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磨削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96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涉及机加工领域。该金刚石磨削刀盘包括圆盘状的刀盘主体;所述刀盘主体的一侧盘面设置有环形磨削体;所述刀盘主体和所述环形磨削体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近端为圆环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刀盘主体连接;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远端为磨削端,所述磨削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起始到内壁结束的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横截面为穿过所述环形磨削体圆心的横截面;所述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与待磨凸台的侧边的轮廓线吻合;所述第二部分的轮廓线水平,且位于磨削方向的最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较小凸台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刚石磨削刀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种凸台的研磨抛光加工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们不断设计出研磨盘更大的研磨抛光机,以便更快磨出更多工件。但增加研磨盘直径,会增加研磨盘的加工难度,增加研磨机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大的研磨盘内外半径差距较大,线速度有很大的差异,磨削阻力大,因此,加工件的研磨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对体积较小的凸台不适用。对于较小的凸台,例如手机后背板的镜头,现有一般采用磨头进行磨削,但这种磨削方式效率较低,且磨削效果不佳,需要反复打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以提高较小凸台的加工效率。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包括圆盘状的刀盘主体;所述刀盘主体的一侧盘面设置有环形磨削体;所述刀盘主体和所述环形磨削体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近端为圆环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刀盘主体连接;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远端为磨削端,所述磨削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起始到内壁结束的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横截面为穿过所述环形磨削体圆心的横截面;所述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与待磨凸台的侧边的轮廓线吻合;所述第二部分的轮廓线水平,且位于磨削方向的最前端。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为由多个拐点规划控制的样条曲线,由起点至终点顺次经过至少13个拐点,每个拐点以及终点坐标依次为(0.32±0.02,0.33±0.02),(0.74±0.02,0.92±0.02),(0.85±0.02,1.07±0.02),(0.96±0.02,1.19±0.02),(1.06±0.02,1.30±0.02),(1.17±0.02,1.39±0.02),(1.28±0.02,1.47±0.02),(1.38±0.02,1.53±0.02),(1.49±0.02,1.58±0.02),(1.60±0.02,1.62±0.02),(1.70±0.02,1.65±0.02),(1.81±0.02,1.67±0.02),(1.92±0.02,1.68±0.02),(2.02±0.02,1.69±0.02)。第一部分为与待磨凸台的周侧的轮廓线吻合,通过样条曲线来限定轮廓线,使其与产品的轮廓更贴合,分成更多更细的段,有利于提高磨削精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磨削阻力。当然,除了多段直线以外,还可以采用多段弧线,直线弧线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根据产品形状来进行设计。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为0.01-2mm。第二部分的长度不宜过长,可以磨削平面的同时,有效减少磨削阻力,同时控制刀具寿命,当刀具使用时间过长,底部直线切削段长度增加太多,就会导致产品磨削质量下降,因此,较短长度的直线段,有利于控制刀具使用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包括内倾角部分;所述内倾角部分为由多根直线,或多根曲线,或至少一根直线和曲线,顺次连接的折线,所述内倾角部分的起点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终点连接,所述内倾角部分的终点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垂直距离不超过0.1mm。内倾角部分,有利于节约刀具,刀具随使用会被磨损,会越磨越薄,磨掉一层,由于内倾角部分的存在,可以形成新的水平部分,可以继续加工。因此内倾角部分与水平部分的角度不宜过大。内倾角部分可以是多段直线,也可以是多段弧线,也可以是直线曲线夹杂等其余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还包括内收部分;所述内收部分的起点与所述内倾角部分的终点连接;所述内收部分为两根直线顺次连接的折线段。内收部分有利于减小磨削阻力和排屑。可选的,所述内收部分的第一根直线的起点与所述内倾角部分的终点连接,且所述内收部分的第一根直线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30°-40°;所述内收部分的第二根直线与所述水平部分的夹角为50°-60°。第一根直线的角度不宜过大,以便与内倾角部分过渡平缓,第二部分角度可适当增大,利于较小磨削阻力。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为两根直线顺次连接的折线段。采用折线段的形式,第一根直线可以随着第二部分的磨损,逐渐使第二部分增长。同时,有一定的折角,有利于减少磨削阻力,方便排屑。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根直线的起点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终点连接,且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根直线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30°-40°;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根直线与所述水平部分的夹角为50°-60°。第一根直线的角度不宜过大,以便与第二部分过渡平缓,第二部分角度可适当增大,利于较小磨削阻力。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为劣弧线。劣弧线的第三部分好加工,加工成本低,可以减小磨削阻力,同时可以有效的排屑,防止切削屑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内径的差值不超过5mm。连接部内经和外径差值不大,可以有效的减小磨削阻力,加快磨削速度。可以限制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长度,限定刀具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磨削端的端面均为电镀砂面。端面表面设置成由金刚砂构成的电砂面,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磨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金刚石磨削刀盘,设置了具有一定外径的环形磨削体,该环形磨削体具有磨削端,所述磨削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起始到内壁结束的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由于该横截面为穿过所述环形磨削体圆心的横截面,且整个磨削端为回转体,因此所述磨削端的端面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轮廓线回转而成,本刀盘由此端面进行转动磨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金刚石磨削刀盘,通过刀盘进行磨削,由于刀盘设置有具有一定外径的环形磨削体,因此可以快速的磨出凸台主体,效率较高。同时,由于磨削端的端面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与待磨凸台的侧边的轮廓线吻合,因此,可以很快的磨削处凸台的侧边轮廓,效率很高。而且,由于第二部分为水平段,且位于磨削方向的最前端,因此,可以快速磨削处待磨凸台底部周围的平面。再者,由于第三部分往回收,形成排空部分,因此,有利于排出磨削屑,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也有利于减小磨削阻力,较短的第二部分,磨削阻力较小,表面磨削质量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较之原有技术,具有磨削效率高,磨削阻力小,产品表面质量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石磨削刀盘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石磨削刀盘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石磨削刀盘的主剖视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第三部分为折线段的示意图;图6为第三部分为劣弧的示意图;图7为第一部分的怪拐点的坐标分布图。图标:1-刀盘主体;2-环形磨削体;21-连接部;22-磨削端;221-第一部分;222-第二部分;223-第三部分;2231-内倾角部分;2232-内收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的刀盘主体;所述刀盘主体的一侧盘面设置有环形磨削体;所述刀盘主体和所述环形磨削体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近端为圆环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刀盘主体连接;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远端为磨削端,所述磨削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起始到内壁结束的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横截面为穿过所述环形磨削体圆心的横截面;所述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与待磨凸台的侧边的轮廓线吻合;所述第二部分的轮廓线水平,且位于磨削方向的最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磨削刀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状的刀盘主体;所述刀盘主体的一侧盘面设置有环形磨削体;所述刀盘主体和所述环形磨削体同心设置;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近端为圆环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刀盘主体连接;所述环形磨削体的远端为磨削端,所述磨削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包括由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起始到内壁结束的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横截面为穿过所述环形磨削体圆心的横截面;所述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与待磨凸台的侧边的轮廓线吻合;所述第二部分的轮廓线水平,且位于磨削方向的最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削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轮廓线为由多个拐点规划控制的样条曲线,由起点至终点顺次经过至少13个拐点,每个拐点以及终点坐标依次为(0.32±0.02,0.33±0.02),(0.74±0.02,0.92±0.02),(0.85±0.02,1.07±0.02),(0.96±0.02,1.19±0.02),(1.06±0.02,1.30±0.02),(1.17±0.02,1.39±0.02),(1.28±0.02,1.47±0.02),(1.38±0.02,1.53±0.02),(1.49±0.02,1.58±0.02),(1.60±0.02,1.62±0.02),(1.70±0.02,1.65±0.02),(1.81±0.02,1.67±0.02),(1.92±0.02,1.68±0.02),(2.02±0.02,1.69±0.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姜李伟秋林一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专工具有限公司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