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汗透气T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51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汗透气T恤,包括衣身和衣袖,所述衣身和衣袖均采用由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吸汗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在导湿部,经纱共两层,分为外层经纱和内层导湿经纱,第二纬纱与内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内层面料,第一纬纱与外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用于拱住内层面料并向内部凸起的外层面料,在透气部,经纱为单层的合股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一起合成一股与所述合股经纱浮沉交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T恤具有优异的吸汗、透气、防臭等效果,穿着体验凉爽舒适,特别适合运动、户外等情况的穿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汗透气T恤
本技术属于功能性服装
,涉及一种吸汗透气T恤。
技术介绍
在健身、运动、户外过程中,往往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腋下是最容易出汗的部位,而且腋下一般被手臂捂着,汗液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出现狐臭、汗腺炎等病症;而且汗液还会造成衣服腋下部位发黄、老化等问题。此外,现有的衣服出汗时极容易粘在身上,及其不舒服,还容易将皮肤捂出痱子或炎症。中国专利ZL201720788985.8公开了一种腋窝吸汗速干的衣服,包括:衣服本体;衣服本体的腋窝处内侧可拆卸连接吸汗块;所述吸汗块包括:上腋窝吸汗块、下腋窝吸汗块及排汗块;上腋窝吸汗块下方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下腋窝吸汗块和排汗块,在上腋窝吸汗块内开设上吸汗孔。下腋窝吸汗块与排汗块之间留设排汗空腔,下腋窝吸汗块内部开设多个下吸汗孔,下吸汗孔贯通靠近人体的一侧和排汗空腔;贯通所述排汗块开设多个排汗孔。该专利的衣服虽然可以保证腋窝处的干爽,但是,对于衣身的干爽保持设计不够,此外,其吸汗块的吸汗能力也不是特别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吸汗透气T恤。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汗透气T恤,包括衣身和衣袖,所述衣身和衣袖均采用由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吸汗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在导湿部,经纱共两层,分为外层经纱和内层导湿经纱,第二纬纱与内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内层面料,第一纬纱与外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用于拱住内层面料并向内部凸起的外层面料,在透气部,经纱为单层的合股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一起合成一股与所述合股经纱浮沉交织。优选的,所述的外层经纱为30S/2的亚麻纱线;所述内层导湿经纱为表面带有四沟槽结构的导湿排汗功能纤维。内层导湿经纱可以采用杜邦公司开发的导湿排汗功能纤维Coolmax等,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优异导湿性能的纤维替代。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纬纱为70D的高弹丝,其热收缩率为20%;所述第一纬纱为150D的低弹丝,其热收缩率为8%。这样,利用两种纬纱收缩率的不同,即可在后续热处理后即可形成向下的凸起。优选的,所述的合股经纱由作为中心纱线的圆形定型纱,以及交替缠绕在圆形定型纱上的若干异形纱线与吸湿散热纱线复合而成。更优选的,所述的异形纱线为十字形纱线或三角形纱线;所述的圆形定型纱为锦纶定型纱;所述的吸湿散热纱线为亚麻纱线。优选的,在衣身与衣袖的交接部位的腋窝处设置有吸汗隔层,所述隔层采用两层缝合在衣身与衣袖上且一端开口的网眼布料制成,在两层网眼布料之间还放置有吸汗防臭垫。更优选的,所述隔层的开口采用拉链或纽扣封住。更优选的,所述的吸汗防臭垫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复合的无纺布层、亚麻纤维面料层、竹炭纤维面料层与透气膜。透气膜可以采用常用的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衣身和衣袖部分的面料分为导湿部和透气部两部分,利用导湿部中的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的不同编织结构与材料,使得在如经后续热整理等措施后,外层面料会收缩进而向下抵住内层面料形成凸起,这样,可以使得衣身等部分的内表面与人体皮肤的接触由普通的大面积的面接触并为多个“点接触”或“小面积的面接触”,有效的避免了人体出汗时服装面料附着在皮肤表面造成不适。(2)导湿部的内层面料中的经纱采用导湿排汗功能纤维,其可以通过自身优异的导湿性能将皮肤表面的汗水传递在透气部或面料外层,进而快速挥发。此外,透气部中的经纱采用合股纱线,同时,其采用圆形定型纱、异形纱线和吸湿散热纱线复合的方式纺织,可以使得面料透气部更好的形成透气小孔,进而提高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能。(3)T恤的腋窝部分还采用隔层设计,并可拆卸放置有具有吸汗与抑菌防臭功能的吸汗防臭垫,这样,穿着者可以根据需求在腋窝位置选择是否放置吸汗防臭垫,进而进一步提高整件T恤的吸汗透气效果。(4)吸汗防臭垫中采用无纺布层、亚麻纤维面料层、竹炭纤维面料层与透气膜等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其中,无纺布层具有优异的快速吸汗功能,亚麻纤维则具有优异的吸湿散热能力,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汗与抑菌除臭能力,透气膜则具有良好的透气隔水性能,从而在保证腋窝处吸汗透气的同时,吸收的汗液不会渗透到衣服表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衣身与衣袖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合股经纱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吸汗防臭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衣身,2-衣袖,11-导湿部,111-外层经纱,112-内层导湿经纱,113-第一纬纱,114-第二纬纱,12-透气部,121-合股经纱,122-圆形定型纱,123-异形纱线,124-吸湿散热纱线,3-吸汗防臭垫,31-无纺布层,32-亚麻纤维面料层,33-竹炭纤维面料层,34-透气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吸汗透气T恤,包括衣身1和衣袖2,衣身1和衣袖2均采用由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吸汗透气复合面料制成,参见图2所示,纬纱分为第一纬纱113和第二纬纱114,其中,在导湿部11,经纱共两层,分为外层经纱111和内层导湿经纱112,第二纬纱114与内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内层面料,第一纬纱113与外层经纱111浮沉交织形成用于拱住内层面料并向内部凸起的外层面料,在透气部12,经纱为单层的合股经纱121,第一纬纱113、第二纬纱114一起合成一股与合股经纱121浮沉交织。本实施例中,外层经纱111为30S/2的亚麻纱线;内层导湿经纱112为表面带有四沟槽结构的导湿排汗功能纤维;第二纬纱114为70D的高弹丝,其热收缩率为20%;第一纬纱113为150D的低弹丝,其热收缩率为8%。本实施例中,在导湿部11,第二纬纱114与外层经纱111按每根第二纬纱114过五根外层经纱111再压五根外层经纱111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第一纬纱113与内层导湿经纱112按每根第一纬纱113压一根内层导湿经纱112再压一根内层导湿经纱112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这种编织方式可以充分配合后续热处理以方便形成向下凸起。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成:参见图3所示,合股经纱121由作为中心纱线的圆形定型纱122,以及交替缠绕在圆形定型纱122上的若干异形纱线123与吸湿散热纱线124复合而成。异形纱线123为十字形纱线或三角形纱线;圆形定型纱122为锦纶定型纱;吸湿散热纱线124为亚麻纱线。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采用以下设计:参见图1所示,在衣身1与衣袖2的交接部位的腋窝处设置有吸汗隔层,隔层采用两层缝合在衣身1与衣袖2上且一端开口的网眼布料制成,在两层网眼布料之间还放置有吸汗防臭垫3。隔层的开口采用拉链或纽扣封住。此外,参见图4所示,吸汗防臭垫3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复合的无纺布层31、亚麻纤维面料层32、竹炭纤维面料层33与透气膜34。透气膜34可以采用常用的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薄膜。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汗透气T恤,包括衣身和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和衣袖均采用由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吸汗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在导湿部,经纱共两层,分为外层经纱和内层导湿经纱,第二纬纱与内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内层面料,第一纬纱与外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用于拱住内层面料并向内部凸起的外层面料,在透气部,经纱为单层的合股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一起合成一股与所述合股经纱浮沉交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汗透气T恤,包括衣身和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和衣袖均采用由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吸汗透气复合面料制成,所述纬纱分为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其中,在导湿部,经纱共两层,分为外层经纱和内层导湿经纱,第二纬纱与内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内层面料,第一纬纱与外层经纱浮沉交织形成用于拱住内层面料并向内部凸起的外层面料,在透气部,经纱为单层的合股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一起合成一股与所述合股经纱浮沉交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透气T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经纱为30S/2的亚麻纱线;所述内层导湿经纱为表面带有四沟槽结构的导湿排汗功能纤维;所述的第二纬纱为70D的高弹丝,其热收缩率为20%;所述第一纬纱为150D的低弹丝,其热收缩率为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汗透气T恤,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锡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凰艮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