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36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布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薄膜。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黏胶基的第一复合层,提高了碳纤维布层与附着物之间的粘性连接关系,通过设置有树脂材质的第二复合层,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直接通过树脂浸渍胶粘接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减少了操作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设置有聚酯薄膜的第一薄膜,利用聚酯薄膜的机械性能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刺穿性和耐高温性,提高了存储和搬运时的防护性,通过设置有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第二薄膜,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便于对树脂的长时间密封,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布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
技术介绍
碳纤维布又称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碳纤维加固布、碳布、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预浸布)等。碳纤维加固布是一种单向碳纤维加固产品,通常采用12K碳纤维丝织造,随着碳纤维布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碳纤维布,也有部门企业进入到了碳纤维布行业并发展,碳纤维布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配套浸渍胶共同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构成完整的性能卓越的碳纤维布片材增强体系,适用于处理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工程使用功能改变、材料老化、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结构裂缝处理、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的加固工程。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需要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新型碳纤维布,而传统的碳纤维布无法满足特殊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布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薄膜,所述碳纤维布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二复合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薄膜,所述碳纤维布层的表面开有透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合层的材质为粘胶基,所述第一复合层的厚度为1-1.2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合层的材质为树脂,所述第二复合层的厚度大于2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薄膜的材质为聚酯薄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薄膜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进一步地,所述透孔为椭圆形结构,所述透孔共设置有多组,所述透孔均匀分布且贯穿在碳纤维布层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层为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或单向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黏胶基的第一复合层,提高了碳纤维布层与附着物之间的粘性连接关系,通过设置有树脂材质的第二复合层,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直接通过树脂浸渍胶粘接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减少了操作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设置有聚酯薄膜的第一薄膜,利用聚酯薄膜的机械性能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刺穿性和耐高温性,提高了存储和搬运时的防护性,通过设置有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第二薄膜,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便于对树脂的长时间密封,该技术操作简单,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复合层;2、第一薄膜;3、碳纤维布层;4、第二复合层;5、第二薄膜;6、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布层3,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复合层1,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薄膜2,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复合层4,所述第二复合层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薄膜5,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表面开有透孔6。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材质为粘胶基,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厚度为1-1.2mm。其中,所述第二复合层4的材质为树脂,所述第二复合层4的厚度大于2mm。其中,所述第一薄膜2的材质为聚酯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可以对第一复合层1进行长时间密封。其中,所述第二薄膜5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成本较低,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半透明、有光泽、质地较柔软的薄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耐冷冻,可以对第二复合层4进行长时间密封。其中,所述透孔6为椭圆形结构,所述透孔6共设置有多组,所述透孔6均匀分布且贯穿在碳纤维布层3的表面。其中,所述碳纤维布层3为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或单向布。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为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有黏胶基的第一复合层1,提高了碳纤维布层3与附着物之间的粘性连接关系,通过设置有树脂材质的第二复合层4,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直接通过树脂和浸渍胶粘接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减少了操作工序,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设置有聚酯薄膜的第一薄膜2,利用聚酯薄膜的机械性能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刺穿性和耐高温性,提高了存储和搬运时的防护性,通过设置有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第二薄膜5,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便于对树脂的长时间密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布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复合层(1),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薄膜(2),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复合层(4),所述第二复合层(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薄膜(5),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表面开有透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包括碳纤维布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复合层(1),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薄膜(2),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复合层(4),所述第二复合层(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薄膜(5),所述碳纤维布层(3)的表面开有透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材质为粘胶基,所述第一复合层(1)的厚度为1-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碳纤维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层(4)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兴隆星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