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190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固定装置,涉及铸造工艺领域。包括对称设置的机架、连接板、气缸、锁紧件、固定件以及固定环;气缸竖向固连在机架上方,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固连连接板;锁紧件固连在连接件右侧,固定件固连在机架的右侧,锁紧件底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左腰为斜边、锁紧件底面固连有导柱,导柱位于第一凹槽左方;固定件顶面与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宽与梯形的顶边相等;固定件顶面与导柱相对的位置设有导孔;固定环为半圆环;固定环的弧边的中心左端固连有移动柱;移动柱安装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模具固定,并且固定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过程需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造过程中,特别是压铸过程,需要保证模具的固定,以保证注入金属液的顺利进行,现有的模具固定装置通常只为某种模具设计,无法通用,并且固定效果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固定装置无法通用且固定效果不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包括机架、连接板、气缸、锁紧件、固定件以及固定环;所述气缸竖向固连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固连所述连接板;所述锁紧件固连在所述连接件右侧,所述固定件固连在所述机架的右侧,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紧件位置相对并且相隔一定距离;所述锁紧件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左腰为斜边、右腰为直边;所述梯形的底边长于顶边;所述锁紧件底面固连有导柱,所述导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左方;所述固定件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宽与所述梯形的顶边相等;所述固定件顶面与所述导柱相对的位置设有导孔;所述固定环为半圆环;所述固定环的弧边的中心左端固连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固定环一端设有插杆,另一端设有插槽;所述机架、所述连接板、所述气缸、所述锁紧件、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固定环以所述固定环的中心线镜像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环的插杆与插槽对应设置;两个固定件之间设有圆环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圆环连接件设在所述固定环下方;所述固定环还设有螺孔,四个所述螺孔绕两个所述固定环组成的圆环均匀设置;所述螺孔上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尾部位于所述固定环内侧;所述螺杆的尾部固连有定位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固连在所述定位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柱靠近所述梯形斜边的一侧为平整的平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杆装入所述螺孔后,螺杆头的位置低于螺杆尾部的位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底脚,所述底脚固连在所述机架下方。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了固定环,固定环套在模具外围,通过扭转螺杆调整定位板的位置,使得至少三个定位板定位固定到模具的外端面固定,而通过气缸升降的锁紧件能够锁紧固定环,使得定位效果更近一步。本技术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模具固定,并且固定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模具固定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环固定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连接板,3-气缸,4-锁紧件,41-第一凹槽,42-导柱,5-固定件,51-第二凹槽,52-导孔,53-圆环连接件,6-固定环,61-移动柱,62-螺孔,63-螺杆,64-定位板,65-插杆,66-插槽,7-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架1、连接板2、气缸3、锁紧件4、固定件5以及固定环6;所述气缸3竖向固连在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顶端固连所述连接板2;所述锁紧件4固连在所述连接件2右侧,所述固定件5固连在所述机架1的右侧,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锁紧件4位置相对并且相隔一定距离;所述锁紧件4底面设有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左腰为斜边、右腰为直边;所述梯形的底边长于顶边;所述锁紧件4底面固连有导柱42,所述导柱4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1左方;所述固定件5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4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51,所述第二凹槽5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宽与所述梯形的顶边相等;所述固定件5顶面与所述导柱42相对的位置设有导孔52;所述固定环6为半圆环;所述固定环6的弧边的中心左端固连有移动柱61;所述移动柱61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41与所述第二凹槽51中;所述固定环6一端设有插杆65,另一端设有插槽66;所述机架1、所述连接板2、所述气缸3、所述锁紧件4、所述固定件5以及所述固定环6以所述固定环6的中心线镜像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环6的插杆65与插槽66对应设置;两个固定件5之间设有圆环连接件53固定连接,所述圆环连接件53设在所述固定环6下方;所述固定环6还设有螺孔62,四个所述螺孔62绕两个所述固定环6组成的圆环均匀设置;所述螺孔62上安装有螺杆63,所述螺杆63的尾部位于所述固定环6内侧;所述螺杆63的尾部固连有定位板64。在本实施方式中,先起动气缸3升起锁紧件4,第一凹槽41上的斜面脱离移动柱61,移动柱61向圆环外侧松开,固定环6以及圆环连接件53套在模具外围,通过扭转螺杆63调整定位板64的位置,使得至少三个定位板64定位固定到模具的外端面固定,而后降下气缸3,锁紧件4内的第一凹槽41的斜面向内侧移动,逐渐锁紧移动柱61,实现安全锁紧固定。进一步地,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固连在所述定位板64上。在两个固定环6逐渐锁紧的过程中,定位板64作用在模具的力逐渐加大,为防止打滑,设置防滑垫。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柱61靠近所述梯形斜边的一侧为平整的平面。移动柱61的锁紧由第一凹槽41的斜面移动来控制,第一凹槽41与移动柱61会发生刚性接触,为延长使用寿命,使移动柱61靠近梯形斜边的侧面圆滑处理,减少第一凹槽41推动移动柱61时的损耗。进一步地,所述螺杆63装入所述螺孔62后,螺杆头的位置低于螺杆尾部的位置。螺杆63倾斜设置,能提供分力以克服模具的重力,使得紧固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包括底脚7,所述底脚7固连在所述机架1下方。为防止整个装置打滑,在机架1下方设置底脚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连接板(2)、气缸(3)、锁紧件(4)、固定件(5)以及固定环(6);所述气缸(3)竖向固连在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顶端固连所述连接板(2);所述锁紧件(4)固连在所述连接件(2)右侧,所述固定件(5)固连在所述机架(1)的右侧,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锁紧件(4)位置相对并且相隔一定距离;所述锁紧件(4)底面设有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左腰为斜边、右腰为直边;所述梯形的底边长于顶边;所述锁紧件(4)底面固连有导柱(42),所述导柱(4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1)左方;所述固定件(5)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4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51),所述第二凹槽(5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宽与所述梯形的顶边相等;所述固定件(5)顶面与所述导柱(42)相对的位置设有导孔(52);所述固定环(6)为半圆环;所述固定环(6)的弧边的中心左端固连有移动柱(61);所述移动柱(61)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41)与所述第二凹槽(51)中;所述固定环(6)一端设有插杆(65),另一端设有插槽(66);所述机架(1)、所述连接板(2)、所述气缸(3)、所述锁紧件(4)、所述固定件(5)以及所述固定环(6)以所述固定环(6)的中心线镜像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环(6)的插杆(65)与插槽(66)对应设置;两个固定件(5)之间设有圆环连接件(53)固定连接,所述圆环连接件(53)设在所述固定环(6)下方;所述固定环(6)还设有螺孔(62),四个所述螺孔(62)绕两个所述固定环(6)组成的圆环均匀设置;所述螺孔(62)上安装有螺杆(63),所述螺杆(63)的尾部位于所述固定环(6)内侧;所述螺杆(63)的尾部固连有定位板(6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连接板(2)、气缸(3)、锁紧件(4)、固定件(5)以及固定环(6);所述气缸(3)竖向固连在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顶端固连所述连接板(2);所述锁紧件(4)固连在所述连接件(2)右侧,所述固定件(5)固连在所述机架(1)的右侧,所述固定件(5)与所述锁紧件(4)位置相对并且相隔一定距离;所述锁紧件(4)底面设有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左腰为斜边、右腰为直边;所述梯形的底边长于顶边;所述锁紧件(4)底面固连有导柱(42),所述导柱(4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1)左方;所述固定件(5)顶面与所述第一凹槽(4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凹槽(51),所述第二凹槽(5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宽与所述梯形的顶边相等;所述固定件(5)顶面与所述导柱(42)相对的位置设有导孔(52);所述固定环(6)为半圆环;所述固定环(6)的弧边的中心左端固连有移动柱(61);所述移动柱(61)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41)与所述第二凹槽(51)中;所述固定环(6)一端设有插杆(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淮邹联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东磊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