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75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包括:主进水管,其一端为直管结构,其另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位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并与冷却水水源连通;两个蛇形管,分别连接并位于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所述蛇形管由多根细管和多根弯管连接形成反复弯折的结构;连接管,其与两个蛇形管连接后穿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由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方向,依次有至少三排细管设置为与相邻的细管或主进水管的一侧通过第一管件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件为多根冷却管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集中吸收大体积混凝土中部的热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差,从而发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
本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为了降低开裂风险或者接缝、接触灌浆需要,普遍采用内部通水冷却,温控措施的效果常成为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条件。目前,大体积混凝土中埋设的冷却水管存在混凝土内部降温速度慢,外部和内部温差大,容易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能够集中吸收大体积混凝土中部的热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差,从而发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包括:主进水管,其一端为直管结构,其另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位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并与冷却水水源连通;两个蛇形管,分别连接并位于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所述蛇形管由多根细管和多根弯管连接形成反复弯折的结构;连接管,其与两个蛇形管连接后穿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其中,所述主进水管、两个蛇形管以及连接管均设置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同一浇筑层面;由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方向,依次有至少三排细管设置为与相邻的细管或主进水管的一侧通过第一管件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件为多根冷却管间隔设置。优选的是,所述蛇形管由内向外其细管的直径逐渐变小。优选的是,所述蛇形管的直径范围为31-38cm。优选的是,每组第一管件均设置为,由细管长度方向的中部向两侧的方向,相邻冷却管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优选的是,所述多根冷却管为圆台结构,其底面积较大的一端朝向大体积混凝土的中部。优选的是,还包括导热层,其设置于冷却管的外层。优选的是,所述导热层的外层具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导热层由铁制成。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主进水管和两个蛇形管的设置使冷却水分为两路,最先到达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面的中部,由中部向两侧流动,从而最先给大体积混凝土的中部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对位于大体积混凝土中部的细管之间设置冷却管,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大的问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大体积混凝土的同一浇筑层面,2-主进水管,3-接头,4-连接管,5-弯管,6-细管,7-冷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包括:主进水管2,其一端为直管结构,其另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主进水管2的一端位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并与冷却水水源连通。两个蛇形管,分别位于主进水管2另一端的两侧,且通过接头3与主进水管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蛇形管由多根细管6和多根弯管5连接形成反复弯折的结构。连接管4,其与两个蛇形管连接后穿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其中,所述主进水管2、两个蛇形管以及连接管4均设置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同一浇筑层面1;由主进水管2另一端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方向,依次有至少三排细管6设置为与相邻的细管6或主进水管的一侧通过第一管件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件为多根冷却管7间隔设置形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进水管2和两个蛇形管的设置使冷却水分为两路,最先到达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面的中部,由中部向两侧流动,从而最先给大体积混凝土的中部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对位于大体积混凝土中部的细管6之间设置冷却管7,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大的问题。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蛇形管由内向外其细管6的直径逐渐变小,从而加大蛇形管位于大体积混凝土中部的水流量。例如,最内侧的细管6直径为38mm,与其相邻的细管6直径为36mm,两者连接处的弯管5一端为直径为38mm,另一端直径为36mm,弯管5从直径为38mm的细管6向直径为36mm的细管6过渡时,直径逐渐减小。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蛇形管的直径范围为31-38cm。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组第一管件均设置为,由细管6长度方向的中部向两侧的方向,相邻冷却管7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合理分配冷却管7的位置可以减少冷却管7使用数量的同时快速冷却大体积混凝体的高温区域。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根冷却管7为圆台结构,其底面积较大的一端朝向大体积混凝土的中部。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热层,其设置于冷却管7的外层。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的外层具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起结构,导热层能快速将混凝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管7,同时设置多个凸起增大混凝土与导热层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快传热。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层由铁制成,能够快速的将混凝土释放的热量传导到冷却管7中,从而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水管,其一端为直管结构,其另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位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并与冷却水水源连通;两个蛇形管,分别连接并位于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所述蛇形管由多根细管和多根弯管连接形成反复弯折的结构;连接管,其与两个蛇形管连接后穿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其中,所述主进水管、两个蛇形管以及连接管均设置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同一浇筑层面;由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方向,依次有至少三排细管设置为与相邻的细管或主进水管的一侧通过第一管件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件为多根冷却管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水管,其一端为直管结构,其另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位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并与冷却水水源连通;两个蛇形管,分别连接并位于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所述蛇形管由多根细管和多根弯管连接形成反复弯折的结构;连接管,其与两个蛇形管连接后穿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外侧;其中,所述主进水管、两个蛇形管以及连接管均设置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同一浇筑层面;由主进水管另一端的两侧向外侧延伸的方向,依次有至少三排细管设置为与相邻的细管或主进水管的一侧通过第一管件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件为多根冷却管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由内向外其细管的直径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友罗小新高凯恒冷有良徐德生张晏王亚正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