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74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板材,所述板材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锁扣,且板材底部远离锁扣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锁扣相配合的锁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有锁夹与锁扣,利用锁夹与锁扣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相邻两侧之间的板材进行连接与固定,使用更加方便,且减少了板材之间的缝隙,提高了混凝土成型效果,板材底部两侧矩形管的设置,利用矩形管内部的推板能够对相邻两端的板材进行限位与固定,同样能够减少板材之间的缝隙,提高混凝土成型的效果,同时,利用矩形管与固定杆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板材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建筑模板、建筑木胶板、覆膜板、多层板、双面复胶、双面覆膜建筑模板等,建筑模板按施工工艺条件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模板、预组装模板、大模板、跃升模板等,而传统的建筑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相邻模板之间无法进行连接,导致模板之间缝隙较大,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且对与顶梁进行浇筑过程中,模板底部缺乏固定装置,无法直接用单杆进行支撑,导致连接件较多,施工完成之后装置的安装与拆卸较为不便,浪费人力物力,实用性较低,同时传统模板底部缺乏固定模板的结构,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容易导致模板顶部受力不均匀,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板材,所述板材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锁扣,且板材底部远离锁扣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锁扣相配合的锁夹,所述锁扣与锁夹之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管,且矩形管的内部皆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滑块,所述矩形管的底部皆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且矩形管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螺柱,所述推板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与限位螺柱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板材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两端皆与矩形管连接,所述板材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铰接杆,且铰接杆皆与板材铰接,所述铰接杆远离板材的一端皆设置有挤压块,所述铰接杆之间的板材上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底部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皆与挤压板铰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挤压板的一端皆与铰接杆铰接。优选的,所述板材的顶部设置有润滑涂层。优选的,所述铰接杆设置有四组,且相邻铰接杆之间的夹角为90°。优选的,所述矩形管底部两端的限位螺柱皆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内侧皆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挤压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用模板安装有锁夹与锁扣,利用锁夹与锁扣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相邻两侧之间的板材进行连接与固定,使用更加方便,且减少了板材之间的缝隙,提高了混凝土成型效果,板材底部两侧矩形管的设置,利用矩形管内部的推板能够对相邻两端的板材进行限位与固定,同样能够减少板材之间的缝隙,提高混凝土成型的效果,同时,利用矩形管与固定杆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板材的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板材底部中间位置处四组铰接杆的设置,与挤压板、挤压块、连接杆、弹簧配合使用,当装置在顶梁浇筑过程中,仅需单独支杆就能够对模板进行固定,无需过多支架,使得装置的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矩形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中:1、锁扣;2、板材;3、矩形管;4、滑块;5、推板;6、限位孔;7、滑槽;8、限位螺柱;9、锁夹;10、挤压板;11、挤压块;12、铰接杆;13、固定杆;14、连接杆;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板材2,板材2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锁扣1,且板材2底部远离锁扣1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锁扣1相配合的锁夹9,锁扣1与锁夹9之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管3,且矩形管3的内部皆设置有推板5,推板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滑块4,矩形管3的底部皆设置有与滑块4相配合的滑槽7,且矩形管3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螺柱8,推板5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与限位螺柱8相配合的限位孔6,板材2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的两端皆与矩形管3连接,板材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铰接杆12,且铰接杆12皆与板材2铰接,铰接杆12远离板材2的一端皆设置有挤压块11,铰接杆12之间的板材2上设置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底部设置有挤压板10,挤压板10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皆与挤压板10铰接,连接杆14远离挤压板10的一端皆与铰接杆12铰接。在本实施中:板材2的顶部设置有润滑涂层,防止板材2与混凝土相粘连,便于板材2的清理,铰接杆12设置有四组,且相邻铰接杆12之间的夹角为90°,便于对支杆进行固定,使得支杆更加牢固,矩形管3底部两端的限位螺柱8皆设置有两组,便于对推板5进行固定,提高了板材2之间的牢固性,挤压块11的内侧皆设置有橡胶垫,防止支杆在固定的过程中出现打滑,挤压板10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便于对支杆顶部进行限位。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将板材2顶部面朝浇筑面,相邻两侧的板材2,利用锁扣1与锁夹9相互配合,将板材进行固定,相邻两端的板材2固定时,移动滑块4,将推板5移动到另一组板材2上的矩形管3内部,然后转动矩形管3顶部的限位螺柱8,通过限位螺柱8与限位孔6的相互配合对两端的板材2进行固定,相邻之间的板材2固定完成之后,将支杆放入到挤压块11之间,将支杆的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将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架连接,模板固定完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板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2)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锁扣(1),且板材(2)底部远离锁扣(1)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锁扣(1)相配合的锁夹(9),所述锁扣(1)与锁夹(9)之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管(3),且矩形管(3)的内部皆设置有推板(5),所述推板(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滑块(4),所述矩形管(3)的底部皆设置有与滑块(4)相配合的滑槽(7),且矩形管(3)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螺柱(8),所述推板(5)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与限位螺柱(8)相配合的限位孔(6),所述板材(2)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的两端皆与矩形管(3)连接,所述板材(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铰接杆(12),且铰接杆(12)皆与板材(2)铰接,所述铰接杆(12)远离板材(2)的一端皆设置有挤压块(11),所述铰接杆(12)之间的板材(2)上设置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底部设置有挤压板(10),所述挤压板(10)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连接杆(14),且连接杆(14)皆与挤压板(10)铰接,所述连接杆(14)远离挤压板(10)的一端皆与铰接杆(1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包括板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2)底部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锁扣(1),且板材(2)底部远离锁扣(1)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锁扣(1)相配合的锁夹(9),所述锁扣(1)与锁夹(9)之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管(3),且矩形管(3)的内部皆设置有推板(5),所述推板(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滑块(4),所述矩形管(3)的底部皆设置有与滑块(4)相配合的滑槽(7),且矩形管(3)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限位螺柱(8),所述推板(5)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与限位螺柱(8)相配合的限位孔(6),所述板材(2)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的两端皆与矩形管(3)连接,所述板材(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匀设置有铰接杆(12),且铰接杆(12)皆与板材(2)铰接,所述铰接杆(12)远离板材(2)的一端皆设置有挤压块(11),所述铰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炜熊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