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及工具技术

技术编号:197409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及工具,在安装过程中,在衬套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侧与衬套的内表面平齐;在检验衬套的磨损量时,将磨损量检验工具取出,通过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情况确定衬套的磨损量。在衬套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由于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端与衬套的内表面平齐,在衬套受到轴件的摩擦出现磨损时,磨损量检验工具将一并被磨损,使得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端始终与衬套的内表面平齐,此时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量与衬套的磨损量一致,可通过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量快速直观的获知衬套的磨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及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损量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及工具。
技术介绍
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磨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更换零件,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为轴套或衬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或衬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节约因更换轴或座的成本。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轴套或衬套的磨损量的检验通常是通过在静止状态下,人工利用塞尺检查轴套或衬套与轴之间的间隙大小,以此确定轴套或衬套的磨损量,进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使得磨损量的检验时间长,检验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检验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及工具,其能够快速精准的检验轴组件的磨损量。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过程中,在衬套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侧与所述衬套的内表面平齐;在检验所述衬套的磨损量时,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取出,通过测量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情况确定所述衬套的磨损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所述衬套安装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并使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侧与所述衬套的内表面平齐;步骤S200、将所述衬套安装至所述轴件上,并正常使用;步骤S300、在检验所述衬套的磨损量时,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取出;步骤S400、测量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量,即所述衬套的磨损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00包括:步骤S110、制作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步骤S120、在所述衬套上对应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设置安装位;步骤S130、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安装至所述安装位内,并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衬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所述衬套与所述轴件之间的间隙符合所述设计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00包括:步骤S410、在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安装至所述衬套前,记录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第一长度;步骤S420、在检验时,测量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后的第二长度;步骤S430、计算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的差值,即所述衬套的磨损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410和所述步骤S420之间,还包括在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上凹刻刻度及数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位为贯穿所述衬套设置的通孔,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一方面,提供一种磨损量检验工具,用于上述的磨损量检验方法,包括棒体,衬套上对应所述棒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棒体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棒体上远离衬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用于限制所述棒体深入深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棒体的磨损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衬套的磨损系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棒体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衬套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由于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端与衬套的内表面平齐,在衬套受到轴件的摩擦出现磨损时,磨损量检验工具将一并被磨损,使得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端始终与衬套的内表面平齐,此时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量与衬套的磨损量一致,可通过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量快速直观的获知衬套的磨损量。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磨损量检验工具;11、棒体;12、限位卡环;13、拔钩;14、刻度;2、轴件;3、衬套;4、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至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具体的,在安装过程中,在衬套3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1,磨损量检验工具1靠近轴件2的一侧与衬套3的内表面平齐;在检验衬套3的磨损量时,将磨损量检验工具1取出,通过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磨损情况确定衬套3的磨损量。在衬套3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1,由于磨损量检验工具1靠近轴件2的一端与衬套3的内表面平齐,在衬套3受到轴件2的摩擦出现磨损时,磨损量检验工具1将一并被磨损,使得磨损量检验工具1靠近轴件2的一端始终与衬套3的内表面平齐,此时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磨损量与衬套3的磨损量一致,可通过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磨损量快速直观的获知衬套3的磨损量。通过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长度变化,从而可直观的获知衬套3的磨损量,避免了人工利用塞尺测量时带来的人为性误差,保证衬套3磨损量测量的精度。此外,在衬套3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1,可实现对衬套3的磨损量的实时监控,通过多次取出磨损量检验工具1进行测量,即可获知在不同时间点下衬套3的磨损情况,以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对衬套3组件进行更换,增强轴件2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衬套3安装磨损量检验工具1,并使磨损量检验工具1靠近轴件2的一侧与衬套3的内表面平齐;步骤S200、将衬套3安装至轴件2上,并正常使用;步骤S300、在检验衬套3的磨损量时,将磨损量检验工具1取出;步骤S400、测量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磨损量,即衬套3的磨损量。通过在安装时使磨损量检验工具1靠近轴件2的一端设置与衬套3的内表面平齐,可保证在衬套3磨损过程中磨损量检验工具1被磨损的磨损量与衬套3的磨损量一致,便于通过对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长度测量确定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磨损量,从而直接获知衬套3的内表面的磨损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设置为圆柱形,并且将其横截面积设置相对较小,使得磨损量检验工具1相当于衬套3的内表面的一个点,保证磨损量检验工具1的磨损量与衬套3的磨损量一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100包括:步骤S110、制作磨损量检验工具1;步骤S120、在衬套3上对应磨损量检验工具1设置安装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过程中,在衬套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侧与所述衬套的内表面平齐;在检验所述衬套的磨损量时,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取出,通过测量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情况确定所述衬套的磨损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损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过程中,在衬套上设置磨损量检验工具,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侧与所述衬套的内表面平齐;在检验所述衬套的磨损量时,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取出,通过测量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情况确定所述衬套的磨损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所述衬套安装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并使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靠近轴件的一侧与所述衬套的内表面平齐;步骤S200、将所述衬套安装至所述轴件上,并正常使用;步骤S300、在检验所述衬套的磨损量时,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取出;步骤S400、测量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的磨损量,即所述衬套的磨损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损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步骤S110、制作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步骤S120、在所述衬套上对应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设置安装位;步骤S130、将所述磨损量检验工具安装至所述安装位内,并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损量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所述衬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保证所述衬套与所述轴件之间的间隙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兴伟许旭光谢海平孔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