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88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所述车用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及引脚,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包括:工作台,其上放置待折弯的车用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本体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引脚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台;压块,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压块的底面向下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压着所述引脚,且所述压块中设有软材料,所述软材料延伸至所述压块的底面,所述软材料压着所述感应器本体;冲头,活动设于工作台上方,对引脚进行折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增大了压块与车用感应器的接触面积,不仅引脚受到了压力,且感应器本体受到了压力,能够完全固定车用感应器,达到满意的折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用感应器
,具体是涉及一种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中越来越多的部件采用电子控制,车用感应器(又称传感器)越来越频繁地被应用。车用感应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通常由感应器本体及引脚组成,所述感应器本体包括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测量电路,所述感应器本体即感应器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将被测量的部分通过感应器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可测电量,所述引脚将感应器本体与其他电路连通,将转换后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可测电量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在车用感应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将车用感应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或者其他基板的表面上,会要求车用感应器在焊接前将其引脚折弯。于现有技术中,在对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时,为了避免压坏感应器本体,因此禁止压块压着感应器本体,只能使压块压着车用感应器的引脚,然后进行压合折弯。然而,上述操作方式由于压块与引脚的接触面积太小无法固定车用感应器,在压合折弯时会容易移动,无法达到满意的折弯效果。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压合折弯时压块与引脚接触面积太小无法固定车用感应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该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能够完全固定车用感应器,达到满意的折弯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所述车用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及引脚,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包括:工作台,其上放置待折弯的车用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本体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引脚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台;压块,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压块的底面向下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压着所述引脚,且所述压块中设有软材料,所述软材料延伸至所述压块的底面,所述软材料压着所述感应器本体;冲头,活动设于工作台上方,对引脚进行折弯。可选地,所述软材料为泡棉或海绵。可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引脚卡于所述卡槽中。可选地,所述压块上设有T型槽,所述软材料呈T型设于所述T型槽中。可选地,所述压块的侧面与工作台的侧面保持平齐。可选地,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还包括两竖向支撑杆,所述两竖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横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上设置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具有上下伸缩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压块。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通过在压块的底部设置凸块,所述凸块压着所述车用感应器的引脚,在压块中设置软材料,使软材料压着所述车用感应器的感应器本体,在冲头冲压时,因为压块中的软材料接触所述感应器本体,并不会对感应器本体造成任何损伤,由此,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增大了压块与车用感应器的接触面积,不仅引脚受到了压力,且感应器本体受到了压力,能够完全固定车用感应器,达到满意的折弯效果。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技术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本技术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本技术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0为车用感应器,11为感应器本体,12为引脚,100为工作台,200为压块,201为凸块,202为软材料,300为冲头,400为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401,402为升降气缸,403为推杆,404为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功效及技术手段有进一步的连接,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绘示了本技术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技术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技术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立体示意图。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用于压合折弯所述车用感应器10,所述车用感应器10包括感应器本体11及引脚12,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包括:工作台100,其上放置待折弯的车用感应器10,所述感应器本体11设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引脚12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台100,即所述车用感应器10的待折弯的引脚12悬空;压块200,设于工作台100上,所述压块200的底面向下延伸有凸块201,所述凸块201压着所述引脚12,防止引脚12移动,且所述压块200中设有软材料202,所述软材料202延伸至所述压块200的底面,所述软材料202压着所述感应器本体11,所述软材料202因材质比较柔软,不会对感应器本体11造成损伤,又能防止感应器本体11移动;冲头300,活动设于工作台100上方,对引脚12进行折弯,从而能够将折弯后的车用感应器1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或者其他基板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软材料202为泡棉或海绵,当然并不限于此,只要是比较柔软的软材料202皆可。其中,所述工作台100上可设置有卡槽,所述引脚12卡于所述卡槽中,对引脚12进行定位,能够进一步防止引脚12移动。其中,为了方便地将软材料202填充于压块200中,所述压块200上设有T型槽,所述软材料202呈T型设于所述T型槽中。其中,所述压块200的侧面与工作台100的侧面保持平齐,压块200与引脚12之间有更多的接触面积,更稳定地固定引脚12,且不会对冲头300造成干扰。其中,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还包括两竖向支撑杆400,所述两竖向支撑杆400之间连接横向支撑杆401,所述横向支撑杆401上设置升降气缸402,所述升降气缸402具有上下伸缩运动的推杆403,所述推杆403通过一连接块404连接所述压块200,在压块200需要压着车用感应器10时,所述推杆403向下运动推动压块200压着车用感应器10,当车用感应器10被压合折弯后,所述推杆403向上运动带动压块200向上运动,取出车用感应器10。请再次参阅图1所示,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将待处理的车用感应器10放置在工作台100上,压块200向下压着所述车用感应器10,其中凸块201压着引脚12,软材料202压着感应器本体11,然后冲头300向下冲,折弯所述引脚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通过在压块200的底部设置凸块201,所述凸块201压着所述车用感应器10的引脚12,在压块200中设置软材料202,使软材料202压着所述车用感应器10的感应器本体11,在冲头300冲压时,因为压块200中的软材料202接触所述感应器本体11,并不会对感应器本体11造成任何损伤,由此,本技术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增大了压块200与车用感应器10的接触面积,不仅引脚12受到了压力,且感应器本体11受到了压力,能够完全固定车用感应器10,达到了满意的折弯效果。需指出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所述车用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及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包括:工作台,其上放置待折弯的车用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本体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引脚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台;压块,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压块的底面向下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压着所述引脚,且所述压块中设有软材料,所述软材料延伸至所述压块的底面,所述软材料压着所述感应器本体;冲头,活动设于工作台上方,对引脚进行折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所述车用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及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包括:工作台,其上放置待折弯的车用感应器,所述感应器本体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引脚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工作台;压块,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压块的底面向下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压着所述引脚,且所述压块中设有软材料,所述软材料延伸至所述压块的底面,所述软材料压着所述感应器本体;冲头,活动设于工作台上方,对引脚进行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感应器压合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材料为泡棉或海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奇王建良陈福之金静蓓
申请(专利权)人:斯沃博达汽车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