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36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导光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入射面的一第一光源。其中,该第一导光板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之下并包括:一第一底部层;一第一顶部层,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之上;以及多个第一光散射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和该第一顶部层之间的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各自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界面,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之间各自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介于30°至60°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显示设备,其具有光散射单元,以达成广视角或窄视角的目的。
技术介绍
随者显示设备的技术进步,显示面板朝向更多功能、更轻薄的方向发展。薄膜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已取代阴极射线管而成为主导市场的显示设备。薄膜显示器的应用广泛,多数日常电子产品均使用显示面板,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影机、照相机、播音器、行动导航、电视等。此外,出于隐私考虑,个人信息对于安全性极为重要。有时用户会希望隐藏图片,使旁人无法看到;有时用户则希望与旁人共享图片。因此,切换视角成为一种达成前述需求的方法。因此,有必要提供可切换视角的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导光板;和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入射面的一第一光源。其中,该第一导光板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之下并包括:一第一底部层;一第一顶部层,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之上;以及多个第一光散射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和该第一顶部层之间的一第一界面。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各自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界面,该第一表面和该第二表面之间各自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介于30°至60°之间。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该第一导光板具有双层结构。多个第一光散射单元设置于该双层间的第一界面,且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各自具有第一夹角。若调整第一夹角,则可改变显示设备的视角。因此,可达成广视角或窄视角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其他新颖特征于下文详述之,并参照附图,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图2A和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的剖面图。图3A至3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光散射单元的示意图。图4A至4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导光板的俯视图。图4D至4F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光散射单元的俯视图。图5A至5C为图3A的光散射单元的仿真结果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图11为图9的背光模块的侦测结果。【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显示面板11第一偏光板12第一基板13显示介质层14第二基板15第二偏光板2第一导光板21第一底部层22第一顶部层23第一光散射单元23a第一部分23b第二部分23c第三部分231第一表面232第二表面24第一入射面25第一入射面的相对侧26第三入射面3第二导光板3’第三导光板31第二底部层32第二顶部层33第二光散射单元331第三表面332第四表面34第二入射面4第一光源41第三光源5第二光源6反射单元7光控膜71光阻挡组件81反向棱镜82散射膜A1,A1a,A1b,A1c第一夹角A2第二夹角B夹角C中心d最大距离P中点R半径rA弧度R1第一区R2第二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明确阐释前述和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征、和功效。通过特定实施例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进一步明了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和功效,以达成前述揭露目的。另,本说明书所揭露的技术可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且实施,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概念的前提下,任何实质相同的变更或改良均可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提及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说明主张的组件;而非意指、或表示主张的组件具有任何执行次序,亦非于一主张的组件和另一主张的组件之间的次序、或制成方法的步骤次序。所述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组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组件能作出清楚区分。此外,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提及的位置,例如”之上”、”上”、或”上方”,可指直接与另一基板或膜接触,或可指非直接与另一基板或膜接触。再者,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提及的位置,例如”之下”、”下”、或”下方”,可指直接与另一基板或膜接触,或可指非直接与另一基板或膜接触。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面板1;和一第一导光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1之下,其中第一导光板2可为透明。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导光板3,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之下;一第一光源4,设置于第一导光板2的第一入射面24;一第二光源5,设置于第二导光板3的第二入射面34;以及一反射单元6,设置于第二导光板3之下。第一导光板2和第二导光板3设置于反射单元6和显示面板1之间。第一光源4和第二光源5可各自为LED光源。反射单元6可为银色或白色反射片。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于此,显示面板1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12;一第二基板14,与第一基板12相对;一显示介质层13,设置于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之间,其中显示介质层13为液晶层;一第一偏光板11,设置于第一基板12之下;以及一第二偏光板15,设置于第二基板14之上。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可使用玻璃、塑料、可挠性材料、或薄膜制备;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若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4为塑料材料、可挠性材料、或薄膜,则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为可挠性显示设备。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2和第二导光板3各自具有双层结构。图2A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的剖面图。如图2A所示,第一导光板2包括:一第一底部层21;一第一顶部层22,设置于第一底部层21之上;以及多个第一光散射单元23,设置于第一顶部层21和第一顶部层22之间的第一界面。第一光散射单元23可嵌入第一顶部层22中。第一光散射单元23各自具有一第一表面231和一第二表面232,第一表面231位于第一界面,第二表面232可嵌入第一顶部层22中。第一表面231可平行于该显示面板1。第二表面232连接至第一表面231,并且面对显示面板1。第一表面231和第二表面232之间各自具有第一夹角A1,并且各第一夹角A1介于30°至60°之间。于部分实施例,第一光散射单元23可具有至少两种不同夹角。例如,如图2A所示,第一光散射单元23可具有三种不同夹角。具体而言,第一光散射单元23包括多个第一部分23a;多个第二部分23b;和多个第三部分23c。第一部分23a、第二部分23b、和第三部分23c具有不同夹角。例如,第一部分23a的第一夹角A1a大于第二部分23b的第一夹角A1b。第二部分23b的第一夹角A1b大于第三部分23c的第一夹角A1c。第一部分23a的第一夹角A1a和第二部分23b的第一夹角A1b之间的角度差,以及第二部分23b的第一夹角A1b和第三部分23c的第一夹角A1c之间的角度差,可介于5°至25°,例如,5°至10°、5°至15°、10°至20°、或10°至25°之间。由于第一光散射单元23包括具有不同夹角的不同部分,不同部分所引导的光线可分布得较广。因此,可达成广视角的目的。于部分实施例中,如图2B所示,第一光散射单元23可具有两种不同夹角。具体而言,第一光散射单元23包括多个第一部分23a以及多个第二部分23b,其具有不同夹角。第一部分23a的第一夹角A1a和第二部分23b的第一夹角A1b之间的角度差,可介于5°至30°,例如,5°至25°、5°至10°、5°至15°、10°至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一第一入射面;其中,该第一导光板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之下,并且包括:一第一底部层;一第一顶部层,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之上;以及多个第一光散射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和该第一顶部层之间的一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各自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界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各自具有一第一夹角,各所述第一夹角介于30°至6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2 US 15/611,845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一第一入射面;其中,该第一导光板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之下,并且包括:一第一底部层;一第一顶部层,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之上;以及多个第一光散射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底部层和该第一顶部层之间的一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各自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该第一界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各自具有一第一夹角,各所述第一夹角介于30°至6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各自为弧形、棱镜形、或部分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的半径介于5至15μm之间,且该弧形的弧度介于45°至18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的折射率不同于该第一顶部层以及该第一底部层的折射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为气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散射单元嵌入该第一顶部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﨑稔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