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及列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00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扶手和底部框架;所述座椅上设有的腿部支撑装置;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包括控制部、驱动部、执行机构和腿托部,所述控制部的前端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与所述驱动部的前端连接,所述驱动部的后端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腿托部设置在所述执行机构的后端。还提供一种座椅和车厢。由于在座椅上增加了腿部支撑装置,通过控制部启动驱动部的驱动力,驱动执行机构运动,从而使腿托部停留在合适的位置,增加了乘客乘坐时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解决了使用脚踏时的悬空感,增加腿部舒适性和腰部舒适性,减轻了旅行时的疲劳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及列车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及列车车厢。
技术介绍
座椅是对旅客乘坐轨道车辆如动车组舒适性影响最大的部位,人性化的座椅设计将极大地缓解旅客长途旅行的疲劳。目前动车组上布置的共有三种坐席,分别是商务座、一等座和二等座,三种坐席因乘客使用空间的不同和座椅功能的多少,而体现为不同的票价。商务座舒适性高但票价昂贵导致上座率低,二等座空间小、舒适性较差,长途旅行会造成旅客身体疲劳,一等座兼顾了舒适性和价格,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乘客的认可。中国专利CN202827601U公开了一种单人动车座椅,具有靠背调节功能和脚部支撑功能,乘客使用时,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靠背的后仰角度,同时可将双脚放在安装于前排座椅后的脚踏上。这种座椅的缺点主要体现为乘客使用时腿部舒适性较差:a、当乘客使用脚踏时,乘客小腿悬空,脚部需稍用力踩踏脚踏,避免脚部从脚踏上滑落,乘客下肢不能得到完全的放松,影响了乘坐舒适性;b、当乘客坐在座椅上,不使用脚踏时,体重主要由臀部和背部承担,腰部悬空,下肢供血不足,长期保持此姿势,将造成乘客身体疲劳。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和可接受的成本为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座椅如一等座的舒适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在有限的空间和可接受的成本下提高座椅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及车厢。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扶手和底部框架,所述座椅上设有腿部支撑装置;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包括控制部、驱动部、执行机构和腿托部;所述控制部的前端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与所述驱动部的前端连接,所述驱动部的后端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腿托部设置在所述执行机构的后端;所述控制部用于启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执行机构运动;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扣手、拉线和缓解开关;所述调节扣手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缓解开关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拉线的前端连接所述调节扣手,所述拉线的后端连接所述缓解开关,所述缓解开关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用于启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部包括气动组件,当所述缓解开关压按所述气动组件的启动开关时开启所述气动组件的驱动力;或,所述控制部为控制单元,所述驱动部为电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启动所述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做伸展或收缩运动;或,所述控制部为换向阀,所述驱动部为液压油缸,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换向阀用于启动所述液压油缸的驱动力,所述液压油缸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做伸展或收缩运动。优选地,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调节扣手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调节扣手的通孔将所述调节扣手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上,所述第二销轴设置在所述调节扣手与所述缓解开关之间的所述扶手内,所述拉线的前端绕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调节扣手的后端连接;当外力施加于所述调节扣手的前端时,所述第二销轴用于改变所述拉线的运动方向。优选地,所述控制部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上,所述拉线的前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调节扣手的后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缓解开关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过线孔,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转动孔和第二过线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枢接,所述拉线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连接或所述拉线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经所述第二过线孔后返回与所述第一过线孔连接。优选地,所述气动组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前端面包括启动开关,当所述转动件压按所述启动开关时开启所述气弹簧的驱动力。优选地,所述气弹簧包括外缸体和套设在所述外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外缸体与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孔,所述固定部通过固定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过线孔有两个孔,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的一个孔经所述第二过线孔后返回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另一个孔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弯折部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下方的两件立板;所述第一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两件所述立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转动孔,两件所述立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处分别设置所述固定孔,所述弯折部的中部开设有缺口,两件所述立板的中间形成中间槽,所述转动件穿过所述弯折部的缺口与所述固定件枢接,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塞入所述中间槽内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弯折部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下方的两件立板;所述第一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两件所述立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转动孔,两件所述立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后端处分别设置所述固定孔,所述弯折部的中部开设有缺口,两件所述立板的中间形成中间槽,所述转动件穿过所述弯折部的缺口与所述固定件枢接,所述驱动部的前端塞入所述中间槽内固定。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前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腿托部设置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后端。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推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推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与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二从动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一从动杆和所述第二从动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腿托部枢接;所述推杆的前端与所述驱动部的后端枢接。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推杆、横连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座椅的两侧;所述座椅每侧的所述第一从动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与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二从动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与所述底部框架的前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一从动杆和所述第二从动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腿托部枢接;所述推杆的前端与所述驱动部的后端枢接,所述推杆的后端与所述横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厢,所述车厢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座椅。由于在座椅上增加了腿部支撑装置,通过控制部启动驱动部的动力,驱动执行机构运动,从而使腿托部停留在合适的位置,增加了乘客乘坐时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解决了使用脚踏时的悬空感,增加腿部舒适性和腰部舒适性,减轻了旅行时的疲劳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一种座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一种控制部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一种缓解开关安装在底部框架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一种固定件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一种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扶手和底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设有的腿部支撑装置;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包括控制部、驱动部、执行机构和腿托部;所述控制部的前端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与所述驱动部的前端连接,所述驱动部的后端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腿托部设置在所述执行机构的后端;所述控制部用于启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执行机构运动;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扣手、拉线和缓解开关;所述调节扣手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缓解开关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拉线的前端连接所述调节扣手,所述拉线的后端连接所述缓解开关,所述缓解开关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用于启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部包括气动组件,当所述缓解开关压按所述气动组件的启动开关时开启所述气动组件的驱动力;或,所述控制部为换向阀,所述驱动部为液压油缸,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换向阀用于启动所述液压油缸的驱动力,所述液压油缸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做伸展或收缩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扶手和底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设有的腿部支撑装置;所述腿部支撑装置包括控制部、驱动部、执行机构和腿托部;所述控制部的前端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控制部的后端与所述驱动部的前端连接,所述驱动部的后端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腿托部设置在所述执行机构的后端;所述控制部用于启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执行机构运动;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调节扣手、拉线和缓解开关;所述调节扣手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缓解开关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拉线的前端连接所述调节扣手,所述拉线的后端连接所述缓解开关,所述缓解开关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用于启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所述驱动部包括气动组件,当所述缓解开关压按所述气动组件的启动开关时开启所述气动组件的驱动力;或,所述控制部为换向阀,所述驱动部为液压油缸,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换向阀用于启动所述液压油缸的驱动力,所述液压油缸驱动所述执行机构做伸展或收缩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调节扣手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调节扣手的通孔将所述调节扣手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上,所述第二销轴设置在所述调节扣手与所述缓解开关之间的所述扶手内,所述拉线的前端绕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调节扣手的后端连接;当外力施加于所述调节扣手的前端时,所述第二销轴用于改变所述拉线的运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上,所述拉线的前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调节扣手的后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开关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第一转动孔和第一过线孔,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二转动孔和第二过线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枢接,所述拉线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连接或所述拉线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经所述第二过线孔后返回与所述第一过线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前端面包括启动开关,当所述转动件压按所述启动开关时开启所述气弹簧的驱动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包括外缸体和套设在所述外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外缸体与所述执行机构连接;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孔,所述固定部通过固定孔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过线孔有两个孔,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辉马纪军丁立卿熊力胡国鹏杨帅孟凡帅牛江佩武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