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935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05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其中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盘毂、从动盘本体,所述盘毂包括毂芯、同轴设于所述毂芯外的盘毂法兰;所述从动盘本体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孔、所述盘毂法兰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轴向相对;减振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中且具有预紧力;沿弹性变形方向,第一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沿周向方向,所述从动盘本体受到第一类减振弹簧的力与受到第二类减振弹簧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合器从动盘无空行程,可消除由空行程引起的共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合器包括从动盘和压盘,压盘与发动机上的飞轮连接,从动盘与变速箱的输入轴相连。从动盘和压盘接合时,压盘向从动盘传递发动机扭矩,继而从动盘向变速箱传递扭矩;从动盘和压盘分离时,切断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扭矩传递。参考图1,现有的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同轴设置的从动盘本体3和从动盘毂。从动盘本体3通过固定板6与摩擦片5相连,摩擦片5用于和设于发动机飞轮上的压盘相接触。从动盘毂包括毂芯1、同轴地设于毂芯1外的盘毂法兰2。从动盘本体3沿周向具有若干第一孔,盘毂法兰2沿周向具有若干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沿轴向相对,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设有减振弹簧4。申请人发现,现有的从动盘本体会空转,减振弹簧4不发挥抗扭减振功能,离合器从动盘可能会因为空行程而产生共振现象,导致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从动盘本体会发生空转,离合器从动盘产生共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盘毂、从动盘本体,所述盘毂包括毂芯、同轴设于所述毂芯外的盘毂法兰;所述从动盘本体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孔、所述盘毂法兰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轴向相对;减振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中且具有预紧力;所述减振弹簧至少分成两类减振弹簧:沿弹性变形方向,第一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沿周向方向,所述从动盘本体受到第一类减振弹簧的力与受到第二类减振弹簧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选的,所有减振弹簧分成两类,分别为所述第一类减振弹簧和所述第二类减振弹簧。可选的,沿周向,任意相邻的两个减振弹簧分别为第一类减振弹簧和第二类减振弹簧。可选的,所述第一类减振弹簧中的所有减振弹簧沿周向连续设置,所述第二类减振弹簧中的所有减振弹簧沿周向连续设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孔在轴向上的投影和第二孔在轴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者完全重叠。可选的,所述第一类减振弹簧中减振弹簧的刚度等于所述第二类减振弹簧中减振弹簧的刚度。可选的,所述第一类减振弹簧中减振弹簧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类减振弹簧中减振弹簧的数量相等。可选的,沿所述离合器从动盘的周向,所有减振弹簧均匀分布。可选的,所述减振弹簧为螺旋弹簧。一种离合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弹簧分成第一类减振弹簧和第二类减振弹簧,沿弹性变形方向,每一减振弹簧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弹性变形方向。其中,第一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位于从动盘本体上的第一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位于盘毂法兰上的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位于盘毂法兰上的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位于从动盘本体上的第一孔的侧壁相抵。且沿周向方向,从动盘本体受到第一类减振弹簧的力与受到第二类减振弹簧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设置后,一旦有扭转传递至从动盘本体,从动盘本体不会发生空转,减振弹簧立即发挥抗扭减振功能,消除了由空行程引起的共振现象,降低噪声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离合器从动盘的侧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从动盘本体、盘毂法兰及减振弹簧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减振弹簧的抗扭减振曲线,其中α代表减振弹簧转过的角度,T代表减振弹簧输出的扭矩;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从动盘本体、盘毂法兰及减振弹簧的装配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减振弹簧的抗扭减振曲线,其中α代表减振弹簧转过的角度,T代表减振弹簧输出的扭矩;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从动盘本体、盘毂法兰及减振弹簧的装配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考图2,现有技术中,从动盘本体3具有第一孔3a,盘毂法兰2具有第二孔2a,第一孔3a和第二孔2a沿轴向相对。由于加工误差的原因,从动盘本体3上的第一孔3a与盘毂法兰2上的第二孔2a在弹性变形方向存在间隙A(图2中所示)。将减振弹簧4沿自身的弹性变形方向与从动盘本体3上的第一孔3a卡设设置,并与盘毂法兰2上的第二孔2b的两侧侧壁均间隙设置。结合图1所示,在此结构下,摩擦片5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从动盘本体3,从动盘本体3会相对盘毂法兰2转动,由于减振弹簧4与盘毂法兰2上的第二孔2a的两侧侧壁存在间隙。那么,沿转动方向,从动盘本体3需转动一定角度后(图3中β所示),减振弹簧4才与盘毂法兰2上的第二孔2a的一侧侧壁相接触。这一过程,减振弹簧4不会发生弹性变形(图3中Ⅰ段所示),从动盘本体3空转。随着发动机扭矩的继续输出,从动盘本体3继续转动,减振弹簧4才发生弹性变形,开始发挥抗扭减振功能(图3中Ⅱ段所示),以带动盘毂法兰2转动,继而驱动毂芯1转动,以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变速箱的输入轴(图未示出)。从动盘本体3空转过程中,减振弹簧4不发挥抗扭减振功能,离合器从动盘可能会因空行程产会生共振现象,导致噪声污染。为此,参考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盘毂、从动盘本体10,盘毂包括毂芯、同轴设于述毂芯外的盘毂法兰20。本专利技术毂芯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从动盘本体10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孔11、盘毂法兰20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孔21,第一孔11与第二孔21轴向相对;在第一孔11和第二孔21内设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为螺旋弹簧,利用弹簧钢制成。螺旋弹簧沿周向受压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提供抗扭减振。作为一种改进,可以选择其他可行的材料制成。减振弹簧设于第一孔11与第二孔21中具有预紧力,减振弹簧的预紧力可以使得从动盘本体10与盘毂法兰20抗扭连接。离合器从动盘与压盘接合后,从动盘本体10会相对盘毂法兰20转动,图4中T方向示出了转动方向,减振弹簧会发生弹性形变,以带动盘毂法兰20转动。沿弹性变形方向(图4中A、B、C、D方向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从动盘中的减振弹簧至少分成两类减振弹簧,第一类减振弹簧30的第一端31与第一孔11的侧壁相抵、第二端32与第二孔21的侧壁相抵,第二类减振弹簧40的第一端与41第二孔21的侧壁相抵、第二端42与第一孔11的侧壁相抵。其中,在从动盘本体10开始沿T方向转动时,第一类减振弹簧30的第一端31至第二端32为第一类减振弹簧30的弹性变形方向。如图4中所示,A方向和C方向为第一类减振弹簧30中两个减振弹簧的变形方向,第一类减振弹簧30会被压缩。第二类减振弹簧40的第一端41至第二端42为第二类减振弹簧40的弹性变形方向,如图4中所示,B方向和D方向为第二类减振弹簧40中两个减振弹簧的变形方向,第二类减振弹簧40会被拉伸。无论第一孔11和第二孔21是否存在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等原因,本技术方案的第一类减振弹簧30和第二类减振弹簧40装配至从动盘本体10和盘毂法兰20后,沿周向方向(图4中转动方向T所示),从动盘本体10受到第一类减振弹簧30的力与受到第二类减振弹簧40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本专利技术中减振弹簧、从动盘本体10上的第一孔11及盘毂法兰20上的第二孔21三者相接触,在减振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在无扭矩传递至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盘毂、从动盘本体,所述盘毂包括毂芯、同轴设于所述毂芯外的盘毂法兰;所述从动盘本体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孔、所述盘毂法兰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轴向相对;减振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中且具有预紧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至少分成两类减振弹簧:沿弹性变形方向,第一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沿周向方向,所述从动盘本体受到第一类减振弹簧的力与受到第二类减振弹簧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同轴设置的盘毂、从动盘本体,所述盘毂包括毂芯、同轴设于所述毂芯外的盘毂法兰;所述从动盘本体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一孔、所述盘毂法兰具有周向分布的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轴向相对;减振弹簧,设于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中且具有预紧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至少分成两类减振弹簧:沿弹性变形方向,第一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类减振弹簧的第一端与第二孔的侧壁相抵、第二端与第一孔的侧壁相抵;沿周向方向,所述从动盘本体受到第一类减振弹簧的力与受到第二类减振弹簧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有减振弹簧分成两类,分别为所述第一类减振弹簧和所述第二类减振弹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沿周向,任意相邻的两个减振弹簧分别为第一类减振弹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顺程陈广露周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