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广专利>正文

托船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03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托船筏,涉及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浮气囊、托枕气囊、外纲绳、内纲绳、中铅锤、侧铅锤和通气组件,多个托枕气囊固定于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托枕气囊垂直于上浮气囊的纵向设置,上浮气囊的上表面的两个边沿上分别固定有一外纲绳,每个外纲绳的内侧设置有一内纲绳,外纲绳和内纲绳上均设置有多个浮漂;多个中铅锤设置于上浮气囊的下表面的纵向中心线上,每个中铅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侧铅锤;通气组件固定于上浮气囊的上表面,通气组件用于对上浮气囊和托枕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船筏,结构简单,造价低,降低所需移动动力,便于超级油轮驶入原来不能停靠的浅水码头,还可以对海上遇险船舶进行救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船筏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托船筏。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能源成本,选用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可节省巨额运费。但是,港口主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浅,大多港口停靠不了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现有港口增加水深的方法:一是,疏通浚深港口主航道和码头前沿,这只能在小范围内增加水深,多数达不到30万吨以上超级油轮靠港的水深要求;二是,向外推出建设码头,或是在深水区建设离岛码头,这样的工程浩大,投资高,工期长,影响近海船舶航行,增加后续疏港成本。再有就是专利公开号为CN105438410A,专利名称为“托船”的专利技术,存在的主要缺点是:首先,庞大的双体,下部要实现刚性联结,要有一定的刚度,就必须有一定的高度,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吃水深度22米以上,再加上双体托船下部刚性联结的高度如3米,再加上托船与船舶、托船与航道海床的安全高度如各1米,形成要托起吃水深度22米的船舶,要有27米水深的航道,使起托点推向远离陆地的深水区,使托运距离长;其次,双体托船托起被托船舶,为了保持被托船舶的稳定性,要开启前后片闸,保持U型槽内的水位,总排水量是被托船舶与U型槽内的水体和双体托船的总和,需要移动的动力巨大;再次,要托起3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的双体下联式托船,体量更庞大,建造难度更大,造价更高,建造周期更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船筏,结构简单,造价低,降低所需移动动力,便于超级油轮驶入原来不能停靠的浅水码头,降低货物的运输费用,还可以对海上遇险船舶进行救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船筏,包括上浮气囊、托枕气囊、外纲绳、内纲绳、中铅锤、侧铅锤和通气组件,所述托枕气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托枕气囊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托枕气囊垂直于所述上浮气囊的纵向设置,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的两个边沿上分别固定有一所述外纲绳,所述外纲绳上设置有多个外纲绳浮漂,每个所述外纲绳的内侧设置有一所述内纲绳,所述内纲绳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内纲绳上设置有多个内纲绳浮漂;多个所述中铅锤设置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下表面的纵向中心线上,每个所述中铅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侧铅锤,所述侧铅锤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下表面;所述通气组件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通气组件用于对所述上浮气囊和所述托枕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优选地,所述通气组件包括两个主通气管,每个所述主通气管设置于一个所述外纲绳和一个所述内纲绳之间,所述主通气管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上,所述主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上浮气囊通气管和多个托枕气囊通气管,所述上浮气囊通气管用于连通所述主通气管和所述上浮气囊,所述托枕气囊通气管用于连通所述主通气管和所述托枕气囊。优选地,所述主通气管设置于靠近所述内纲绳的一侧。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上浮气囊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闸阀和上浮气囊压力感应器,所述上浮气囊压力感应器设置于靠近所述上浮气囊的一侧,所述托枕气囊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闸阀和托枕气囊压力感应器,所述托枕气囊压力感应器设置于靠近所述托枕气囊的一侧,所述上浮气囊压力感应器、所述托枕气囊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一电动闸阀和所述第二电动闸阀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优选地,所述中铅锤和所述侧铅锤上均设置有水深感应器,所述水深感应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优选地,多个所述托枕气囊均匀分布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托枕气囊两侧的边沿分别固定于一个所述外纲绳与一个所述主充气管之间。优选地,所述外纲绳和所述内纲绳上均设置有多个拖带环,所述上浮气囊前端设置有拦截带,所述拦截带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内纲绳上的一个所述拖带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上浮气囊包括多个密封的上浮气囊单元,多个所述上浮气囊单元沿被托船舶的纵向依次同轴排列,且相邻的两个所述上浮气囊单元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托船筏在上浮气囊、托枕气囊、中铅锤、侧铅锤和内外纲绳及浮漂的互相作用下可以悬浮于海床上方,只要被托船舶船底与海床有很小的距离,被托船舶就可以驶入托船筏,对托船筏充气使得被托船舶被托船筏托起,进而实现吃水深度较大的船舶自由进出浅水码头装卸货物,降低货物运输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托船筏充气之后托起被托船舶,总排水量没有大的变化,只增加了托船筏自身重量的排水量,需要移动的动力没有增加,便于移动托船筏和被托船舶。托船筏结构简单、造价低且制造周期短,对托船筏进行充排气的控制工艺成熟,操作方便。3、本专利技术中托枕气囊与被托船舶接触,托枕气囊间的空隙上托后水体还在,符合被托船舶被托前的受力状态,模拟被托船舶在被托前的受力结构,不改变被托船舶的应力状态,避免应力变化对被托船舶船体造成破坏。4、本专利技术中上托被托船舶的浮力主要来源于上浮气囊,上浮气囊设置在两侧,使被托船舶更平稳。上浮气囊单元设计成平均受力,单元之间的联结应力不是充气之后上浮气囊上托船舶的主受力方向,只要满足托船筏的整体性和空载拖拽运动的应力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托船筏上托被托船舶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托船筏上托被托船舶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被托船舶驶入托船筏上部时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托船筏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浮气囊与托枕气囊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被托船舶;101、驾驶舱;102、船舷;103、螺旋桨;104、被托船舶底线;105、球鼻艏;2、上浮气囊;201、上浮气囊上片;202、上浮气囊下片;3、托枕气囊;4、外纲绳;5、内纲绳;6、主通气管;7、中铅锤;8、侧铅锤;9、外纲绳浮漂;10、内纲绳浮漂;11、小拖船;12、拦截带;13、上浮气囊单元;14、接缝;A、上托前船舶水位;B、上托后船舶航行水位;C、托船筏底水位;D、主航道水位;E、主航道海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船筏,结构简单,造价低,降低所需移动动力,便于超级油轮驶入原来不能停靠的浅水码头,降低货物的运输费用,还可以对海上遇险船舶进行救捞。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托船筏,包括上浮气囊2、托枕气囊3、外纲绳4、内纲绳5、中铅锤7、侧铅锤8和通气组件,托枕气囊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托枕气囊3固定于上浮气囊2的上表面,托枕气囊3垂直于上浮气囊2的纵向设置,上浮气囊2的上表面的两个边沿上分别固定有一外纲绳4,外纲绳4上设置有多个外纲绳浮漂9,每个外纲绳4的内侧设置有一内纲绳5,内纲绳5固定于上浮气囊2的上表面,内纲绳5上设置有多个内纲绳浮漂10;多个中铅锤7设置于上浮气囊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船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浮气囊、托枕气囊、外纲绳、内纲绳、中铅锤、侧铅锤和通气组件,所述托枕气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托枕气囊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托枕气囊垂直于所述上浮气囊的纵向设置,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的两个边沿上分别固定有一所述外纲绳,所述外纲绳上设置有多个外纲绳浮漂,每个所述外纲绳的内侧设置有一所述内纲绳,所述内纲绳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内纲绳上设置有多个内纲绳浮漂;多个所述中铅锤设置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下表面的纵向中心线上,每个所述中铅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侧铅锤,所述侧铅锤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下表面;所述通气组件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通气组件用于对所述上浮气囊和所述托枕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船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浮气囊、托枕气囊、外纲绳、内纲绳、中铅锤、侧铅锤和通气组件,所述托枕气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托枕气囊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托枕气囊垂直于所述上浮气囊的纵向设置,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的两个边沿上分别固定有一所述外纲绳,所述外纲绳上设置有多个外纲绳浮漂,每个所述外纲绳的内侧设置有一所述内纲绳,所述内纲绳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内纲绳上设置有多个内纲绳浮漂;多个所述中铅锤设置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下表面的纵向中心线上,每个所述中铅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侧铅锤,所述侧铅锤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下表面;所述通气组件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的上表面,所述通气组件用于对所述上浮气囊和所述托枕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船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两个主通气管,每个所述主通气管设置于一个所述外纲绳和一个所述内纲绳之间,所述主通气管固定于所述上浮气囊上,所述主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上浮气囊通气管和多个托枕气囊通气管,所述上浮气囊通气管用于连通所述主通气管和所述上浮气囊,所述托枕气囊通气管用于连通所述主通气管和所述托枕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船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气管设置于靠近所述内纲绳的一侧。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
申请(专利权)人:刘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