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谈振新专利>正文

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909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包括外缸体、前端盖、后端盖和安装有活塞的活塞杆;该气缸还包括内缸体、前盖和后盖;内缸体呈圆筒形且在其外壁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径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通气凹槽,在前盖、后盖的筒身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的前盖进气孔、后盖进气孔,前盖、后盖和后端盖的外壁面分别与内缸体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活塞杆杆身与前盖、后盖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活塞将前盖、后盖围成的密闭腔室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在后端盖上侧、下侧筒身上分别设有上进气孔、下进气孔,上进气孔与内缸体的通气凹槽、前盖进气孔及前腔室流体地连通,下进气孔与后盖进气孔及后腔室流体地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能实现高密度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实现双向运动的双作用气缸,属于气动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双向运动的双作用气缸,例如中国技术专利ZL01260382.1所公开的一种结构,其由气缸、导向架、导杆、连杆、导向件及本体组成,气缸装在导向架上,导向架上有若干与气缸轴线平行的导向孔,气缸杆及导杆同时与连杆连接,导向架及连杆上有若干用于安装附件的安装孔,在导杆上设有导向件并固定在本体上,导向件的轴线与导向孔的轴线重合,导向架位于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导向件之间,导杆穿过导向件及导向架上的导向孔,导向架可以在两个导向件间沿导杆作往复移动。这种结构的气缸能实现两个方向的运动,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即气缸体积大,在安装时占用空间大,无法进行高密度安装,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在安装时占用的空间小,能实现高密度安装、使用范围广的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一种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包括圆筒形的外缸体、前端盖、后端盖和安装有活塞的活塞杆;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分别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缸体的两端,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外缸体的中心轴线处,活塞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前、后端盖并与前、后端盖滑动配合,该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还包括内缸体、前盖和后盖;所述内缸体呈圆筒形且在其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径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通气凹槽,所述内缸体安装在前、后端盖之间且其外壁面与外缸体的内壁面贴合配合,所述前盖、后盖均呈圆筒形且分别置于外缸体与前端盖、后端盖围成的腔室内,所述前盖与前端盖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盖与后端盖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盖、后盖的筒身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的前盖进气孔、后盖进气孔,所述前盖、后盖和后端盖的外壁面分别与内缸体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活塞置于所述前盖、后盖之间且活塞的外壁面与内缸体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杆的杆身与前盖、后盖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将前盖、后盖围成的密闭腔室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在所述后端盖的上侧、下侧筒身上分别设有上进气孔、下进气孔,所述上进气孔与所述内缸体的通气凹槽、前盖进气孔及前腔室流体地连通,所述下进气孔与后盖进气孔及后腔室流体地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前端盖的后端设有一个大直径段筒身和一个小直径段筒身,在所述大直径段筒身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孔以及与所述径向孔相连通的轴向孔,在所述后端盖的前端设有轴肩,在所述轴肩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气孔相连通的上径向孔,所述内缸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环与所述前盖、后盖可拆卸连接,且内缸体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前端盖的大直径段筒身端面、后端盖的轴肩端面相抵,所述上进气孔经上径向孔与所述内缸体的通气凹槽、前端盖的径向孔和轴向孔、前盖进气孔及前腔室流体地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前盖的内孔后端和后盖的内孔前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环,所述导向环与活塞杆的杆身滑动配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设置内缸体、前盖和后盖,活塞将前盖、后盖围成的密闭腔室分隔成前腔室和后腔室,在后端盖的上侧、下侧筒身上分别设置上进气孔、下进气孔,上进气孔与通气凹槽、前盖进气孔及前腔室流体地连通,下进气孔与后盖进气孔及后腔室流体地连通,因此,当想让气缸向左运动时,只需在下进气孔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充入后腔室即可推动活塞向左运动;当想让气缸向右运动时,只需在上进气孔输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充入前腔室即可推动活塞向右运动。本专利技术作双向运动时,高压气体只需从后端盖输入即可,大大缩小了气缸体积,大幅减少了安装时占用的空间,并实现了气缸的高密度安装。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缸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外缸体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盖的前视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盖的后视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盖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后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后端盖的剖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塞杆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塞杆的剖视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缸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缸体的剖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盖的立体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盖的剖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后盖的立体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后盖的剖视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作双向运动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8所示的一种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包括圆筒形的外缸体1、前端盖2、后端盖3和安装有活塞4a的活塞杆4;所述前端盖2、后端盖3分别采用过盈配合或焊接以及通过密封圈12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缸体1的两端,所述活塞杆4位于所述外缸体1的中心轴线处,活塞杆4的两端分别穿过前、后端盖2,3并与前、后端盖2,3滑动配合,该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还包括内缸体5、前盖6和后盖7;所述内缸体5呈圆筒形且在其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径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通气凹槽5a,图12所示的通气凹槽5a密布在外壁面上且横截面均呈半圆形,所述内缸体5安装在前、后端盖2,3之间且其外壁面与外缸体1的内壁面贴合配合,所述前盖6、后盖7均呈圆筒形且分别置于外缸体1与前端盖2、后端盖3围成的腔室内,所述前盖6通过螺栓13拧入螺孔6b以及通过密封圈14与前端盖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盖7通过螺栓以及密封圈15与后端盖3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盖6、后盖7的筒身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的前盖进气孔6a、后盖进气孔7a,图14、16所示的前盖进气孔6a、后盖进气孔7a优选均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前盖6、后盖7和后端盖3的外壁面分别通过密封圈16与内缸体5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活塞4a置于所述前盖6、后盖7之间且活塞4a的外壁面与内缸体5的内壁面通过密封圈17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杆4的杆身与前盖6、后盖7的内壁面通过密封圈18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4a将前盖6、后盖7围成的密闭腔室分隔成圆环形的前腔室8和后腔室9,在所述后端盖3的上侧、下侧筒身上分别设有上进气孔3a、下进气孔3b,所述上进气孔3a与所述内缸体5的通气凹槽5a、前盖进气孔6a及前腔室8流体地连通,所述下进气孔3b与后盖进气孔7a及后腔室9流体地连通。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进气孔3b优选沿轴向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7所示,在所述前端盖2的后端设有一个大直径段筒身2a和一个小直径段筒身2b,在所述大直径段筒身2a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孔2c以及与所述径向孔2c相连通的轴向孔2d;如图8、9所示,在所述后端盖3的前端设有轴肩3c,在所述轴肩3c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气孔3a相连通的上径向孔3d,所述内缸体5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环10与所述前盖6、后盖7可拆卸连接,且内缸体5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前端盖2的大直径段筒身2a端面、后端盖3的轴肩3c端面相抵,所述上进气孔3a经上径向孔3d与所述内缸体5的通气凹槽5a、前端盖2的径向孔2c和轴向孔2d、前盖进气孔6a及前腔室8流体地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各零部件的加工和安装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包括圆筒形的外缸体(1)、前端盖(2)、后端盖(3)和安装有活塞(4a)的活塞杆(4);所述前端盖(2)、后端盖(3)分别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缸体(1)的两端,所述活塞杆(4)位于所述外缸体(1)的中心轴线处,活塞杆(4)的两端分别穿过前、后端盖(2,3)并与前、后端盖(2,3)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该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还包括内缸体(5)、前盖(6)和后盖(7);所述内缸体(5)呈圆筒形且在其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径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通气凹槽(5a),所述内缸体(5)安装在前、后端盖(2,3)之间且其外壁面与外缸体(1)的内壁面贴合配合,所述前盖(6)、后盖(7)均呈圆筒形且分别置于外缸体(1)与前端盖(2)、后端盖(3)围成的腔室内,所述前盖(6)与前端盖(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盖(7)与后端盖(3)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盖(6)、后盖(7)的筒身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的前盖进气孔(6a)、后盖进气孔(7a),所述前盖(6)、后盖(7)和后端盖(3)的外壁面分别与内缸体(5)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活塞(4a)置于所述前盖(6)、后盖(7)之间且活塞(4a)的外壁面与内缸体(5)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杆(4)的杆身与前盖(6)、后盖(7)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4a)将前盖(6)、后盖(7)围成的密闭腔室分隔成前腔室(8)和后腔室(9),在所述后端盖(3)的上侧、下侧筒身上分别设有上进气孔(3a)、下进气孔(3b),所述上进气孔(3a)与所述内缸体(5)的通气凹槽(5a)、前盖进气孔(6a)及前腔室(8)流体地连通,所述下进气孔(3b)与后盖进气孔(7a)及后腔室(9)流体地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包括圆筒形的外缸体(1)、前端盖(2)、后端盖(3)和安装有活塞(4a)的活塞杆(4);所述前端盖(2)、后端盖(3)分别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缸体(1)的两端,所述活塞杆(4)位于所述外缸体(1)的中心轴线处,活塞杆(4)的两端分别穿过前、后端盖(2,3)并与前、后端盖(2,3)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该单侧进气双作用气缸还包括内缸体(5)、前盖(6)和后盖(7);所述内缸体(5)呈圆筒形且在其外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径向分布、轴向延伸的通气凹槽(5a),所述内缸体(5)安装在前、后端盖(2,3)之间且其外壁面与外缸体(1)的内壁面贴合配合,所述前盖(6)、后盖(7)均呈圆筒形且分别置于外缸体(1)与前端盖(2)、后端盖(3)围成的腔室内,所述前盖(6)与前端盖(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后盖(7)与后端盖(3)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前盖(6)、后盖(7)的筒身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的前盖进气孔(6a)、后盖进气孔(7a),所述前盖(6)、后盖(7)和后端盖(3)的外壁面分别与内缸体(5)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所述活塞(4a)置于所述前盖(6)、后盖(7)之间且活塞(4a)的外壁面与内缸体(5)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杆(4)的杆身与前盖(6)、后盖(7)的内壁面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4a)将前盖(6)、后盖(7)围成的密闭腔室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振新
申请(专利权)人:谈振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