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19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及移动终端,该射频收发电路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配置在发射端与天线之间,用于对收发信号进行收发处理;可调衰减电路,分别与接收端和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可调衰减电路连接,在射频收发电路发射或接收信号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所述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以实现动态连续地调节所述收发信号的衰减量。本方案简化了电路结构,最大公用化了器件,极大的降低产品成本,可实现宽频带、高隔离度,且还可实现动态连接地调节射频收发电路的收发信号的衰减量,避免接收链路的饱和,提高了接收在大信号时的抗干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收发器是串并PIN二级管混搭配置结合阻抗变换的结构,阻抗变换是由集中参数实现的。由于集中参数存在自身内阻和分布阻抗,从而导致发射时一部分功率泄漏到接收端(即发射端与接收端产生干扰),如收发隔离度不够,既影响天线输出功率又会对接收器件造成大信号冲击。另外,由于带宽限制,频带越宽,收发隔离度越差。在接收大信号时,一般可通过控制收发器产生一固定衰减量,以衰减接收大信号,避免接收链路的饱和,进而实现大信号抗干扰性。由于现有技术只能产生固定衰减量,不能连续可调,局限了接收大信号动态抗干扰性。由此可知,现有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成本高,PCB占用面积较大;2、在200Mhz或者(300Mhz~500Mhz)范围内难以实现较高收发隔离度;3、在接收大信号时,收发器只能产生固定衰减,局限了接收大信号动态抗干扰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及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配置在发射端与天线之间,用于对收发信号进行收发处理;可调衰减电路,分别与接收端和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可调衰减电路连接,在射频收发电路发射或接收信号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所述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以实现动态连续地调节所述收发信号的衰减量。优选地,还包括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串联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收发模块之间,用于对发射端输出的发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优选地,所述收发模块包括收发链路以及与所述收发链路连接的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其中,所述收发链路连接在所述发射端与天线之间。优选地,所述收发链路包括:电容C1、电感L2、电容C4、电容C2、电感L1、二极管D1以及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天线;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感L1串联后与所述二极管D1并联,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4接地。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电容C5、电感L3以及电容C6;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感L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6接地。优选地,所述收发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发射信号时阻止发射功率泄漏到所述接收端的隔离电路。优选地,所述隔离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优选地,所述可调衰减电路包括分压电路及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的第二阻抗变换电路;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对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电压经所述分压电路分压后传输至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电路,通过所述控制电压调节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电路的输出阻抗。优选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第二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电感L4、电容C7、电容C8以及二极管D4;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感L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接收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射频收发电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射频收发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简化了电路结构,最大公用化了器件,极大的降低产品成本,可实现宽频带、高隔离度,且还可实现动态连接地调节射频收发电路的收发信号的衰减量,避免接收链路的饱和,提高了接收在大信号时的抗干扰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隔离度测试对比图;图6A为现有技术方案衰减示意图;图6B~图6C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0db~20db的衰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电路可应用于移动终端,如智能移动终端,其中,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终端的操作系统例如可包括但不限于FLYme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BlackBerry(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Phone操作系统等等。通过设置本实施例的射频收发电路,不仅可实现宽频带、高隔离度,而且,在接收大信号时,可对射频前端的接收信号的衰减量实现动态连续调节,即动态连续衰减接收信号的大小,避免接收链路的饱和,大大提高了接收在大信号时的动态抗干扰性。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射频收发电路包括收发模块、可调衰减电路、发射端、接收端、天线以及控制模块。收发模块,配置在发射端与天线之间(即连接在发射端与天线之间),主要用于对本射频收发电路的收发信号进行收发处理,例如,可发射RF(RadioFrequency,射频)信号,也可接收RF信号,所接收或发射的可以为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当发射端有射频信号输出时,需经收发模块对该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再传输至天线,通过天线将该射频信号发射出去。控制模块,与可调衰减电路连接,主要用于在本实施例的射频收发电路发射发射信号时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至可调衰减电路,通过该控制电压控制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从而实现发射信号到接收端的隔离。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电压为模拟电压,该模拟电压可实现对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动态连续调节。由于本实施例的可调衰减电路可根据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电压调节自身的输出阻抗,如降低自身的输出阻抗以使得收发模块的阻抗与可调衰减电路的阻抗不匹配,以使收发模块泄漏到接收端的信号再产生反射,进而使泄漏功率更小,达到宽频带,高隔离的目的。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在射频收发电路接收信号时,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至可调衰减电路,通过该控制电压动态连续地调节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进而达到动态连续衰减接收信号的衰减量。例如,在接收大信号时,由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电压通过对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的动态调节以实现对可调衰减电路衰减量的动态连接调节,进而实现动态连续地衰减接收信号的大小,避免接收链路的饱和,大大提高了接收在大信号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配置在发射端与天线之间,用于对收发信号进行收发处理;可调衰减电路,分别与接收端和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可调衰减电路连接,在射频收发电路发射或接收信号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所述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以实现动态连续地调节所述收发信号的衰减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配置在发射端与天线之间,用于对收发信号进行收发处理;可调衰减电路,分别与接收端和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所述可调衰减电路连接,在射频收发电路发射或接收信号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所述可调衰减电路的输出阻抗,以实现动态连续地调节所述收发信号的衰减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串联在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收发模块之间,用于对发射端输出的发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包括收发链路以及与所述收发链路连接的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其中,所述收发链路连接在所述发射端与天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链路包括:电容C1、电感L2、电容C4、电容C2、电感L1、二极管D1以及电容C3;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射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天线;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感L1串联后与所述二极管D1并联,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4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电容C5、电感L3以及电容C6;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且所述电感L3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感L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玉明曾志雄胡江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