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窗式空调及其室内侧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07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窗式空调及其室内侧换热器,换热管为铝管或铝合金管,换热管包括管壁及形成在管壁内表面上的多个凸齿,管壁的壁厚为0.3mm~0.6mm,凸齿的齿高为0.05mm~0.4mm,换热管的米克重为15m/g~45m/g。本方案提供的换热管,对其管壁处的壁厚、凸齿的齿高及换热管的米克重这几个参数的前述综合限定,可实现有效提升换热管换热效率和换热能效稳定性,克服现有技术因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管参数设计不够优化导致的换热能效得不到最大发挥的问题,可实现促进提升室内侧换热器换热效率及窗式空调能效的目的,同时,本设计中的换热管易于加工制造,良品率高,且使用强度高、耐用性好,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管、窗式空调及其室内侧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窗式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管、一种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及一种窗式空调。
技术介绍
室内侧换热器是窗式空调制冷效果的核心部件,只有最佳状态的换热系统才能长久地保持制冷效果的稳定性,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的效率及窗式空调的性价比高低与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中的换热管等结构的参数设计和选择具有极大的关系,为实现提升室内侧换热器效率、提升窗式空调能效的目的,对室内侧换热器中的换热管等结构在参数设计和选择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管。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热管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的窗式空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其中,所述换热管为铝管或铝合金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壁及形成在所述管壁内表面上的多个凸齿,所述管壁的壁厚为0.3mm~0.6mm,所述凸齿的齿高为0.05mm~0.4mm,所述换热管的米克重为15m/g~45m/g。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管,对其管壁处的壁厚、凸齿的齿高及换热管的米克重这几个参数的前述综合限定,可实现有效提升换热管换热效率和换热能效稳定性,克服现有技术因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管参数设计不够优化导致的换热能效得不到最大发挥的问题,可实现促进提升室内侧换热器换热效率及窗式空调能效的目的,同时,本设计中的换热管成本低、换热系数高,且易于加工制造,良品率高,使用强度高、耐用性好,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的外径为4.5mm~8.5mm。在本方案中,设计换热管的外径为4.5mm~8.5mm,可综合室内侧换热器中最佳翅片宽度、换热管换热面积及换热管压力损失等因素,达到提升换热管处的换热效率的效果,从而实现促进提升室内侧换热器换热效率及窗式空调能效的目的,同时可兼顾满足窗式空调及其室内侧换热器尺寸和流路设计、换热管整体强度设计、换热管成本等方便的需求,综合提升产品性价比。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管壁内表面上的所述凸齿的数量为35个~65个。在本方案中,设计管壁内表面上的凸齿的数量为35个~65个,这对于强化换热管内冷媒的湍流效果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可相应增加汽化核心数量,有利于沸腾换热,并使得凸齿间齿距适宜,利于促进加强换热管强度,同时方便产品的加工制造。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换热管;翅片,所述换热管穿接于所述翅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换热管,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翅片及穿接于其的所述换热管的总重量G为0.5kg~4.8kg。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还包括: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200mm~730mm,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一所述边板,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所述边板,所述翅片位于两个所述边板之间的位置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呈两排形式布置时,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300mm~730mm;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呈三排形式布置时,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250mm~550mm;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呈四排形式布置时,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200mm~460mm。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窗式空调,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窗式空调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中的翅片及穿接于所述翅片的换热管的总重量G与所述窗式空调的能力w满足预设对应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f(w)=2.281×10-6×(w×10-3)5+(-0.0003359)×(w×10-3)4+0.0127×(w×10-3)3+(-0.1809)×(w×10-3)2+1.172×(w×10-3)-1.964,其中,G=f(w),所述w的单位为Btu,所述G的单位为kg。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w与所述G满足:所述w≤5000Btu时,所述G为0.5kg~1.2kg;所述5000Btu<w≤6000Btu时,所述G为0.5kg~1.5kg;所述6000Btu<w≤8000Btu时,所述G为0.6kg~1.8kg;所述8000Btu<w≤10000Btu时,所述G为1.0kg~2.0kg;所述10000Btu<w≤12000Btu时,所述G为1.2kg~2.8kg;所述12000Btu<w≤15000Btu时,所述G为1.8kg~3.5kg;所述15000Btu<w≤18000Btu时,所述G为2.4kg~4kg;所述18000Btu<w≤25000Btu时,所述G为2.8kg~4.8kg。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式空调的能力w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两个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满足:所述w≤5000Btu时,所述L为240mm~320mm;所述5000Btu<w≤6000Btu时,所述L为240mm~360mm;所述6000Btu<w≤8000Btu时,所述L为260mm~400mm;所述8000Btu<w≤10000Btu时,所述L为280mm~420mm;所述10000Btu<w≤12000Btu时,所述L为300mm~450mm;所述12000Btu<w≤15000Btu时,所述L为400mm~550mm;所述15000Btu<w≤18000Btu时,所述L为450mm~600mm;所述18000Btu<w≤25000Btu时,所述L为500mm~650mm。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A-A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管径-制冷效果影响因素值的曲线关系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换热管管壁厚度-制冷效果影响因素值的曲线关系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铝管或铝合金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壁及形成在所述管壁内表面上的多个凸齿,所述管壁的壁厚为0.3mm~0.6mm,所述凸齿的齿高为0.05mm~0.4mm,所述换热管的米克重为15m/g~45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铝管或铝合金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管壁及形成在所述管壁内表面上的多个凸齿,所述管壁的壁厚为0.3mm~0.6mm,所述凸齿的齿高为0.05mm~0.4mm,所述换热管的米克重为15m/g~45m/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径为4.5mm~8.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内表面上的所述凸齿的数量为35个~65个。4.一种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翅片,所述换热管穿接于所述翅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及穿接于其的所述换热管的总重量G为0.5kg~4.8kg。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200mm~730mm,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一所述边板,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所述边板,所述翅片位于两个所述边板之间的位置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呈两排形式布置时,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300mm~730mm;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呈三排形式布置时,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250mm~550mm;所述室内侧换热器的所述换热管呈四排形式布置时,两个所述边板的相对板面之间的距离L为200mm~460mm。8.一种窗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的室内侧换热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中的翅片及穿接于所述翅片的换热管的总重量G与所述窗式空调的能力w满足预设对应关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f(w)=2.28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博文华俊饶伟钟玉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