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35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无需为了设置照明装置而专门设计座椅主体的部件,在将没有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座椅挪用为座椅主体的情况下设计、制造工序的改变变少即可实现。在车辆用座椅(10)中,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坐垫(14)能够倾动地连结在座椅坐垫(14)。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的后整修部(50)的后端部(50R)与座椅靠背(16)的背面下部卡止。该后整修部(50)向座椅坐垫(14)的下侧延伸,前端部(50F)经由橡皮筋(58)与坐垫弹簧(30)连结。在该后整修部安装有后座脚灯(70)。后座脚灯的上端部与安装于坐垫弹簧的引导板(90)接触,伴随着座椅靠背(16)的倾动而相对于引导板在座椅前后方向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有照明装置的倾斜式的车辆用座椅。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在设置于靠背的背面的树脂制的座椅靠背罩的里面(前侧的面),经由支架安装有发光单元。另外,在座椅靠背罩的下缘,朝向斜下后方开口的槽沿左右延伸设置,线状导光体嵌入到该槽。该线状导光体的一端侧布线在靠背内,并安装于发光单元的支架。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向线状导光体的一端面入射,并从线状导光体的周面射出。由此,成为该车辆用座椅的后方的地板(后部座椅的乘客的脚下)被照亮的结构。另外,成为利用靠背的角度来调整基于线状导光体的照明范围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01849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中,是在座椅靠背罩的背面下部形成槽并在该槽嵌入线状导光体的结构,因此需要专门设计座椅靠背罩即座椅主体的部件。另外,在制造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时,在挪用没有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情况下,设计的改变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了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车辆用座椅,无需为了设置照明装置而专门设计座椅主体的部件,在将没有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座椅挪用为座椅主体的情况下,设计、制造工序的改变变少即可完成。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主体,该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主体的座椅坐垫能够倾动地连结于上述座椅坐垫;后整修部,该后整修部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该后整修部的后端部卡止于上述座椅靠背,该后整修部向上述座椅坐垫的下侧延伸,并且该后整修部的前端部经由弹性部件而与上述座椅坐垫的下部连结;以及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安装于上述后整修部,该照明装置的与上述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接触的上端部伴随着上述座椅靠背的倾动而相对于上述下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滑动。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后整修部的后端部与能够倾动地连结于座椅坐垫的座椅靠背卡止。该后整修部向座椅坐垫的下侧延伸,前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座椅坐垫连结。在该后整修部安装有照明装置。对于该照明装置而言,与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接触的上端部随着座椅靠背的倾动而相对于上述下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滑动。这样,在后端部与座椅靠背卡止且前端部经由弹性部件与座椅坐垫连结的后整修部安装有照明装置,所以无需为了设置照明装置而专门设计座椅主体的部件。另外,在将没有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座椅挪用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主体的情况下,只要在该座椅主体增加上述后整修部以及照明装置即可,所以设计、制造工序的改变变少即可实现。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座椅坐垫具备:坐垫弹簧,其从座椅下方侧弹性地支承坐垫衬垫;以及导板,其配置于上述坐垫弹簧的下侧,形成有上述下表面。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座椅坐垫具备坐垫弹簧(例如所谓S弹簧)、以及安装于该坐垫弹簧的下侧的导板。该导板形成有座椅坐垫的下表面即供照明装置的上端部滑动的滑动面。由此,即使在具备了坐垫弹簧的座椅坐垫中,也能够确保照明装置的滑动面。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安装于上述后整修部的灯壳体,在上述灯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座椅上方侧突出且在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肋,该肋与上述下表面接触。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安装于后整修部的灯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座椅上方侧突出且在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肋。该肋与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接触,伴随着座椅靠背的倾动而相对于上述下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滑动。这样,在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肋与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滑动,所以能够减少滑动阻力。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具有安装于上述后整修部中的上述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及其周边部的加强板。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在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的后整修部,在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及其周边部安装有加强板。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后整修部中的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及其周边部因照明装置的重量、经由照明装置而施加的来自座椅坐垫的下表面的反作用力而变形。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照明装置为对上述座椅坐垫的后方下侧进行照明的后座脚灯。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通过安装于后整修部的后座脚灯,对座椅坐垫的后方下侧进行照明。由此,能够照亮就座于在本车辆用座椅的后方配置的其它车辆用座椅(后座)的乘客的脚下。并且,该后座脚灯伴随着座椅靠背的倾动而与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滑动,所以改变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改变(调整)后座脚灯的照明范围。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中,无需为了设置照明装置而专门设计座椅主体的部件,在将没有照明装置的车辆用座椅挪用为座椅主体的情况下设计、制造工序的改变变少即可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从左后斜下方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仰视图。图3是从图2所示的结构中省略了后整修部的图示的仰视图。图4是将沿着图2的F4-F4线的截面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用于对照明装置的移动范围进行说明的与图4相同的剖视图。图6是从座椅右侧观察后整修部以及照明装置的周边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将图6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侧视图。图8是从座椅右侧并且从座椅下方侧观察图7所示的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从座椅右侧并且从座椅上方侧观察图6所示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从左后斜下方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从斜上方侧观察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从斜下方侧观察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是从斜下方侧观察照明装置的灯壳体的盖部的敞开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向后整修部安装照明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第一立体图。图15是表示向后整修部安装照明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第二立体图。图16是表示向后整修部安装照明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第三立体图。图17是从后整修部的上表面侧观察向后整修部安装后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18是从后整修部的下表面侧观察向后整修部安装后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19是从左后斜下方侧观察座椅坐垫的引导板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0是将图19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用座椅;12…座椅主体;14…座椅坐垫;16…座椅靠背;20…坐垫衬垫;30…坐垫弹簧;50…后整修部;50F…前端部;50R…后端部;58…橡皮筋(弹性部件);60…加强板;70…后座脚灯(照明装置);72…灯壳体;72A…肋(后座脚灯的上端部);90…引导板(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图20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适当地标记的箭头FR、箭头UP、箭头LH分别表示车辆用座椅10的前方、上方、左方。以下,在仅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除非另有说明,是表示座椅前后方向的前后、座椅左右方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座椅上下方向的上下。另外,在各图中,有时根据容易观察附图的关系而省略了一部分的符号、剖面的阴影。(结构)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例如为车辆的前座(前座椅),具备座椅主体12、后整修部50、以及作为照明装置的后座脚灯70。首先对座椅主体12的整体结构的概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中,具备:座椅主体,该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主体的座椅坐垫能够倾动地连结于上述座椅坐垫;后整修部,该后整修部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该后整修部的后端部卡止于上述座椅靠背,该后整修部向上述座椅坐垫的下侧延伸,并且该后整修部的前端部经由弹性部件而与上述座椅坐垫的下部连结;以及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安装于上述后整修部,该照明装置的与上述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接触的上端部伴随着上述座椅靠背的倾动而相对于上述下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9 JP 2017-100365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中,具备:座椅主体,该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相对于该座椅主体的座椅坐垫能够倾动地连结于上述座椅坐垫;后整修部,该后整修部形成为具有挠性的片状,该后整修部的后端部卡止于上述座椅靠背,该后整修部向上述座椅坐垫的下侧延伸,并且该后整修部的前端部经由弹性部件而与上述座椅坐垫的下部连结;以及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安装于上述后整修部,该照明装置的与上述座椅坐垫的下表面接触的上端部伴随着上述座椅靠背的倾动而相对于上述下表面在座椅前后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中,上述座椅坐垫具备:坐垫弹簧,其从座椅下方侧弹性地支承坐垫衬垫;以及导板,其配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原健介泽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