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机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27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机房,数据机房包括数据机房包括上层、中间层、两侧夹层与下层,所述上层用于设置进风口、出风口与热交换系统,所述数据机房的中间层用于设置机柜,所述数据机房两侧夹层用于连通热交换系统与数据机房下层,所述数据机房的下层用于连通数据机房两侧夹层与每个机柜的进风侧。本数据机房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使机房内气流组织合理,送风准确度高,易检修,易扩展,结构简单,高效环保,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机房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机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机房领域,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机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发展,数据机房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数据机房是由许多电子及机电设施组成的。这些设备中,使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它们对使用环境有特定要求,否则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计算机系统的主机在运行过程中大量散热,如果不能及时排热将导致机柜或机房内温度迅速提高,影响计算机的稳定工作。因此,实现冷却是数据机房的重要功能之一。申请号为CN20151027418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水冷热管冷却系统及方法。该冷却系统通过架空地板将数据中心分隔成上部机柜空间和下部制冷空间,所述机柜按列布置,且机柜之间依次重复设置封闭冷通道和封闭热通道。热管换热单元置于对应的所述机柜下部制冷空间,通过冷液分配器单元与冷冻水单元进行换热。此专利技术所述的热管换热单元不占用机柜空间,可提高设备机柜密度,在数据机房空间的设置上有优点,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该专利技术的送风方式是将低温空气从底部送到机柜内,吸收机柜的热量后,从机柜的底部回到下部制冷空间,热风流动的方向为从机柜的顶部到下部制冷空间,由于热空气轻,热风流动方向与其特性相反,送风效率降低,耗能增加。其次,在数据机房中,地板主要是给机柜布置各类通信管线用的,在初期,通讯设备少,管线少,且开始管线的布置也是整齐有序的,可以容纳此专利技术的下部制冷装置正常工作,但是随着工程的不断扩容,设备管线越来越多,可能无法保证下部制冷空间的良好状态。最后,下部空间中的热管换热单元都布置在架空地板内,出问题时不易发现,进而造成安全隐患,这对安全生产是不利的。以上的缺陷均可通过重新布置数据机房空间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优异的数据机房。一种数据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机房包括数据机房包括上层、中间层、两侧夹层与下层,所述上层用于设置进风口、出风口与热交换系统,所述数据机房的中间层用于设置机柜,所述数据机房两侧夹层用于连通热交换系统与数据机房下层,所述数据机房的下层用于连通数据机房两侧夹层与每个机柜的进风侧。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数据机房的空间,将数据机房划分为上层、两侧夹层、下层,并把这些通道与冷热送风通道结合。在其工作过程中,新风从新风引入管进入热交换系统,同时,机柜出风侧散出热量,形成的回风顺封闭热通道进入热交换系统。在热交换系统中,回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新风经新风排出管排出至室外,换热后的回风进入数据机房两侧夹层与下层的冷通道,经地板送风单元引入至数据机房中间层的机柜的进风侧,对机柜进行冷却。一次循环即完成。整个工作过程中,低温空气从底部送到机柜内,高温空气从机柜顶部进入热交换系统。系统中风流动的方向与空气的特性相一致,气流组织合理,送风效率高,耗能少,能达到优良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将热交换单元放置于数据机房的上层,不必挤占通信管线的空间,单独放置也有利于热交换系统与通讯设备的进一步扩容。另外,热交换系统放置于数据机房的上层,一旦有漏水现象,能快速发现板上的水痕,及时排除引起机房不安全的因素。进一步地,数据机房两侧夹层还用于放置干盘管冷却单元。作为辅助冷却装置,其可以根据机数据机房的容量安装多个。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机房的两侧夹层与下层连通,形成第一冷通道,所述第一冷通道与中间层形成第二冷通道,所述第二冷通道一端连接机柜的进风侧。充分利用数据机房空间,将数据机房进行设备上层,机房中心层,送风技术夹层设计与冷热送风通道融合,空间利用率高,送风准确度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充分利用数据机房空间,将数据机房进行设备上层,机房中心层,送风技术夹层设计与冷热送风通道融合,空间利用率高,送风准确度高,气流组织合理,易检修,易扩展。采用模块化的空调系统如热交换系统,可以根据机柜数量进行模块化设计组装,增强了数据机房扩展的灵活方便性。采用喷淋热交换单元,利用水雾喷淋技术以及热管换热技术,结构简单,高效环保,对于西北地区全年基本利用自然风即可满足机房冷却需求,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能耗。在热通道中增加了化学过滤单元,保证了数据机房的洁净度。附图说明图1为该数据机房冷却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喷淋热交换单元的结构图图中包括数据机房的上层10、数据机房的中间层20、数据机房的两侧夹层30、数据机房的下层40、热交换系统50、新风引入管60、新风排出管70、机柜80、两个机柜的出风侧之间形成的封闭热通道90、化学过滤单元100、送风管路110、干盘管冷却单元120、地板送风单元130、机柜的进风侧140、新风入口51、过滤器52、水雾喷淋装置53、挡水板54、热管换热器55、风机56、新风出口57、回风入口58、回风出口5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结构,数据机房空间被分为四部分:数据机房的上层10,数据机房的中间层20、数据机房的两侧夹层30及数据机房的下层40。该冷却系统不用占用数据机房中间层的面积,而是将机房在空间上分为多部分,并用地板、天花板作为间隔,充分利用机房的上下左右层空间,腾出更多中央的空间放置机柜,从而使得单位机房面积可布置机柜的数量大大提高。该冷却系统由冷热封闭通道系统,各空调模块单元以及管道系统三部分组成。冷热封闭通道系统包括封闭热通道和冷通道;封闭热通道为两个机柜的出风侧之间形成的封闭热通道90,冷通道包括数据机房的两侧夹层30内的、数据机房的下层40内的及机柜进风侧140的冷通道。将机房分为冷热区域,提高了制冷设备的进风温度,进而提高换热效率,达到节能效果。另外,使用封闭热通道能够防止热空气和冷空气混合。将热风与机房其他空间隔绝,提高了机房的舒适度,方便技术人员在机房中进行设备维护。各空调模块单元包括热交换系统50,干盘管冷却单元120,地板送风单元130和化学过滤单元100。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模块化的空调系统单元进行温湿度洁净度控制,每个模块单元都可以根据机柜组的数量进行模块化设计组装,增强了数据机房扩展的灵活方便性。管道系统包括新风引入管60、新风排出管70及送风管路110。它们间的连接关系如下:如图1所示,新风引入管60与新风排出管70设置于数据机房的上层10,且经设置于数据机房的上层10的热交换系统50连接。数据机房的两侧夹层30上端经送风管路110连接热交换系统50,下端连通数据机房的下层40。干盘管冷却单元120安装于数据机房的两侧夹层30中。数据机房的中间层20设置有多个机柜组,每个机柜组由两个机柜80构成,且两个机柜80出风侧呈相对设置,两个机柜的出风侧之间形成的封闭热通道90与热交换系统50连通。化学过滤单元100安装于两个机柜的出风侧之间形成的封闭热通道90中。数据机房的下层40与数据机房的中间层20经地板送风单元130连通。热交换系统50放置于数据机房的上层20,低温空气从数据机房的下层40送到机柜80内,高温空气从机柜80进入热交换系统50。系统中风流动的方向与空气的特性相一致,气流组织合理,送风效率高,耗能少,能达到优良的冷却效果。热交换单元50放置于数据机房20的上层,不必挤占通信管线的空间,单独放置也有利于热交换系统50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机房包括数据机房包括上层、中间层、两侧夹层与下层,所述上层用于设置依次连通的进风口、热交换系统、出风口,所述数据机房的中间层用于设置出风侧与数据机房的上层连通的机柜,所述数据机房两侧夹层用于连通热交换系统与数据机房下层,所述数据机房的下层用于连通数据机房两侧夹层与每个机柜的进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机房包括数据机房包括上层、中间层、两侧夹层与下层,所述上层用于设置依次连通的进风口、热交换系统、出风口,所述数据机房的中间层用于设置出风侧与数据机房的上层连通的机柜,所述数据机房两侧夹层用于连通热交换系统与数据机房下层,所述数据机房的下层用于连通数据机房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媛媛张学伟李朝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