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50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用于与垂直起降飞行器连接的顶部连接板,以及与顶部连接板相对设置的底部连接板,其中,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主体支杆连接,主体支杆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杆段,及自第一杆段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杆段,第二杆段与第一杆段形成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的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
技术介绍
对于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当它带着载荷一起降落时,起落架通常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能量。尤其在非常规降落时,起落架的好坏对飞行器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现有的可用于直升式无人机的起落架可适用于多地形,该起落架含四个支腿。降落时,飞行器与地面的受力面只有四个支腿,受力面小,冲击强度大,并且在非正常降落或带载降落时,可能造成飞行器的震伤及机上带载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的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用于与垂直起降飞行器连接的顶部连接板,以及与顶部连接板相对设置的底部连接板,其中,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主体支杆连接,主体支杆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杆段,及自第一杆段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杆段,第二杆段与第一杆段形成夹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顶部连接板的中心轴线与底部连接板的中心轴线重合,起落架包括避震结构,避震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顶部连接板和底部连接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避震结构包括在顶部连接板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设置的套筒及收容在套筒内的弹性元件,套筒的一端装设在底部连接板的上表面,弹性元件可在顶部连接板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相对于套筒作伸缩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顶部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柱形部,弹性元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压于套筒的内底面和柱形部的下表面,并且柱形部至少部分伸入套筒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支杆设置的数量为四根,四根主体支杆等角度地绕顶部连接板的中心轴线而设置,并且四根主体支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之间形成过渡段,过渡段为夹角的倒圆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支杆进一步包括自第二杆段水平延伸的连接段,连接段连接固定于顶部连接板,连接段与第一杆段相互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顶部连接板的侧壁向内凹设有多个第一卡槽,多个连接段分别对应插入多个第一卡槽,并通过第一螺栓与顶部连接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底部连接板的侧壁向内凹设有多个第二卡槽,多个第一杆段的自由端分别对应插入多个第二卡槽,并通过第二螺栓与底部连接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杆段和底部连接板的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片和第二缓冲垫片,第一缓冲垫片和第二缓冲垫片的底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用于支撑飞行器的主体支杆包括与底部连接板共面的第一杆段,这样,通过底部连接板与第一杆段共同与地面接触,增大了降落时起落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在降落时对机身和机上带载的冲击强度;并且,由于主体支杆的第二杆段背离主体支杆倾斜,使得第一杆段可以具有较长的长度,进一步增加飞行器着陆时起落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吸收了降落时的冲击能量,从而保障飞行器的安全平稳降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起落架的立体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起落架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起落架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非正常降落时起落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包括:用于与垂直起降飞行器连接的顶部连接板1,以及与顶部连接板相对设置的底部连接板5。其中,顶部连接板1与底部连接板5之间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主体支杆2连接,主体支杆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杆段,及自第一杆段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杆段,第二杆段与第一杆段形成夹角。主体支杆2为金属材质或碳纤维等复合材料,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之间形成夹角使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之间具有回弹力,进而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用于支撑飞行器的主体支杆2包括与底部连接板5共面的第一杆段,也就是说底部连接板5与第一杆段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这样,通过底部连接板5与第一杆段共同与地面接触,增大了降落时起落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在降落时对机身和机上带载的冲击强度;并且,由于主体支杆2的第一杆段背离主体支杆2倾斜,使得第一杆段可以具有较长的长度,进一步增加飞行器着陆时起落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吸收了降落时的冲击能量,从而保障飞行器的安全平稳降落。也就是说,主体支杆2的第二杆段从顶部连接板1所在平面向底部连接板5所在平面倾斜延伸,以增大底部连接板5与第一杆段的触地面积,保证飞行器平稳着陆。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中小型无人机和载人机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与底部连接板5的中心轴线重合,换个角度讲,顶部连接板1与底部连接板5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使起落架的整体结构更稳定。起落架包括避震结构6,避震结构6的相对两端分别与顶部连接板1和底部连接板5连接。这样,当飞行器降落时,避震结构6可以有效地吸收降落时的冲击能量,从而保障飞行器的安全平稳降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避震结构6包括在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设置的套筒及收容在套筒内的弹性元件,套筒的一端装设在底部连接板5的上表面,弹性元件可在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相对于套筒作伸缩运动。当飞行器着陆时,地面与底部连接板5接触,进而挤压避震结构6以压缩弹性元件,从而达到缓冲的目的。弹性元件可为弹簧、橡胶等具有弹性功能的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顶部连接板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设有柱形部,弹性元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压于套筒的内底面和柱形部的下表面,并且柱形部至少部分伸入套筒内,用于抵压弹性元件,避免弹性元件变形而造成缓冲失效。或者,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避震结构6也可以包括位于中间的伸缩杆,以及包围或围绕伸缩杆设置的弹簧。或者使用液压伸缩杆来作为避震结构6,当然,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避震结构6也可以包括其他具有减震功能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此。如图2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体支杆2设置的数量为四根,四根主体支杆2等角度地绕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而设置,并且四根主体支杆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构造。十字形构造不但可以在飞行器着陆时起到缓冲作用,而且可以协助整体机身稳定重心。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主体支杆2也可以不对称设置,例如,起落架可以包括五根等间距设置的主体支杆。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主体支杆2包括金属或合金或复合材料。再次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之间形成过渡段,过渡段为夹角的倒圆角。以便主体支杆2在飞行器着陆时能够产生一定形变,吸收部分冲击能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二杆段进一步包括水平延伸的连接段,连接段连接固定于顶部连接板1,连接段与第一杆段相互平行,方便主体支杆2的两个末端与平行设置的顶部连接板1和底部连接板5固定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顶部连接板1的侧壁向内凹设有多个第一卡槽,多个连接段分别对应插入多个第一卡槽,并通过第一螺栓4与顶部连接板1连接。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第一螺栓4和主体支杆2的数量可以进行调整。并且,还应该理解的是,主体支杆2与顶部连接板1之间也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所述垂直起降飞行器连接的顶部连接板(1),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板相对设置的底部连接板(5),其中,所述顶部连接板(1)与所述底部连接板(5)之间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主体支杆(2)连接,所述主体支杆(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杆段,及自所述第一杆段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第一杆段形成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所述垂直起降飞行器连接的顶部连接板(1),以及与所述顶部连接板相对设置的底部连接板(5),其中,所述顶部连接板(1)与所述底部连接板(5)之间通过多个等角度分布的主体支杆(2)连接,所述主体支杆(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杆段,及自所述第一杆段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第一杆段形成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底部连接板(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起落架包括避震结构(6),所述避震结构(6)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顶部连接板(1)和所述底部连接板(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结构(6)包括在所述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设置的套筒及收容在所述套筒内的弹性元件,所述套筒的一端装设在所述底部连接板(5)的上表面,所述弹性元件可在所述顶部连接板(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套筒作伸缩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板(1)的下表面设有柱形部,所述弹性元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压于所述套筒的内底面和所述柱形部的下表面,并且所述柱形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套筒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