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拔管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926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拔管报警装置,包括感应装置及提示装置,所述感应装置适于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上,用以检测是否有肢体靠近;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用以在所述感应装置检测到肢体靠近时输出报警提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拔管报警装置,感应装置可以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上,当病人或他人的手部等肢体接近该插管处时,感应装置能够检测到并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提示装置,提示装置即可根据该信号输出报警提示,如此,可以提示陪护人员等采取制止措施,防止拔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拔管报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院插管病人的防拔管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插管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手段,例如紧急血透治疗时,常常需要在病人身体上插入深静脉导管等,插管位置一般有腹股沟、颈部、锁骨下等位置。在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治疗过程中,插管处具有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对于一些插管病人,例如病情严重、意识模糊的病人或者老年人,容易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拔管,如果管被拔出,则会产生失血,导致生命危险,并且需要重新插管,给病人造成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拔管报警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拔管报警装置,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适于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上,用以检测是否有肢体靠近;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用以在所述感应装置检测到肢体靠近时输出报警提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拔管报警装置,感应装置可以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上,当病人或他人的手部等肢体接近该插管处时,感应装置能够检测到并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提示装置,提示装置即可根据该信号输出报警提示,如此,可以提示护士及陪护人员等采取制止措施,防止拔管。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防拔管报警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敷料的面积;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用以在检测到肢体靠近时产生感应信号;射频发射器,所述射频发射器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用以发送射频信号;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射频发射器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射频发射器发送所述射频信号;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射频发射器及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以为所述红外传感器、第一微处理器及射频发射器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示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射频接收器,所述射频接收器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用以接收所述射频发射器发送的所述射频信号;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在所述第二外壳上,用以输出所述报警提示;第二微处理器,所述第二微处理器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并与所述射频接收器及蜂鸣器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射频信号控制所述蜂鸣器输出所述报警提示;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射频接收器、蜂鸣器及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以为所述红外传感器、第一微处理器及射频发射器供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为纽扣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为锂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面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适于粘接至所述敷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面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适用于固定在所述敷料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射频发射器和射频接收器采用型号为RFM66的射频收发芯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拔管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拔管报警装置的方框图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拔管报警装置中感应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拔管报警装置的应用场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拔管报警装置中感应装置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拔管报警装置中提示装置的电路图。附图标记:感应装置10;第一外壳101;红外传感器102;射频发射器103;第一微处理器104;第一电源模块105;粘接层106;提示装置20;第二外壳201;射频接收器202;蜂鸣器203;第二微处理器204;第二电源模块205;敷料30;管31。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拔管报警装置。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拔管报警装置,包括感应装置10及提示装置20。具体的,感应装置10适于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30上,用以检测是否有肢体靠近。提示装置20与所述感应装置10无线通信连接,用以在所述感应装置10检测到肢体靠近时输出报警提示。也就是说,感应装置10可以固定至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30上(插管处一般通过粘贴敷料30覆盖,敷料30一般为无纺布、纱布等),用于检测肢体是否靠近,例如当有病人自己的手部或其他人的手部接近插管处时,感应装置10产生信号并发送至提示装置20。提示装置20可以放置在病床附近,例如桌面、床边等位置,该提示装置20与感应装置1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接收到感应装置10发送的信号,并且,在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拔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适于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上,用以检测是否有肢体靠近;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用以在所述感应装置检测到肢体靠近时输出报警提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拔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适于固定在人体上插管处的敷料上,用以检测是否有肢体靠近;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无线通信连接,用以在所述感应装置检测到肢体靠近时输出报警提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拔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敷料的面积;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用以在检测到肢体靠近时产生感应信号;射频发射器,所述射频发射器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用以发送射频信号;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设在所述第一外壳内且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射频发射器电连接,用以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射频发射器发送所述射频信号;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红外传感器、射频发射器及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以为所述红外传感器、第一微处理器及射频发射器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拔管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装置包括:第二外壳;射频接收器,所述射频接收器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