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93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和车辆,其中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装在箱体内,电池模组内装有电池;热管,设置在电池模组内,热管与电池的壳体相接触,用于吸收壳体上的热量;散热装置,用于对热管散热,进而提高了电池箱的散热效率,防止电池温度升高影响使用寿命以及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箱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新能源动力车推广,电池,特别是比能量较高的动力电池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电池箱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冷却方式等设计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主题。新能源汽车在不同的运行状况下,电池系统由于自身具有一定内阻,在输出功率、电能的同时将产生一定的热量,之后热量逐渐积累致使电池温度上升,温度过高将影响电池的寿命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通常要求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的中,需要控制电池温度在55℃以下,以满足电池在长时间工况下的使用寿命,并防止因过热造成危险,装有电池的电池箱体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动力电池包安全性能强检要求,才能装车公告使用。因此,合理设计电池箱的结构,提高电池箱的散热性能,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和车辆,以提高电池箱的散热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装在箱体内,电池模组内装有电池;热管,设置在电池模组内,热管与电池的壳体相接触,用于吸收壳体上的热量;散热装置,用于对热管散热。可选的,散热装置设置在电池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电池极柱绝缘接触,散热装置还用于对电池极柱散热。可选的,还包括:导电排,套接在电池极柱上,可选择地将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散热装置设置在电池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导电排和/或电池极柱绝缘接触。可选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和绝缘导热层;绝缘导热层位于电池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电池极柱直接和/或间接接触,散热器与绝缘导热层远离电池的一面相贴合。可选的,绝缘导热层为导热硅胶、陶瓷片或内嵌有导热陶瓷片的导热硅胶。可选的,散热器包括:底板和散热翅片;绝缘导热层设置在底板的一面上,多个散热翅片间隔设置在底板远离绝缘导热层的一面上。可选的,还包括:盖板;盖板与箱体相适配,用于封闭箱体。可选的,盖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开孔中设置有风扇,用于对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可选的,热管的内部装有冷媒。可选的,散热装置设置在电池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热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管段的延伸方向相垂直,贴合在散热装置靠近电池的一面上;第二管段的延伸方向与电池的高度方向相同,贴合在壳体的侧壁上。可选的,热管还包括第三管段;第三管段位于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第三管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管段的延伸方向相垂直,贴合在壳体的底面。可选的,电池模组的内部设置有隔断结构,隔断结构将电池模组的内部划分为多个彼此绝缘的隔断空间,电池设置在隔断空间内。可选的,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控制电池模组;当包括风扇时,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控制风扇。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本申请提出的任一的电池箱。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箱和车辆,其中电池的壳体上贴合设置有热管,用于吸收电池壳体上的热量,并通过散热装置对热管进行散热,进而提高了电池箱的散热效率,防止电池温度升高影响使用寿命以及造成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池箱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池箱的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池模组装在电池箱内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池模组装在电池箱内的爆炸图。图中附图标记:1、箱体;2、电池模组;21、电池;3、散热装置;31、散热器;311、底板;312、散热翅片;32、绝缘导热层;4、导电排;5、盖板;51、风扇;6、热管;7、电池管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箱内常常装载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单体方形铝壳电池,方形铝壳电池往往依次并排放置在电池箱的箱体内,这些方形铝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阻等原因,将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难以释放到环境中,导致电池箱内温度逐渐上升,高温将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箱,以增强电池箱的散热性能。请参看图1-图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1、电池模组2和散热装置3。其中,箱体1可以是一侧就有开孔的方形箱体,优选采用导热绝缘材料制备。电池模组2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装在所述箱体1内,即电池模组2安装在箱体1内部,各个电池模组彼此优选绝缘设置,可以在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灌入绝缘胶体,或者贴导热硅胶垫的方式使得各个电池模组彼此绝缘。所述电池模组2内装有电池21,电池21可以依次并排设置,任意一个电池与相邻的电池之间绝缘设置,以防止漏电造成危险,电池21优选为方形铝壳电池,其具有电池极柱,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电池极柱突出于电池的壳体,电池极柱优选位于电池远离箱体1的底板的一侧,向上突出设置;热管6,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2内,所述热管6与所述电池21的壳体相接触,用于吸收所述壳体上的热量;散热装置3,用于对所述热管6散热。散热装置可以是风扇、相变吸热材料,通过热管6快速吸收电池壳体上的热量,从而防止电池壳体过热,进而提高了电池箱的散热效率,防止电池温度升高影响使用寿命以及造成安全隐患。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21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极柱绝缘接触,所述散热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电池极柱散热。即散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21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与所述电池21的电池极柱直接和/或间接绝缘接触,用于通过所述电池极柱对电池散热。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3可以是任意可以散热的机械装置,例如可以是水冷管,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装有冷凝液,水冷管可以盘绕在电池极柱上,连接各个电池的电池极柱,并且在水冷管上涂覆有绝缘胶,以使得防止电池与水冷管绝缘。或者,采用绝缘材料制备水冷管。散热装置还可以是相变散热装置,例如将相变材料罩设在电池极柱上,并且相变材料靠近电池极柱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电池极柱插入该定位孔中,利用相变材料吸收电池极柱上的热量。需要注意的是,散热装置3与电池极柱可以不直接接触,而是间接接触,例如设置一个导热件,该导热件分别与电池和散热装置相连接,将电池的热量先传到电极柱上,再传到导热件上,然后传到散热装置上。电池在使用中通常设置电池极柱朝上,散热装置设置在电池极柱的上方,当电池产生热量时,热量倾向于向上方传递,因此热量倾向于通过电池极柱传递至散热装置,并且电池模组内的空气受热时也易于向上运动从而与散热装置相接触。本申请充分利用热量倾向于向上传递的特性,将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电池箱的散热效率,防止电池温度升高影响使用寿命以及造成安全隐患。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的电池箱,还包括:导电排4,套接在所述电池极柱上,可选择地将多个所述电池21串联或并联起来。导电排4可以是铜排或者铝排,所述散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21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所述散热装置3与所述导电排4和/或所述电池极柱绝缘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3可以只与电池极柱相接触、只与导电排相接触或者同时与电极极柱以及导电排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的电池极柱均位于电池远离箱体的箱底一侧,导电排套接在电池极柱上,通常用于串并联电池,因此电池极柱上的热量会传递到导电排上。当导电排与散热装置相接触时,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电池模组(2),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装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电池模组(2)内装有电池(21);热管(6),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2)内,所述热管(6)与所述电池(21)的壳体相接触,用于吸收所述壳体上的热量;散热装置(3),用于对所述热管(6)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电池模组(2),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装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电池模组(2)内装有电池(21);热管(6),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2)内,所述热管(6)与所述电池(21)的壳体相接触,用于吸收所述壳体上的热量;散热装置(3),用于对所述热管(6)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21)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极柱绝缘接触,所述散热装置还用于对所述电池极柱散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排(4),套接在所述电池极柱上,可选择地将多个所述电池(21)串联或并联起来;所述散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21)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电排(4)和/或所述电池极柱绝缘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器(31)和绝缘导热层(32);所述绝缘导热层(32)位于所述电池具有电池极柱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极柱直接和/或间接接触,所述散热器(31)与所述绝缘导热层(32)远离所述电池(21)的一面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层(32)为导热硅胶、陶瓷片或内嵌有导热陶瓷片的导热硅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1)包括:底板(311)和散热翅片(312);所述绝缘导热层(32)设置在所述底板(311)的一面上,多个所述散热翅片(312)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311)远离所述绝缘导热层(32)的一面上。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亮王琳彭楚堂张强陈龙李勉熊佳龙郭亦涵周礼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