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304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用于制造一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包括织布装置以及染整装置。织布装置包括一双面圆编机,用以将一第一弹性纱线、一第二弹性纱线以及一非弹性纱线彼此交织而织造成一双面圆编弹性织物。所述染整装置包括一染整管路,所述染整管路用以接收来自所述织布装置的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物。所述织布装置与所述染整装置设置于一生产线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所制成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具有优异的弹性回复力,同时维持其良好的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5月16日、申请号为201720538739.7的技术专利申请“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及其制造系统”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在纺织相关
中,相较于一般布料,针织布料由于具备质地柔软、容易透风透气、弹性高,以及在生产制造的速度较快且产量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人类穿着用品以及生活用品中。举例而言,针织布料可被用于制造POLO衫、T-Shirt(T恤)、围巾、手套、毛衣、运动衣着、泳衣、贴身衣物以及纺织家饰品等。针织布料主要分为圆编针织布、经编针织布以及横编针织布等类别。其中,圆编针织布中的线环纬向串连,并可进一步区分为单面布、罗纹布、双面布、提花布等。基于其布料特性,圆编针织物被广泛用于生产贴身衣物产品。圆编针织布中的双面布(INTERLOCK)是由至少两层的织物单元所形成,且双面布的正面及反面布纹都是呈现一条条的直向织纹。双面布相较于罗纹布具有较小的弹性而较不会发生变形,因此可被良好地适用于制造具有塑型功能的衣物,诸如内衣或是塑身衣。然而,将圆编针织布用于制造贴身衣物产品时,布料的触感、弹性以及穿着舒适度相当重要。为了考虑穿着的舒适性,圆编针织布产品必须具有适当的弹性,但是增加圆编针织布产品中弹性纱线的比例会造成产品的亲肤性下降。除此之外,在双面布的制造过程中,各个制造步骤的详细参数也会大幅影响产品的布料特性。因此,现有技术中有关双面针织布的结构以及其制造系统还具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其通过结构设计、材料的选用以及制造方法的步骤中的参数设定,可以使所制成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具备优异的弹性回复率以及良好的触感。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所述制造系统用于制造一双面圆编弹性织品,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包括一织布装置以及一染整装置。所述织布装置包括一双面圆编机,用以将一第一弹性纱线、一第二弹性纱线以及一非弹性纱线彼此交织而织造成一双面圆编弹性织物。所述染整装置包括一染整管路,所述染整管路用以接收来自所述织布装置的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物。所述织布装置与所述染整装置设置于一生产线上。优选地,所述双面圆编机包括一喂纱单元,所述喂纱单元具有一喂纱嘴以及一入纱口,其中,所述非弹性纱线、所述第一弹性纱线与所述第二弹性纱线三者其中之一以介于15至45度之间的一进纱角度通过所述喂纱嘴,且所述非弹性纱线、所述第一弹性纱线与所述第二弹性纱线三者其中之一以介于10至45度之间的一入纱角度进入所述入纱口。优选地,所述染整管路具有介于4至10英寸之间的管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其能通过“双面圆编机,用以将所述第一弹性纱线、所述第二弹性纱线以及所述非弹性纱线彼此交织而织造成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物”的技术特征,以提升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弹性回复率以及触感。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的方块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中的喂纱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中的染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中的染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织造方法的组织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及其制造系统”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首先,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其包括表层结构1、底层结构2以及设置于表层结构1与底层结构2之间的中间结构3。表层结构1包括反平纹织段,底层结构2包括正平纹织段,且中间结构3包括用以连接反平纹织段与正平纹织段的互锁式挂针织段。换句话说,双面圆编弹性织品F是通过具有不同织段(针织组织)的表层结构1、底层结构2以及中间结构3所形成。具体来说,双面圆编弹性织品F的表层结构1以及底层结构2都包括有平纹织段(plainweave,又称为平纹组织)。平纹织段是通过各经纬纱连续上下交错组合而成。表层结构1以及底层结构2所包括的平纹织段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喂纱单元分别形成表层结构1以及底层结构2时,是以单上针盘吃纱、下针筒空针不吃纱而生成表层结构1的反平纹织段,而以单下针筒吃纱、上针盘不吃纱而生成底层结构2的正平纹织段。另外,针对双面圆编弹性织品F的中间结构3,其是通过与前段所述不同的喂纱单元将上针盘针与下针筒针所形成的两组平纹织段(即反平纹织段与正平纹织段)彼此前后连接,进而形成双面圆编弹性织品F。中间结构3所包括的互锁式挂针织段是通过挂针(tuckstich)织法而将两组平纹织段前后连接。具体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双面圆编弹性织品F为一种具有双螺纹组织(interlock)的织品,其为罗纹结构(ribknit)的一种变化型。双螺纹组织织品结构与一般的平纹针织布(jerseyknit)不同之处在于双面螺纹组织织品的正反面会具有相同的织纹。此种织品的厚度较厚实,且由于具有非常平滑的表面,其可以提供穿戴者优异的触感和手感。双面圆编弹性织品F包括多个纱环。在本技术中,多个纱环各自具有介于0.01至0.05厘米之间的直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表层结构1的反平纹织段与底层结构2的正平纹织段都是由非弹性纱线与弹性纱线共同编织而成,且中间结构3的互锁式挂针织段是由弹性纱线编织而成。具体来说,用于织造表面结构1的反平纹织段与底层结构2的正平纹织段的弹性纱线与用于织造中间结构3的互锁式挂针织段的弹性纱线可为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换句话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表层结构1的反平纹织段与底层结构2的正平纹织段都是由非弹性纱线与第一弹性纱线共同编织而成,且中间结构3的互锁式挂针织段是由第二弹性纱线编织而成。第一弹性纱线与第二弹性纱线是由相同或不同材料所形成。承上所述,非弹性纱线是尼龙(Nylon)、聚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用于制造一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包括:一织布装置,所述织布装置包括一双面圆编机,用以将一第一弹性纱线、一第二弹性纱线以及一非弹性纱线彼此交织而织造成一双面圆编弹性织物;以及一染整装置,所述染整装置包括一染整管路,所述染整管路用以接收来自所述织布装置的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物;其中,所述织布装置与所述染整装置设置于一生产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用于制造一双面圆编弹性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品的制造系统包括:一织布装置,所述织布装置包括一双面圆编机,用以将一第一弹性纱线、一第二弹性纱线以及一非弹性纱线彼此交织而织造成一双面圆编弹性织物;以及一染整装置,所述染整装置包括一染整管路,所述染整管路用以接收来自所述织布装置的所述双面圆编弹性织物;其中,所述织布装置与所述染整装置设置于一生产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彭钟进能
申请(专利权)人:达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