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46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交叉处设有销轴,底座的表面还设有气泵,气泵通过管道连接气缸,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一杆体,工作台的表面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该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通过在工作台的底端设有气动伸缩装置使其在工作时便于对其进行调节高度;通过工作台表面的活动杆与连接块的螺纹连接和底座表面的气动伸缩装置使其在搬运和移动时,纺纱支架可以简化至最小体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和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支架,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属于纺织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现有的纺纱支架由于其高度固定,导致在使用过程不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便利,带来很多的不便,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使用之后不便于移动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纺纱支架由于其高度固定,导致在使用过程不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便利,带来很多的不便,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使用之后不便于移动和搬运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杆体、第二杆体、销轴、气缸、活塞杆、气泵、工作台、连接块、第一活动杆、第一固定螺栓、第二活动杆、第二固定螺栓、万向轮和抱死卡扣,所述底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交叉处设有所述销轴,所述底座的表面还设有所述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杆体,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有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表面设有所述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端设有所述抱死卡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均采用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和所述抱死卡扣均设有四组,四组所述万向轮和四组所述抱死卡扣均匀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底端表面。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通过在工作台的底端设有气动伸缩装置使其在工作时便于对其进行调节高度;通过工作台表面的活动杆与连接块的螺纹连接和底座表面的气动伸缩装置使其在搬运和移动时,纺纱支架可以简化至最小体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和搬运,解决了现有的纺纱支架由于其高度固定,导致在使用过程不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便利,带来很多的不便,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使用之后不便于移动和搬运。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杆体;3、第二杆体;4、销轴;5、气缸;6、活塞杆;7、气泵;8、工作台;9、连接块;10、第一活动杆;11、第一固定螺栓;12、第二活动杆;13、第二固定螺栓;14、万向轮;15、抱死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销轴4、气缸5、活塞杆6、气泵7、工作台8、连接块9、第一活动杆10、第一固定螺栓11、第二活动杆12、第二固定螺栓13、万向轮14和抱死卡扣15,底座1与工作台8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第一杆体2与第二杆体3交叉处设有销轴4,底座1的表面还设有气泵7,气泵7通过管道连接气缸5,气缸5通过活塞杆6连接第一杆体2,工作台8的表面设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与第一活动杆10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10与第二活动杆12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3固定连接。底座1的底端表面设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顶端设有抱死卡扣15。第一固定螺栓11与第二固定螺栓13均采用螺纹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10与第二活动杆12。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万向轮14和抱死卡扣15均设有四组,四组万向轮14和四组抱死卡扣15均匀分布在底座1的底端表面。该装置是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使用人员通过底座1底端表面的万向轮14和抱死卡扣15将其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固定,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高度来调节工作台8的高度,通过外接控制器使得气泵7运行,气泵7通过管道对气缸5进行充气操作,气缸5充气后使得活塞杆6顶出,活塞杆6使得第一杆体2升高,从而使得工作台8的高度可以被调节,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其进行工作,当工作完成后,使用人员通过松开第一固定螺栓10与第二固定螺栓13,使得第一活动杆10和第二活动杆12直接放置在工作台8表面,通过气泵7使得气缸5内部气体流出,从而使得活塞杆6进入到气缸5的内部,从而使得工作台8的高度可以将至最低,通过底座1底端的万向轮14和抱死卡扣15使其直接搬运或移动至指定位置,从而便于对其进行移动。该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通过在工作台的底端设有气动伸缩装置使其在工作时便于对其进行调节高度;通过工作台表面的活动杆与连接块的螺纹连接和底座表面的气动伸缩装置使其在搬运和移动时,纺纱支架可以简化至最小体积,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和搬运,解决了现有的纺纱支架由于其高度固定,导致在使用过程不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便利,带来很多的不便,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使用之后不便于移动和搬运。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销轴(4)、气缸(5)、活塞杆(6)、气泵(7)、工作台(8)、连接块(9)、第一活动杆(10)、第一固定螺栓(11)、第二活动杆(12)、第二固定螺栓(13)、万向轮(14)和抱死卡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工作台(8)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所述第一杆体(2)和所述第二杆体(3),所述第一杆体(2)与所述第二杆体(3)交叉处设有所述销轴(4),所述底座(1)的表面还设有所述气泵(7),所述气泵(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缸(5),所述气缸(5)通过活塞杆(6)连接所述第一杆体(2),所述工作台(8)的表面设有所述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与所述第一活动杆(1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10)与所述第二活动杆(1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纺纱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销轴(4)、气缸(5)、活塞杆(6)、气泵(7)、工作台(8)、连接块(9)、第一活动杆(10)、第一固定螺栓(11)、第二活动杆(12)、第二固定螺栓(13)、万向轮(14)和抱死卡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工作台(8)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所述第一杆体(2)和所述第二杆体(3),所述第一杆体(2)与所述第二杆体(3)交叉处设有所述销轴(4),所述底座(1)的表面还设有所述气泵(7),所述气泵(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缸(5),所述气缸(5)通过活塞杆(6)连接所述第一杆体(2),所述工作台(8)的表面设有所述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与所述第一活动杆(1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青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辰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