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35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终端设备,受话器模组包括壳体,受话器、驱动组件以及隔音组件:壳体内设有收容空间,受话器设置于收容空间内,且壳体与受话器配合形成音腔,受话器的发声侧朝向音腔;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发声孔和第二发声孔;驱动组件与隔音组件连接,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隔音组件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隔音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发声孔与音腔连通,且隔音组件隔断第一发声孔与音腔;当隔音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发声孔与音腔连通,且隔音组件隔断第二发声孔与音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模组,通过安装一个受话器,可实现分别在两个不同位置发声,与现有技术中安装两个受话器相比,节省在主电路板上占据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于终端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终端设备的语音通话。而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可能要求终端设备中的两个不同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受话器,以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位置的受话器发声,从而实现通话。例如:在双面屏终端设备的内部设置两个受话器,且两个受话器与两个屏幕一一对应,当用户使用某一屏幕通话时,开启该屏幕对应的受话器工作。但是,在终端设备中安装两个受话器的情况下,由于两个受话器需要分别占用双面屏终端设备中主电路板上的安装空间,因而会导致终端设备内其他零部件在主电路板上的安装受限。可见,目前在实现终端设备两个不同位置发声时,存在因安装两个受话器而导致占据主电路板上的安装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终端设备,以解决在实现终端设备两个不同位置发声时,存在因安装两个受话器而导致占据主电路板上的安装空间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话器模组,包括壳体,受话器、驱动组件以及隔音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受话器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受话器配合形成音腔,所述受话器的发声侧朝向所述音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发声孔和第二发声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隔音组件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隔音组件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且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且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受话器模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受话器模组包括壳体,受话器、驱动组件以及隔音组件:壳体内设有收容空间,受话器设置于收容空间内,且壳体与受话器配合形成音腔,受话器的发声侧朝向音腔;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发声孔和第二发声孔;驱动组件与隔音组件连接,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隔音组件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隔音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发声孔与音腔连通,且隔音组件隔断第一发声孔与音腔;当隔音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发声孔与音腔连通,且隔音组件隔断第二发声孔与音腔。这样,受话器模组通过安装一个受话器,即可实现分别在两个不同位置发声,与现有技术中安装两个受话器相比,可以节省在主电路板上占据的安装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五;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六;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话器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和图2,受话器模组包括壳体10,受话器20、驱动组件30以及隔音组件40:壳体10内设有收容空间,受话器20设置于收容空间内,且壳体10与受话器20配合形成音腔11,受话器20的发声侧朝向音腔11;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驱动组件30与隔音组件40连接,且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隔音组件40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隔音组件4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发声孔13与音腔11连通,且隔音组件40隔断第一发声孔12与音腔11;当隔音组件4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发声孔12与音腔11连通,且隔音组件40隔断第二发声孔13与音腔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隔音组件4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发声孔13与音腔11连通,且隔音组件40隔断第一发声孔12与音腔11,以使受话器20发出的声音由音腔11经过第二发声孔13发出;而当隔音组件4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发声孔12与音腔11连通,且隔音组件40隔断第二发声孔13与音腔11,以使受话器20发出的声音由音腔11经过第一发声孔12发出,从而实现受话器模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将受话器20发出的声音传导。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壳体10可以是安装上述受话器模组的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外壳,或者,也可以是单独设置且不属于与该终端设备的外壳的结构,在此并不进行限定。其中,上述第一发声孔12和上述第二发声孔13为分别开设于壳体10上不同位置,且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分别音腔11与壳体10的外部连通,以使得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可以将音腔11内的声音传导至壳体10的外部。这里,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在壳体10上的开设位置,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场景进行设定,例如:若上述壳体10为终端设备的外壳,可以是将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可以分别开设于同一侧的顶部和底部,从而使终端设备处于正立状态和倒立状态时,均可实现正常通话。或者,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孔12和第二发声孔13分别开设于壳体10的相反的两侧面,从而可以实现受话器模组在两个相反方向上的发声,例如:双屏终端设备设置有上述受话器模组时,第一发声孔12开设于壳体10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屏幕上,第二发声孔13开设于壳体10的第二侧面的第一屏幕上,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为壳体10上相反的两侧面,这样,当用户在终端设备的第一屏幕处于工作时进行通话,受话器模组通过第一发声孔12发声;而在第二屏幕处于工作时进行通话,受话器模组通过第二发声孔13发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受话器20设置于壳体10的收容空间内,且壳体10与受话器20配合形成音腔11,可以是收容空间包括卡接槽,且受话器20卡接于该卡接槽内;或者,也可以是受话器20通过粘接等方式与壳体10连接,等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另外,上述受话器20的发声侧朝向音腔11,从而保证受话器20发出的声音传导至音腔11内。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受话器20的发声侧与收容空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50,通过密封层50可以实现受话器20与壳体10内壁之间连接处的密封,从而使音腔11成为密闭的空间,提升受话器模组的发声效果。其中,上述密封层50可以包括防尘层以及密封材料层(如密封泡棉层等),从而不仅可以提升音腔11的密闭性,同时还可以实现音腔11的防尘以及防水等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述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隔音组件40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受话器、驱动组件以及隔音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受话器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受话器配合形成音腔,所述受话器的发声侧朝向所述音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发声孔和第二发声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隔音组件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隔音组件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且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且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受话器、驱动组件以及隔音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受话器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受话器配合形成音腔,所述受话器的发声侧朝向所述音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发声孔和第二发声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隔音组件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隔音组件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且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且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隔音组件处于第三状态;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隔音组件隔断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以及隔断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用于驱动所述隔音组件处于第四状态;当所述隔音组件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发声孔与所述音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组件包括与所述音腔的内壁贴合的第一隔音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隔音件沿所述音腔的内壁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件包括隔音块和扇形连接板,所述扇形连接板的弧形边缘与所述隔音块连接;所述隔音块贴合于所述音腔的内壁,且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扇形连接板带动所述隔音块沿所述音腔的内壁旋转;所述扇形连接板的圆周方向与所述隔音块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道全李凤亮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