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071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10),所述机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框架主体(100),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能够绕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转动;第一输送子系统(14),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14)使得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能转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以及第二输送子系统(16)和第三输送子系统(18);其中: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16)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竖直移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能够将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上的车辆输送平台(18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停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停放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械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已经开发了诸多配置有机械输送系统的停车设施。已知的配置有机械输送系统的停车设施通常采用具有方正外形的建筑构造,因此配套的机械输送系统需要具备竖直升降、水平平移的功能。其中,各向水平平移的设置可能使得整个机械输送系统变得复杂而降低其可靠性。此外,在停车设施中还需要预留机械输送系统运送车辆时通行的通道,这也使得整个停车设置的空间利用率不高。此外,机械输送系统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液压动力源,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输送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大的条件下工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节省占地面积、具有较高空间利用率、并且工作可靠性高的机械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占地面积并且具有较高空间利用率的机械输送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械输送系统,所述机械输送系统适于在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中输送车辆,所述机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框架主体,所述输送框架主体能够绕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转动;第一输送子系统,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使得所述输送框架主体能转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以及第二输送子系统和第三输送子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竖直移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能够将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上的车辆输送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停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通过蜗轮和蜗杆耦接的传动机构向所述输送框架主体传递运动及动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通过竖直丝杠向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传递运动及动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通过水平丝杠向所述车辆输送平台传递运动及动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包括第一旋转动力源,所述蜗轮与所述输送框架主体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设置于所述输送框架主体上,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包括第二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竖直丝杠的输入轴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与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的滑块耦接,以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竖直移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包括第三旋转动力源,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与所述水平丝杠连接,所述水平丝杠与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的滑块耦接,以使得所述车辆输送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停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中的第一旋转动力源、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中的第二旋转动力源和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中的第三旋转动力源分别选自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或直流电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框架主体上;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的竖直丝杠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所述停车设施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械输送系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停车设施还包括:多个扇形的板状体,多个所述板状体平行间隔叠置,两个相邻的所述板状体之间形成有容纳车辆停放的空间;所述板状体在靠近所述板状体的圆心处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适于容纳所述输送框架主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扇形布置的结构使得机械输送系统基本上位于扇形圆心附近,从而简化了机械输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升了其工作的可靠性;此外,机械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简单,不需要在板状体内设置其他水平输送车辆的通道,提高了停车设施的空间利用率;各旋转动力源均采用独立控制的步进电机,使得机械输送系统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停车设施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停车设施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停车设施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停车设施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10。该停车设施10包括框架结构主体以及相应的机械输送系统。如图1中示出的,框架结构主体包括多个平行间隔叠置的扇形板状体12。板状体12之间通过立柱相互连接,以形成稳定的结构,相邻的板状体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隔,以形成容纳车辆停放的空间。图中示出的仅仅是使用金属(如,钢结构或其他轻量化金属制品)形成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也可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建造的其他建造设施。进一步地,在框架结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21,在框架结构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22。其中,板状体12、底板121、顶板122具有大致相同的最大半径和角度。板状体12与底板121和顶板122的区别在于:板状体12在靠近其圆心处形成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的半径适于配置机械输送系统。扇形的板状体12适于将来自机械输送系统的车辆停放在其表面。由于板状体12围绕其圆心设置,车辆可以大致绕着圆心停放,在板状体12的区域之内不需要预留给机械输送系统的通道或空间,从而能够提高停车设施的空间利用率。机械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机械输送系统的输送框架主体100大致设置在板状体12的靠近其圆心的容纳空间内,其作用功能是将车辆提升、旋转至对应的适当停车位置。机械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子系统14、第二输送子系统16、第三输送子系统18。第一输送子系统第一输送子系统14整体固定设置于顶板122上。尽管图中示出了第一输送子系统14位于顶板122的上方,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第一输送子系统14也可以固定与顶板122的下方、侧方以及其他合适的位置。第一输送子系统14具有第一旋转动力源142,该第一旋转动力源142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输送系统,所述机械输送系统适于在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10)中输送车辆,所述机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框架主体(100),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能够绕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转动;第一输送子系统(14),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14)使得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能转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以及第二输送子系统(16)和第三输送子系统(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16)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竖直移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能够将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上的车辆输送平台(18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停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输送系统,所述机械输送系统适于在用于车辆的停车设施(10)中输送车辆,所述机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框架主体(100),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能够绕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转动;第一输送子系统(14),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14)使得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能转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以及第二输送子系统(16)和第三输送子系统(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16)使得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竖直移动至任意合适的位置并停留;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能够将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上的车辆输送平台(18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停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14)通过蜗轮(148)和蜗杆(144)耦接的传动机构向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传递运动及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16)通过竖直丝杠(164)向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传递运动及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子系统(18)通过水平丝杠(184)向所述车辆输送平台(186)传递运动及动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子系统(14)包括第一旋转动力源(142),所述蜗轮(148)与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的转动轴连接,所述蜗杆(144)与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142)的输出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16)设置于所述输送框架主体(100)上,所述第二输送子系统(16)包括第二旋转动力源(162),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尹祖望杜永博赵静静周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