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和设施技术

技术编号:197171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水稻收获前撒播紫云英;步骤(2):水稻收获后利用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对秸秆进行打捆成秸秆捆,稻田开沟并将秸秆捆集中沟还腐熟;步骤(3):同时所述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在田间进行小麦条播。该方法通过在水稻收获前撒播紫云英,水稻收获后将秸秆进行集中沟还腐熟,同时田间进行小麦条播,可以实现土壤培肥和杂草控制,在保障作物产量及品质安全的同时,实现化肥农药的减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和设施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和设备
,具体涉及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和设施。
技术介绍
针对田间杂草的防除,生产中通常使用异丙隆、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等进行化学防除。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危机的频发重发,我国政府已逐渐认识到农药的过量使用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危害,2015年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5年12月,科技部设立了《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科技专项,用于实施全国范围内农药减量。此外,长期对化学除草剂的过度依赖也导致抗药性杂草发展迅速,生态安全隐患显著增加。目前的杂草防除技术仍然集中在对高效除草剂及其助剂等的筛选和配套的喷施设备方面,缺少以生态位调控的绿色健康杂草防控技术。传统的秸秆还田,包括秸秆表层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均会因秸秆携带草籽,且还田后为草籽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会促进杂草的生长。紫云英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肥作物在我国南方粮食主产区曾普遍应用。但由于种植绿肥减少了一季粮食生产,降低了土地产出,常被化肥、农药、除草剂所替代。然而,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了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自然生境的破坏、对环境变化的缓冲能力的下降等土壤健康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化学除草技术的缺陷、传统秸秆还田在防控杂草方面的问题及土壤培肥与作物生产间的矛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和设施,该方法通过在水稻收获前撒播紫云英,水稻收获后将秸秆进行集中沟还腐熟,同时田间进行小麦条播,可以实现土壤培肥和杂草控制,在保障作物产量及品质安全的同时,实现化肥农药的减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水稻收获前撒播紫云英;步骤(2):水稻收获后利用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对秸秆进行打捆成秸秆捆,稻田开沟并将秸秆捆集中沟还腐熟;步骤(3):同时所述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在田间进行小麦条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撒播紫云英的时间为水稻收获前5~10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紫云英的播种量为1.5~3.0kg/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时,紫云英播种量1.5~2.0kg/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时,紫云英播种量为2.0~3.0kg/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秸秆捆上还喷涂有菌肥,所述菌肥由沼液浓缩液和微生物菌剂混合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腐熟菌粉剂,用量为0.1-1.5公斤/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沼液浓缩液用量为20-25升/亩,沼液浓缩液含氮量为4000毫克/升以上,施入总氮量1.0-5.0公斤/亩,,氮用量不足时菌液混合液中添加一定量尿素,并充分混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进一步设置为,小麦播种量为10~15kg/亩,相邻播种带间距为20~30cm;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时,小麦播种量10~12kg/亩;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时,紫云英播种量为12~15kg/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设施,所述设施包括所述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所述一体机包括拖拉机、秸秆进料装置、间歇式秸秆压层装置、菌肥喷洒装置,条播装置、开沟装置;输送装置、覆土装置。拖拉机上至少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秸秆进料装置,一个所述秸秆进料装置上设置有的菌肥喷洒装置,拖拉机的尾部依次连接有条播装置和开沟装置;开沟装置的顶部上空设有与打捆机相连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一端与间歇式秸秆压层装置相连,所述间歇式秸秆压层装置设于两个所述秸秆进料装置的出料管下方并置于两个所述秸秆进料装置之间。所述间歇式压层装置包括凸轮和往复推杆,往复推杆连接第一压块,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通过缓冲弹簧和导向杆相连,压块设置于压模管中,压模管的顶部垂设有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中插有一个干料出料管和一个湿料出料管。干料和湿料同时落入到压模管中,并按照一层干,一层湿的均匀分布,并被压块间歇式挤压成千层糕状秸秆捆,同时压模管的端部设有竖直升降门及其竖直升降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压层控制器相连,所述压层控制器与设于所述第一压块端部的用于感应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距离的位置感应传感器相连。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出料滑板,打包捆扎好的秸秆滑落到后面开好的深沟中。菌肥喷洒装置包括喷洒菌肥的喷洒管和喷头,喷洒管通过管道与设于自走式秸秆捡拾打捆机上的菌肥箱及电泵连接。自走式秸秆捡拾打捆机包括作为动力的拖拉机,拖拉机上设有喂料机构,拨料传送带、挤压螺旋叶轮。自走式秸秆捡拾打捆机与条播装置和开沟装置之间通过铰接的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上套有压缩弹簧。条播装置包括与从动轴同轴设置的多个种壶和行走轮,从动轴通过条播支架与连接杆相连。开沟装置包括芯铧式开沟器和圆盘开沟器中一种或两种组合。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1.杂草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温湿光热条件,当其上方的空间被其它植物所封闭后萌发就会受到影响。紫云英和小麦都是前一年深秋播种,萌发,并以幼苗的形式过冬,越冬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而很多杂草种子需要经过一个越冬休眠期,次年春季转暖后再萌发。这种生长时空上的差异可以形成紫云英和小麦对于杂草种子的生长竞争优势。传统的秸秆还田方式,由于秸秆会带入草籽,同时可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为草籽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造成后续杂草的大势生长。而采用秸秆集中沟还的方式,减少了秸秆直接带入的草籽量,也不会为田间的草籽提供其越冬的环境,同时不会影响小麦的播种、扎根和出苗。2.小麦的叶片长,扁平伸展,株高90~110厘米,生长初期农田闭郁度低,容易给杂草种子萌发提供空间。而紫云英为匍匐茎,直立高度一般在30~50厘米,耐受低光照,可充分郁闭小麦下的空间控制杂草萌发,又不会过多影响到小麦的光合作用。3.紫云英作为绿肥植物,适于在水田种植,因此在水稻收获前播种有利于其出苗;5~10天后,紫云英基本出苗,对环境养分的需求有所降低,自身开始进行固氮作用,此时,进行小麦播种和底肥施入,可避免紫云英与小麦竞争土壤氮肥,保障小麦的出苗,同时紫云英的固氮作用亦可为小麦提供一定的养分,进而可减少底肥中氮肥的施入。因此,两者共作可以实现固氮培肥土壤和种植生产同步进行的1+1>2的共作双赢效果。4.通过对喷施了秸秆腐熟菌剂和沼液浓缩液的秸秆进行捡拾打捆置于沟中,能有效避免秸秆直接还田引起的冬麦播种质量差、出苗率低、作物病害发生加重等问题。同时,田间开沟可蓄积水分,为置于沟中稻秸捆的腐解提供必要的水分,有效保障秸秆在沟中的快速腐熟,有利于提升沟所在位置的土壤有机质。喷撒的菌肥集中在稻秸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水稻收获前撒播紫云英;步骤(2):水稻收获后利用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对秸秆进行打捆成秸秆捆,稻田开沟并将秸秆捆集中沟还腐熟;步骤(3):同时所述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在田间进行小麦条播。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水稻收获前撒播紫云英;步骤(2):水稻收获后利用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对秸秆进行打捆成秸秆捆,稻田开沟并将秸秆捆集中沟还腐熟;步骤(3):同时所述自走式秸秆打捆播种一体机在田间进行小麦条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撒播紫云英的时间为水稻收获前5~10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云英的播种量为1.5~3.0kg/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时,紫云英播种量1.5~2.0kg/亩。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时,紫云英播种量为2.0~3.0kg/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利用稻茬和绿肥的小麦生态控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阿林苏瑶欧阳由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