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01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在输入了载荷时,增大前副车架的向下方的位移量。该车身前部构造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两侧;和副车架,其借助后侧固定部(22b)固定于前侧车架(14)的车辆后方,后侧固定部(22b)具有强度高的高强度部(56)和强度比高强度部(56)低的低强度部(58),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副车架从高强度部(56)侧向低强度部(58)侧位移,前侧车架(14)具有侧车架加强部件(加强部)(46),侧车架加强部件(46)沿副车架进行位移的方向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前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车身构造,该车身构造具备将安装有发动机等动力单元的副车架(前副车架)相对于车身固定的多个固定部。该多个固定部具有:前侧固定部,其固定副车架的左右前方;和后侧固定部,其固定副车架的后侧后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647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不过,考虑到如下情况: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碰撞载荷时,使副车架从车身(例如、前侧车架)向下方位移。为了使副车架从车身向下方位移,需要增大施加于用于将副车架固定于车身的固定部的输入载荷。然而,为了支承底面板,前侧车架的车辆后方部分向车辆后方延伸。因此,施加于副车架的固定部的输入载荷有可能经由前侧车架的车辆后方部分分散。由此,副车架的向下方的位移量有可能变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输入了载荷时增大前副车架的向下方的位移量的车身前部构造。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两侧;和前副车架,其借助固定部固定于上述前侧车架的车辆后方,上述固定部具有强度高的高强度部和强度比上述高强度部低的低强度部,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上述前副车架从上述高强度部向上述低强度部侧位移,上述前侧车架具有加强部,上述加强部沿上述前副车架进行位移的方向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获得可在输入了载荷时增大前副车架的向下方的位移量的车身前部构造。附图说明图1是从底面的斜向观察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前部的概略仰视立体图。图2是从底面观察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前部的仰视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车辆前部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IV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5的(a)是表示侧车架加强部件与内车架结合后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b)是表示侧车架加强部件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6的(a)是表示副车架加强部件与后侧固定部结合后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b)是表示副车架加强部件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设置有前侧加强部件的左前侧车架的车辆前方的侧视图。图8的(a)~(c)分别是表示正面碰撞载荷输入至左前侧车架而左前侧车架弯折后的状态的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前部14前侧车架18横梁20副车架(前副车架)22a前侧固定部22b后侧固定部(固定部)32弯曲部46侧车架加强部件(加强部)46f(侧车架加强部件的)车辆前方端部50副车架加强部件52开口部56高强度部58低强度部60前侧加强部件62前侧固定点脆弱部64前端脆弱部具体实施方式接着,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铅垂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前部10具有由承载式车身构成的车身12。该车身12相对于未图示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地配置,该中心线通过车辆前部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车身12构成为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横梁18、副车架(前副车架)20、固定部、以及后方横梁21。如图2所示,固定部用于将副车架20固定于车身,由前侧固定部22a和后侧固定部22b构成。前侧固定部22a设置于一对前侧车架14、14,对副车架20的左右前侧进行固定。后侧固定部22b设置于横梁,对副车架20的左右后侧进行固定。由此,副车架20在合计4点相对于车身固定。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位于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前侧车架14具有侧车架主体24、外车架26、以及内车架28。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以从位于各前侧车架14的车辆后方的分支点P分别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和内侧分支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内车架28的靠近分支点P的部分设置有弯曲部32。弯曲部32构成为,从固定副车架20的后侧固定部22b朝向车辆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分别呈截面帽形状。外车架26从分支点P朝向车宽方向的斜外侧方向分支,其后方端部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从分支点P朝向车宽方向的斜内侧方向分支,其后方端部固定于后方横梁21。如图4所示,内车架28由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凸缘部28a、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凸缘部28b、以及与内侧凸缘部28a和外侧凸缘部28b连续并朝向下方侧凹陷成截面日文コ字状的一对内侧侧壁28c、外侧侧壁28d及底壁28e构成。此外,在分支点P,外车架26的底壁外表面和内车架28的底壁内表面被固定。侧车架主体24位于比弯曲部32靠车辆前方的位置,以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如图2所示,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的车辆前端之间架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34。另外,在图2中,在保险杠横梁34、副车架20、以及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的车辆前方侧之间配置有动力单元PU(参照图2中的双点划线)。动力单元PU具备例如发动机等动力源、具有变速箱的传动装置M等。而且,在仪表板的前方且沿着车宽方向的两侧配置有对未图示的左右的减振器的上端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减振器基座35、35和减振器外壳36、36。如图2所示,副车架20沿着车宽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副车架20经由前侧固定部22a和后侧固定部22b固定于一对前侧车架14、14的车辆后方。而且,该副车架2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一对前侧车架14、14的下方,并且,相对于横梁18配置于车辆前方。副车架20具有:左右一对的前紧固部38、38,其经由未图示的螺栓固定(紧固)于前侧固定部22a;和左右一对的后紧固部39、39,其经由未图示的螺栓固定(紧固)于横梁18的后侧固定部22b。如图2和图3所示,横梁1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将一对前侧车架14、14彼此连结起来。该横梁18具备:横梁主体42,其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和一对后侧固定部22b、22b,其将横梁主体4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和前侧车架14的弯曲部32分别连结,并且,对副车架20的左右后侧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在隔着外车架26与内车架28的分支点P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主体40、40。在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主体40、40的底面部借助焊接凸缘43结合有加强罩44。通过分割成由外伸叉架主体40和加强罩44构成的两个部件而构成各外伸叉架,能够使外伸叉架小型化,并且,能够使成形性提高。另外,通过分割成两个部件构成,能够变更板厚、材质,能够实现轻量化。如图3、图4所示,在内车架28的弯曲部32设置有对弯曲部32进行加强的侧车架加强部件(加强部)46。如图5的(a)所示,该侧车架加强部件46利用例如点焊等一体地结合(接合)于内车架28的内侧侧壁28c和底壁28e。侧车架加强部件46由呈截面大致L字状的补片(patch)部件构成。如图5的(b)所示,该侧车架加强部件46由纵片部46a、横片部46b、弯折部46c、以及延伸部46d构成。纵片部46a在俯视时沿着上下方向竖立设置并与内车架28的内侧侧壁28c接合。横片部46b与内车架28的底壁28e接合。弯折部46c以在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两侧;和前副车架,其经由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前侧车架的车辆后方,所述固定部具有强度高的高强度部和强度比所述高强度部低的低强度部,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所述前副车架从所述高强度部侧向所述低强度部侧位移,所述前侧车架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沿所述前副车架进行位移的方向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30 JP 2017-106134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两侧;和前副车架,其经由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前侧车架的车辆后方,所述固定部具有强度高的高强度部和强度比所述高强度部低的低强度部,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载荷时,所述前副车架从所述高强度部侧向所述低强度部侧位移,所述前侧车架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沿所述前副车架进行位移的方向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车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从固定所述前副车架的所述固定部朝向车辆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弯曲,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弯曲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借助所述固定部固定于从所述前侧车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加强部具有侧车架加强部件,在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副车架加强部件,该副车架加强部件在所述侧车架加强部件侧具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政孝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