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45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立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与立杆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套接有支架。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通过支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之间的配合,支架能够在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的作用下,在滑槽内部移动,将支架展开或者收折,使支架能够增加使用长度,将多个底板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增加适用面积,便于管理人员对植株的护理和修剪,节约了人工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具体为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用地及人口数量激增,城镇规模及扩张速度加快,此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类突出的环境问题,其中城镇中小河道严重污染问题是政府及当地居民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河水浑浊不堪,水质指标严重超标,疾病传播风险增大,沉水植物及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消亡等问题,均严重影响着附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各地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其对昔日清水绕城的环境向往诉求常见诸于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因此城镇中小河道的治理已成为多数城镇改善市容,建设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之一,在传统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物理法和化学法常占据着主要地位(例如使用常规化学试剂进行底泥杀菌以及控制蓝藻爆发等),该类治理模式固然工期短、收效快,但其对食物链各环节的生物包括人类,鱼类等的潜在生态安全风险急剧增大,由于欠缺对治理效果的持续性思考,也未充分协调物化治理方法与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该类方法对中小型河道污染的治理效果往往不可持续,易反复并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已逐步被市场淘汰,而生态修复方法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生态规律,尽管见效慢,近年来已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和支持,在众多生态修复方法体系中,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以其可吸收去除养分,高效降解有机质等多项生态作用,被大量用于地表水及污废水等水体生态处理工程中,相对于大型植物床人工湿地,生态浮床具有不占用土地、造价低廉等特点,特别是在高浊度,底质条件差,有波浪存在的情况下,植物浮床相对于沉水植物的恢复实践而言更具可行性和竞争力,而且兼具水生生物栖息地及景观效果营造功能,因此被认为是一项高效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对改善当地河道水质,实现水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升当地居民生态环境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中,尽管外源污染物的输入控制至关重要,但待修复河道淤积底泥造成的二次污染源(内源污染物)如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质的二次释放问题亦不容忽视;然而目前大部分生态修复技术和工艺均仅关注于底泥的清理等,对底泥的合理处置等出路问题考虑甚少,目前通常仅将底泥资源化应用于制造轻质砖、陶粒、水泥及有机肥料等方面,由于底泥含水量较高,富含有机质、氮磷营养物质及矿物成分等,同时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含量亦常超出国家标准,其随意堆置极易诱发严重污染事故,同时各地垃圾填埋场由于场地容量限制多不愿接纳河湖清淤底泥,因此,国内较低的底泥处理消纳能力与逐渐增多的底泥清淤量矛盾日益尖,而待修复河道清淤底泥的二次生态利用受到了人民的极大支持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420028818.X的技术专利包括一用若干根密封的硬质管材围成的矩形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中间放置有一通过绳索与浮床本体相连接并提供浮力的泡沫板,所述泡沫板上均匀制有若干个用于培育挺水植物的栽培穴,所述栽培穴中放置有挺水植物生长基质,所述泡沫板底部配置有一与浮床本体相连接并用于支撑泡沫板的泡沫板支撑网,该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在现有设备中,浮床本体的设计存在缺陷,使用时,浮床会受到水流的作用,漂浮在水中并随波逐流,会影响河流的航道为船舶出航造成不便甚至船体损伤,管理人员需人工手动对其进行调节,增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和身体负担,使管理员易感到身体疲劳的同时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立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壁与立杆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转杆,所述支架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与立杆活动相连,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箱体,所述底板的内壁设有通孔,所述滑槽的内部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套接有滑杆,所述立杆通过销轴与滑杆活动相连,所述滑杆的内壁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壁与滑杆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连杆的外壁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外壁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右侧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右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通过套杆与第二拉杆相连。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块,所述底块的内壁安装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壁安装有竖杆,所述底块通过插销与竖杆活动相连,所述竖杆的顶端设有卡头,所述卡头通过插销与竖杆活动相连,所述卡头的外壁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壁与箱体的外壁活动相连。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垫板。优选的,所述立杆的右侧顶端安装有钩杆。优选的,所述钩杆的顶端安装有挂钩。优选的,所述立杆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斜杆,所述斜杆的顶部安装有挂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通过支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之间的配合,在立杆和滑槽的作用下,支架能够在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的作用下,在滑槽内部移动,将支架展开或者收折,使支架能够增加使用长度,将多个底板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增加适用面积,便于管理人员对植株的护理和修剪,节约了人工成本,从而克服传统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使用时,浮床会受到水流的作用,漂浮在水中并随波逐流,会影响河流的航道为船舶出航造成不便甚至船体损伤,管理人员需人工手动对其进行调节,增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和身体负担,使管理员易感到身体疲劳的同时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的缺点,克服了现有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依靠浮床本体和泡沫板进行植株的水培养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使用时,浮床会受到水流的作用,漂浮在水中并随波逐流,会影响河流的航道为船舶出航造成不便甚至船体损伤,管理人员需人工手动对其进行调节,增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和身体负担,使管理员易感到身体疲劳的同时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的缺点,还让现有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底块、立杆和滑槽的连接关系图。图2为图1的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的连接关系图。图3为图1的底块、竖杆和插销的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2),所述立杆(2)的内壁设有滑槽(3),所述立杆(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转杆(14),所述第二转杆(14)的外壁与立杆(2)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滑槽(3)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杆(13),所述第一转杆(13)的外壁与滑槽(3)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转杆(13)的外壁套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转杆(15),所述支架(12)通过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与立杆(2)活动相连,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箱体(16),所述底板(1)的内壁设有通孔(17),所述滑槽(3)的内部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销轴(5),所述销轴(5)的外壁套接有滑槽 (3),所述立杆(2)通过销轴(5)与滑杆(4)活动相连,所述滑杆(4)的内壁安装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外壁与滑杆(4)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连杆(6)的外壁安装有顶杆(7),所述顶杆(7)的外壁安装有第一拉杆(8),所述第一拉杆(8)的外壁套接有拉伸弹簧(9),所述拉伸弹簧(9)的右侧设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的右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拉杆(11),所述第一拉杆(8)通过套杆(10)与第二拉杆(1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立杆(2),所述立杆(2)的内壁设有滑槽(3),所述立杆(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转杆(14),所述第二转杆(14)的外壁与立杆(2)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滑槽(3)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杆(13),所述第一转杆(13)的外壁与滑槽(3)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第一转杆(13)的外壁套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转杆(15),所述支架(12)通过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与立杆(2)活动相连,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箱体(16),所述底板(1)的内壁设有通孔(17),所述滑槽(3)的内部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销轴(5),所述销轴(5)的外壁套接有滑槽(3),所述立杆(2)通过销轴(5)与滑杆(4)活动相连,所述滑杆(4)的内壁安装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外壁与滑杆(4)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连杆(6)的外壁安装有顶杆(7),所述顶杆(7)的外壁安装有第一拉杆(8),所述第一拉杆(8)的外壁套接有拉伸弹簧(9),所述拉伸弹簧(9)的右侧设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平黄超越吕益兵戴汉涛李虎宋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电晶超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