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58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纬结的产生并且能够维持高的纬纱输送力的喷气织机。喷气织机(100)具备设置有沿引纬方向(Y)延伸的隧道(7a)的导线部(7)、利用喷气喷射使纬纱在隧道(7a)中飞驰来进行引纬的主喷嘴(10),主喷嘴(10)的加速管(1)具有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连续变大的锥形部(1a)、与锥形部(1a)的下游侧连接设置并以从上游侧直至下游侧具有恒定的内径的方式延伸的直线部(1b),直线部(1b)的长度(A)的范围由从加速管(1)的下游侧的前端部(1c)到导线部(7)为止的距离(c1)、从加速管(1)的中心轴(T)到导线部(7)的隧道为止的最短距离(c2)、锥形部(1a)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及加速管(1)的全长(L)来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气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气织机。
技术介绍
喷气织机的主喷嘴是使用压缩空气跳过纬纱进行引纬的部件,具有用于使纬纱加速并跳过纬纱的加速管。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加速管,在内表面具有从流体入口朝向流体出口连续地扩大的锥形部的拉瓦尔喷嘴形状的管子。这里,如专利文献1的段落[0006]所记载的那样,在引纬开始时纬纱的前端乱动,存在织物中容易产生织物缺点亦即纬结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中,通过将管子的长度设为150mm以下来防止纬结的产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6162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中,由于加速管的长度被限制在150mm以下,所以存在无法使纬纱输送力增大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纬结的产生,并且能够维持高的纬纱输送力的喷气织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喷气织机具备:导线部,其设置有向引纬方向延伸的隧道;以及主喷嘴,其利用喷气喷射使纬纱在隧道中飞驰来进行引纬,主喷嘴的加速管具有:锥形部,其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连续地变大;以及直线部,其与锥形部的下游侧连接设置,以从上游侧直至下游侧而具有恒定的内径的方式延伸,纬纱的纱速比(q)是纬纱的任意点的速度(U1)与纬纱的下游侧的前端的速度(U2)的速度比(U1/U2),纱速比(q)通过加速管的全长(L)、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之间的关系被求出,并且以使纱速比(q)比利用从加速管的下游侧的前端到导线部为止的距离(c1)、与从加速管的中心轴到导线部的隧道为止的最短距离(c2)之间关系通过以下的式子求出的纱速比(q)的最大值(qmax)小的方式,来决定加速管的全长(L)、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以及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的值,其中,[式1]为:qmax=(c2/c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喷气织机的加速管向纬纱施加的推进力比(p)也可通过加速管的全长(L)、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之间关系被求出,推进力比(p)的最小值(pmin)也可根据向上述主喷嘴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或者向上述主喷嘴供给压缩空气的阀的开启期间的目标值来决定,以使推进力比(p)比最小值(pmin)大的方式,来决定加速管的全长(L)、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以及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的值。并且,推进力比(p)以及纱速比(q)也可通过由多变量解析而得到的推断式f(L、A/L、θ)被求出,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的范围也可被决定于推进力比(p)比最小值(pmin)大,并且纱速比(q)比最大值(qmax)小的范围。并且,也可在θ=0.1、L=240mm、qmax=1.15、pmin=1.2时,0.13<A/L≤0.7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气织机,能够防止纬结的产生,并且能够维持高的纬纱输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的加速管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的加速管的前端部以及导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的加速管的前端部和导线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侧视图。图4是以切断线IV-IV切断图2所示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的加速管和导线部的剖视图,是示意性表示导线部与加速管的中心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5A是示意性表示图1所示的喷气织机的主喷嘴的加速管的引纬开始时的纬纱的状态的图,图5B是示意性表示纬纱的前端部到达导线部的隧道入口时的纬纱的状态的图。图6A是表示纬纱的前端部的折弯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纬纱的前端部的折弯长度成为最大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通过由多变量解析得到的推断式f(L、A/L、θ)而得到的比A/L与推进力比p的关系的图表。图8是表示通过由多变量解析得到的推断式f(L、A/L、θ)而得到的比A/L与纱速比q的关系的图表。图9是表示比A/L与评价函数F0的关系的图表。附图标记说明1…加速管,1a…锥形部,1b…直线部,7…导线部,7a…隧道,10…主喷嘴,100…喷气织机,T…加速管的中心轴,Y…引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喷气织机100具有主喷嘴10。主喷嘴10具有:加速管1;支承加速管1的第一主喷嘴托架3;被设置于第一主喷嘴托架3的上游侧,经由套筒4支承加速管1的第二主喷嘴托架5。另外,在第二主喷嘴托架5设置有线程引导2,线程引导2经由套筒4与加速管1连通。线程引导2是以使纬纱与加速管1的中心轴T一致而进行输送的方式来引导纬纱的部件。如图1所示,加速管1具有锥形部1a和直线部1b。锥形部1a形成为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连续地变大。此外,锥形部1a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为θ。另外,直线部1b与锥形部1a的下游侧连接,且以从上游侧遍及下游侧具有相同的直径方式而形成为直线的形状。加速管1从下游侧的前端部1c对纬纱进行喷气喷射。此外,直线部1b的长度为A,加速管1的全长为L。另外,如图2所示,喷气织机100具有导线部7。在导线部7形成有沿引纬方向Y延伸的隧道7a。而且,纬纱20从加速管1的前端部1c被喷气喷射,沿着加速管1的中心轴T在隧道7a中飞驰来进行引纬。并且,如图3所示,加速管1的前端部1c和导线部7的隧道7a的入口之间的间隔为c1。另外,如图4所示,导线部7的隧道7a与加速管1的中心轴T的最短距离为c2。此外,图4所示的虚线的圆E示出了加速管1的位置。接下来,使用图5~9对加速管1的直线部1b的长度A的范围的决定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A)、图5(B)所示,以2个质点P1、P2并用简化的模型表示纬纱20。而且,将纬纱20的任意点P1的纱速设为U1,将纬纱20的下游侧的前端P2的纱速设为U2。这里,在引纬开始时,点P1的纱速U1比点P2的纱速U2快。而且,如图5A所示,在引纬开始时,纬纱20的前端P2位于与加速管1的前端部1c相同的位置时,纬纱20的2个质点P1、P2的间隔为D1。接下来,如图5B所示,在纬纱20的前端P2到达导线部7的隧道7a的入口时,纬纱20的2个质点P1、P2的间隔从D1缩至D2。因此,在纬纱20的下游侧的前端附近产生弯曲。如这样在纬纱20产生弯曲,则如图6A所示,在纬纱20产生折弯。如图6A所示,将折弯部分的纬纱20的长度设为折弯长度S。另外,将从加速管1的中心轴T到纬纱20的前端P2为止的距离设为折弯距离h。而且,如图6B所示,在折弯距离h成为大致与折弯长度S相同的长度时,即纱以直角折弯,质点P1与P2的接近量成为大致与折弯长度S相同时,折弯距离h为最大值hmax。此外,这样的折弯的产生主要是在喷气织机100的引纬刚开始之后,即压力上升的初始阶段的现象。这里,若定义为纱速比q=U1/U2,则以下的关系式成立。此外,将纬纱20的前端P2到达导线部7的隧道7a的入口为止的时间设为t2。另外,纱速U1/U2例如通过在进入D1=20mm的期间空气完成的工作,即纱相对于能量的运动能量的增量的比而被求出。[式2]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导线部,其设置有沿引纬方向延伸的隧道;以及主喷嘴,其利用喷气喷射使纬纱在所述隧道中飞驰来进行引纬,所述主喷嘴的加速管具有:锥形部,其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连续地变大;以及直线部,其与所述锥形部的下游侧连接设置,以从上游侧直至下游侧而具有恒定的内径的方式延伸,所述纬纱的纱速比q是所述纬纱的任意点的速度U1与所述纬纱的下游侧的前端的速度U2的速度比U1/U2,所述纱速比q通过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所述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所述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θ的之间的关系而被求出,并且,以使所述纱速比q小于利用从所述加速管的下游侧的前端到所述导线部为止的距离c1、与从所述加速管的中心轴到所述导线部的隧道为止的最短距离c2的关系而由以下的式子求出的所述纱速比q的最大值qmax的方式,来决定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所述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以及所述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的值,其中,[式1]为:qmax=(c2/c1)+1。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5 JP 2017-1106391.一种喷气织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导线部,其设置有沿引纬方向延伸的隧道;以及主喷嘴,其利用喷气喷射使纬纱在所述隧道中飞驰来进行引纬,所述主喷嘴的加速管具有:锥形部,其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连续地变大;以及直线部,其与所述锥形部的下游侧连接设置,以从上游侧直至下游侧而具有恒定的内径的方式延伸,所述纬纱的纱速比q是所述纬纱的任意点的速度U1与所述纬纱的下游侧的前端的速度U2的速度比U1/U2,所述纱速比q通过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所述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所述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θ的之间的关系而被求出,并且,以使所述纱速比q小于利用从所述加速管的下游侧的前端到所述导线部为止的距离c1、与从所述加速管的中心轴到所述导线部的隧道为止的最短距离c2的关系而由以下的式子求出的所述纱速比q的最大值qmax的方式,来决定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所述直线部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加速管的全长L的比A/L以及所述锥形部的内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口祐一郎牧野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