和电流表对电动汽车进行自动校准,使电动汽车处于最佳充电位置;当电动汽车充满电时,单片机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发出控制复位信号,等待下一次的充电指令,同时单片机发出PWM脉冲,PWM卸载执行机构自动切断充电回路。该装置能对电动汽车进行感应、升降、贴合与校准,自动跟踪最大转换功率,在进行无线充电过程中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电能损失,结构新颖,在较远距离时也能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效率高,成本低,可靠性强,能作为独立充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电动汽车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被许多汽车厂家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研发。不过,由于充电问题的现实阻碍,一直以来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电池和充电桩,由于技术瓶颈,短时间内只能使用锂电池,所以无线感应充电桩变成了另一个研发重点。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充电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直流电,交流电,第一整流电路,电容器C1,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二极管D1,二极管D2,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电抗器,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升压变压器,SOC芯片,电阻R2,电容器C2,电容器C3,双极型晶体管,电阻R3,电容器C4,发射线圈,红外线感应器,单片机,控制驱动,第一步进电机,反馈电流,第二步进电机,接收线圈,电流表,滤波电容器C5,第二整流电路,滤波电容器C6,滤波电容器C7,负载电阻R4,二极管D5,采样电阻R5,转换开关,限流电阻R6,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PWM卸载执行机构;其中,直流电和交流电经过第一整流电路的整流和电容器C1滤波后,由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二极管D1、二极管D2、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阻R1所组成的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以及升压变压器进行逆变和升压,电抗器平波后,得到稳定的交流电或直流电对SOC芯片进行供电;其中,由电阻R2、电容器C2、电容器C3、双极型晶体管、电阻R3、电容器C4和发射线圈构成的发射电路将电能进行无线传输,单片机接收外线感应器传来的信号控制控制驱动驱动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由接收线圈、第二整流电路、滤波电容器C6、滤波电容器C7构成与发射电路能源载波频率一致的接收电路进行电能接收;其中,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由红外线感应器、单片机和电流表对电动汽车进行自动校准,使电动汽车处于最佳充电位置;其中,当电动汽车充满电时,单片机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发出控制复位信号,等待下一次的充电指令,同时单片机发出PWM脉冲,PWM卸载执行机构自动切断充电回路。优选地,电流表自动检测充电电流,单片机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确定电动汽车最佳充电位置。优选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S5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实用、可靠性强,且能够解决无线充电过程中电能的低转化率和辐射范围不广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充电效率,与有线充电桩相比,无线充电有多种优势,能够顺应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加入电流检测模块,发射模块可自动对准接收模块,且可自动升降并贴合接收模块,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减少充电过程电能损失;无线电能的接收效率比较高,较远距离时也能对汽车进行充电,充电效率比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系统可靠性强,能作为独立充电系统。附图说明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直流电,2-交流电,3-第一整流电路,4-电容器C1,5-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7-二极管D1,8-二极管D2,9-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1-电抗器,12-二极管D3,13-二极管D4,14-电阻R1,15-升压变压器,16-SOC芯片,17-电阻R2,18-电容器C2,19-电容器C3,20-双极型晶体管,21-电阻R3,22-电容器C4,23-发射线圈,24-红外线感应器,25-单片机,26-控制驱动,27-第一步进电机,28-反馈电流,29-第二步进电机,30-接收线圈,31-电流表,32-滤波电容器C5,33-第二整流电路,34-滤波电容器C6,35-滤波电容器C7,36-负载电阻R4,37-二极管D5,38-采样电阻R5,39-转换开关,40-限流电阻R6,41-二极管D6,42-二极管D7,43-PWM卸载执行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直流电1,交流电2,第一整流电路3,电容器C1-4,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5,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二极管D1-7,二极管D2-8,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电抗器11,二极管D3-12,二极管D4-13,电阻R1-14,升压变压器15,SOC芯片16,电阻R2-17,电容器C2-18,电容器C3-19,双极型晶体管20,电阻R3-21,电容器C4-22,发射线圈-23,红外线感应器24,单片机25,控制驱动26,第一步进电机27,反馈电流28,第二步进电机29,接收线圈30,电流表31,滤波电容器C5-32,第二整流电路33,滤波电容器C6-34,滤波电容器C7-35,负载电阻R4-36,二极管D5-37,采样电阻R5-38,转换开关-39,限流电阻R6-40,二极管D6-41,二极管D7-42和PWM卸载执行机构43。具体地,直流电1和交流电2经过第一整流电路3的整流和电容器C1-4滤波后,由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5、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二极管D1-7、二极管D2-8、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二极管D3-12、二极管D4-13和电阻R1-14所组成的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以及升压变压器15进行逆变和升压,电抗器11平波后,得到稳定的交流电或直流电对SOC芯片16进行供电;由电阻R2-17、电容器C2-18、电容器C3-19、双极型晶体管20、电阻R3-21、电容器C4-22和发射线圈23构成的发射电路将电能进行无线传输,单片机25接收外线感应器24传来的信号控制控制驱动26驱动第一步进电机27和第二步进电机29;由接收线圈30、第二整流电路33、滤波电容器C6-34、滤波电容器C7-35构成与发射电路能源载波频率一致的接收电路进行电能接收;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由红外线感应器24、单片机25和电流表31对电动汽车进行自动校准,使电动汽车处于最佳充电位置;当电动汽车充满电时,单片机25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发出控制复位信号,等待下一次的充电指令,同时单片机25发出PWM脉冲,PWM卸载执行机构43自动切断充电回路。需要说明的是,在红外线感应器24和单片机AT89S5225的检测和控制作用下,当电动汽车需要进行充电时,由红外线感应器24、单片机AT89S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1),交流电(2),第一整流电路(3),电容器C1(4),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5),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二极管D1(7),二极管D2(8),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电抗器(11),二极管D3(12),二极管D4(13),电阻R1(14),升压变压器(15),SOC芯片(16),电阻R2(17),电容器C2(18),电容器C3(19),双极型晶体管(20),电阻R3(21),电容器C4(22),发射线圈(23),红外线感应器(24),单片机(25),控制驱动(26),第一步进电机(27),反馈电流(28),第二步进电机(29),接收线圈(30),电流表(31),滤波电容器C5(32),第二整流电路(33),滤波电容器C6(34),滤波电容器C7(35),负载电阻R4(36),二极管D5(37),采样电阻R5(38),转换开关(39),限流电阻R6(40),二极管D6(41),二极管D7(42)和PWM卸载执行机构(43);其中,直流电(1)和交流电(2)经过第一整流电路(3)的整流和电容器C1(4)滤波后,由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5)、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二极管D1(7)、二极管D2(8)、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二极管D3(12)、二极管D4(13)和电阻R1(14)所组成的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以及升压变压器(15)进行逆变和升压,电抗器(11)平波后,得到稳定的交流电或直流电对SOC芯片(16)进行供电;其中,由电阻R2(17)、电容器C2(18)、电容器C3(19)、双极型晶体管(20)、电阻R3(21)、电容器C4(22)和发射线圈(23)构成的发射电路将电能进行无线传输,单片机(25)接收外线感应器(24)传来的信号控制控制驱动(26)驱动第一步进电机(27)和第二步进电机(29);由接收线圈(30)、第二整流电路(33)、滤波电容器C6(34)、滤波电容器C7(35)构成与发射电路能源载波频率一致的接收电路进行电能接收;其中,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由红外线感应器(24)、单片机(25)和电流表(31)对电动汽车进行自动校准,使电动汽车处于最佳充电位置;其中,当电动汽车充满电时,单片机(25)检测到电池电量充满,发出控制复位信号,等待下一次的充电指令,同时单片机(25)发出PWM脉冲,PWM卸载执行机构(43)自动切断充电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1),交流电(2),第一整流电路(3),电容器C1(4),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5),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二极管D1(7),二极管D2(8),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电抗器(11),二极管D3(12),二极管D4(13),电阻R1(14),升压变压器(15),SOC芯片(16),电阻R2(17),电容器C2(18),电容器C3(19),双极型晶体管(20),电阻R3(21),电容器C4(22),发射线圈(23),红外线感应器(24),单片机(25),控制驱动(26),第一步进电机(27),反馈电流(28),第二步进电机(29),接收线圈(30),电流表(31),滤波电容器C5(32),第二整流电路(33),滤波电容器C6(34),滤波电容器C7(35),负载电阻R4(36),二极管D5(37),采样电阻R5(38),转换开关(39),限流电阻R6(40),二极管D6(41),二极管D7(42)和PWM卸载执行机构(43);其中,直流电(1)和交流电(2)经过第一整流电路(3)的整流和电容器C1(4)滤波后,由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5)、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6)、二极管D1(7)、二极管D2(8)、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9)、第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0)、二极管D3(12)、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月张伟亮吴彪赵洋曾繁政谢声基祝华阻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