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05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所述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内转子组件、外转子组件和模式切换组件,内转子组件包括内转子轴和套设在内转子轴上的内转子,内转子轴及内转子可同步相对电机壳体转动,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和连接件,外转子外套在内转子上,连接件与外转子相连,连接件与外转子可同步相对电机壳体转动,模式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模式位置和第二模式位置,在第一模式位置,模式切换组件与连接件配合以锁定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模式切换组件与连接件脱离以使外转子组件相对电机壳体可转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实现了既能实现单轴输出又可以实现双轴对旋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很多工业及家电设备的常见产品,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但目前绝大多数电机都是单轴旋转输出,不能进行双轴对旋的输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风扇、食物料理机等使用场合,需要双轴对旋输出的电机或机构,多数对旋输出机构是通过齿轮机构或者皮带轮机构来实现,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还由于齿轮、皮带轮等零件的增加,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对系统的振动噪音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目前单电机对旋的技术方案,多是基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的结构,通过固定有绕线的定子,设置两个永磁转子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中定子不旋转,不需要增加电刷,依靠两个永磁转子进行旋转的输出。另外的一种方式同样基于BLDC的结构形式,在定子上增加轴承,使其能够自由旋转,通过电刷及滑环实现电源的引入,这样的话,基于电磁力矩的作用与反作用,实现永磁转子及带有绕线的转子(即原来的定子)反向旋转,达到对旋运动及扭矩的输出目的。但是,目前的单电机对旋的技术方案都只能实现双轴对旋输出,不能像普通电机一样只有单轴旋转输出,对于一些既要用到单轴旋转输出又要用到双轴对旋输出的场合,使用效果不佳或者无法使用。另外,对于基于电磁扭矩作用与反作用来实现对旋的方式,目前的技术方案只能控制正反旋转两个输出之间的相对转速,不能控制正反两个旋转的速率之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所述双模式对旋电机既能够实现单轴旋转输出还可以实现双轴对旋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内转子组件,所述内转子组件包括内转子轴和套设在所述内转子轴上的内转子,所述内转子轴及所述内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外转子组件,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和连接件,所述外转子外套在所述内转子上,连接件与所述外转子相连,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模式切换组件,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模式位置和第二模式位置,在第一模式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脱离以使所述外转子组件相对所述电机壳体可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由于模式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模式位置和第二模式位置,在第一模式位置,模式切换组件与连接件配合以锁定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模式切换组件与连接件脱离以使外转子组件相对电机壳体可转动。实现了既能实现单轴输出(即内转子组件旋转输出)又可以实现双轴对旋输出(即内转子组件、外转子组件同时旋转输出)。相比现有同轴对旋电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及适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在所述外转子的轴向一侧且围绕在所述内转子轴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电机壳体上,在第一模式位置所述限位件与第一端盖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端盖脱离配合以释放所述外转子组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棘轮,所述棘轮套设在所述第一端盖上。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上,所述静铁芯上绕设有线圈;动铁芯,所述动铁芯可滑动配合在所述静铁芯的中心孔内,其中;所述线圈断电或通电中的一个状态时,所述动铁芯与所述棘轮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所述线圈通电或断电中的另一个状态时所述动铁芯与所述棘轮脱离配合以释放所述外转子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连接在所述外转子的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电机壳体,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外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还包括:惯性板,所述惯性板套设在所述内转子轴上以调节所述内转子组件与所述外转子组件的转速比。可选的,所述惯性板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有利地,所述惯性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内转子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还包括:电刷组件和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套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电刷组件与所述外转子和所述内转子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所述导电滑环与所述外转子和所述内转子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刷组件包括:电刷套,所述电刷套连接在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电刷套朝向所述电机壳体内侧的一侧敞开;电刷,所述电刷设在所述电刷套内部,所述电刷的朝向所述电机壳体内部的一侧止抵在所述导电滑环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电刷与电刷套之间以保证所述电刷止抵所述导电滑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滑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有绝缘套筒,所述绝缘套筒上设有导线穿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滑环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滑环沿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间隔开分布,所述电刷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刷组件与多个所述导电滑环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电刷组件沿所述第一端盖的周向错开分布。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套设在所述内转子轴上,且位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转子包括内转子铁芯和内转子永磁体,所述外转子包括外转子铁芯和绕设在所述外转子铁芯的外转子绕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的处于双轴对旋转动模式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的处于单轴转动模式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1、电机壳体10外转子组件20、外转子210、外转子铁芯211、连接件220、第一端盖221、第二端盖222、内转子组件30、内转子轴310、内转子320、内转子铁芯321、内转子永磁体322、模式切换组件40、限位件410、动铁芯411、静铁芯412、棘轮420、导电滑环50、电刷组件60、电刷610、电刷套620、弹性件630、惯性板70、绝缘套筒80、散热风扇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内转子组件,所述内转子组件包括内转子轴和套设在所述内转子轴上的内转子,所述内转子轴及所述内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外转子组件,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和连接件,所述外转子外套在所述内转子上,连接件与所述外转子相连,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模式切换组件,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模式位置和第二模式位置,在第一模式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脱离以使所述外转子组件相对所述电机壳体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内转子组件,所述内转子组件包括内转子轴和套设在所述内转子轴上的内转子,所述内转子轴及所述内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外转子组件,所述外转子组件包括外转子和连接件,所述外转子外套在所述内转子上,连接件与所述外转子相连,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模式切换组件,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模式位置和第二模式位置,在第一模式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组件与所述连接件脱离以使所述外转子组件相对所述电机壳体可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在所述外转子的轴向一侧且围绕在所述内转子轴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转子可同步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电机壳体上,在第一模式位置所述限位件与第一端盖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在第二模式位置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端盖脱离配合以释放所述外转子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棘轮,所述棘轮套设在所述第一端盖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上,所述静铁芯上绕设有线圈;动铁芯,所述动铁芯可滑动配合在所述静铁芯的中心孔内,其中;所述线圈断电或通电中的一个状态时,所述动铁芯与所述棘轮配合以锁定所述外转子组件,所述线圈通电或断电中的另一个状态时所述动铁芯与所述棘轮脱离配合以释放所述外转子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同轴对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连接在所述外转子的轴向另一侧,所述第二端盖的至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超李忠华王跃马新强文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