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312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履带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包括:四个螺旋锥齿轮、三十二个直齿轮、五个主要传动轴、五个行星排、四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四个液力元件、一个轴向柱塞联体泵马达、六个液压泵、四个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输入轴线和主输出轴线平行,第一轴至第五轴均平行布置;实现液压、液力复合转向、六个前进档、三个倒档,各档均具有无级调整输出转速和扭矩大小的功能,采用离合器实现了两个辅助动力输出的转速、扭矩无级调整。

Hydraulic-mechanical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parallel input and output ax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cked vehicle transmission,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hydromechanical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device with parallel input and output axes, including four spiral bevel gears, thirty-two spur gears, five main transmission shafts, five planetary rows, four brakes, four clutches, four hydraulic components and one axial column. Plug pump motor, six hydraulic pumps and four output terminals; the input axis and the main output axis are parallel, and the first axis to the fifth axis are parallel; the hydraulic and hydraulic compound steering, six forward gears and three reverse gears are realized; each gear has the function of stepless adjusting the output speed and torque, and the clutch is adopted. The device realizes stepless adjustment of speed and torque of two auxiliary power outp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履带车辆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履带车辆驱动用传动装置按照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分为两类,第一类为“T”型布置,即发动机和车体中心线平行,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中心输入,通过两侧输出,输入轴线和输出轴线垂直;第二类为“U”型布置,即发动机和车体中心线垂直,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一侧输入,通过两侧输出,输入轴线和输出轴线平行。我国传统履带车辆多以定轴机械传动为主,采用“U”型布置实现单功率流机械传动,通过制动实现转向,车辆机动性能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液力机械综合传动替代定轴机械传动后,由于液力变矩器轴向占用空间大、转速范围调整等问题,多采用“T”型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发动机横向布置,发动机曲轴中心线和主输出中心线平行的设计方案,满足发动机横向布置动力总成设计的需求。(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包括:四个螺旋锥齿轮、三十二个直齿轮、五个主要传动轴、五个行星排、四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四个液力元件、一个轴向柱塞泵马达PM、四个输出端;所述四个螺旋锥齿轮记为第一螺旋锥齿轮①至第四螺旋锥齿轮④;所述三十二个直齿轮记为第一直齿轮1至第三十二直齿轮32;所述五个主要传动轴记为第一轴Ⅰ、第二轴Ⅱ、第三轴Ⅲ、第四轴Ⅳ、第五轴Ⅴ;所述五个行星排记为第一行星排PGS1、第二行星排PGS2、第三行星排PGS3、第四行星排PGS4、第五行星排PGS5;所述四个制动器记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四制动器B4;所述四个离合器记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所述四个液力元件包括:一个液力变矩器TC、两个液力偶合器、一个液力缓速器RT;两个液力偶合器记为第一液力偶合器HC1、第二液力偶合器HC2;其中,输入轴和第一直齿轮1相连,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入至传动装置;所述四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O1、第二输出轴O2、第三输出轴O3、第四输出轴O4;其中,第一输出轴O1、第二输出轴O2与车辆侧减速器相连,用于将动力输出给主动轮;第二输出轴O2、第三输出轴O3通过液力偶合器与被驱动元件连接,实现转速、转矩的调整,用来驱动包括风扇在内的元件。其中,所述五个主要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轴Ⅰ分别与所述第三直齿轮3、第四直齿轮4、第七直齿轮7相连接;所述第二轴Ⅱ分别与液力变矩器TC涡轮、第一行星排PGS1太阳轮、第二离合器C2内毂、第二行星排PGS2太阳轮相连接;所述第三轴Ⅲ分别和第三行星排PGS3框架、第四行星排PGS4齿圈、第五行星排PGS5齿圈、液力减速器RT动轮相连接;所述第四轴Ⅳ分别和第十二直齿轮12、第十四直齿轮14、第十五直齿轮15、第十八直齿轮18、第二十七直齿轮27相连接;所述第五轴Ⅴ分别和第一螺旋锥齿轮①、第三螺旋锥齿轮③、第四离合器C4内毂相连接。其中,所述四个螺旋锥齿轮中,所述第一螺旋锥齿轮①通过第五轴Ⅴ与第四离合器C4内毂连接,并与第二螺旋锥齿轮②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旋锥齿轮②和第一螺旋锥齿轮①啮合,和第三输出端O3连接;第三螺旋锥齿轮③通过第五轴Ⅴ与第四离合器C4内毂连接,并和第四螺旋锥齿轮④啮合;所述第四螺旋锥齿轮④和第三螺旋锥齿轮③啮合,和第四输出端O4连接。其中,所述三十二个直齿轮中,所述第一直齿轮1和第二直齿轮2啮合,并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2分别和第一直齿轮1、第三直齿轮3啮合;所述第三直齿轮3和第二直齿轮2啮合,通过第一轴Ⅰ分别和第四直齿轮4、第七直齿轮7相连接;所述第四直齿轮4通过第一轴Ⅰ分别和第三直齿轮3、第七直齿轮7相连接,并且与第五直齿轮5、第九直齿轮9啮合;所述第五直齿轮5分别和第四直齿轮4、第六直齿轮6啮合;所述第六直齿轮6分别和液力变矩器TC泵轮、第二十四直齿轮24连接,和第二十二直齿轮22啮合;所述第七直齿轮7和第八直齿轮8啮合,和第四直齿轮4连接;所述第八直齿轮8和第七直齿轮7啮合,和轴向柱塞泵马达PM的泵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九直齿轮9和第四直齿轮4啮合,分别和液力偶合器HC1主动轮、液力偶合器HC2主动轮相连接;所述第十直齿轮10和液力偶合器HC2被动轮连接,和第十一直齿轮11啮合;所述第十一直齿轮11分别和第十直齿轮10、第十二直齿轮12啮合;所述第十二直齿轮12和第十一直齿轮11啮合,和第四轴Ⅳ连接;所述第十三直齿轮13和液力偶合器HC1被动轮连接,和第十四直齿轮14啮合;所述第十四直齿轮14和十三直齿轮13啮合,和第四轴Ⅳ连接;所述第十五直齿轮15和第四轴Ⅳ连接,和第十六直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十六直齿轮16分别和第十五直齿轮15、第十七直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十七直齿轮17和第十六直齿轮16啮合,和第五行星排PGS5太阳轮相连;所述第十八直齿轮18和第四轴Ⅳ连接,和第十九直齿轮19相啮合;所述第十九直齿轮19分别和第十八直齿轮18、第二十直齿轮20相啮合;所述第二十直齿轮20分别和第十九直齿轮19、第二十一直齿轮21相啮合;所述第二十一直齿轮21和第二十直齿轮20相啮合,和第四行星排PGS4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二十二直齿轮22和第六直齿轮6相啮合,分别和第四油泵P4、第五油泵P5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直齿轮23和第二十七直齿轮27啮合,通和轴向柱塞泵马达PM的马达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直齿轮24和第二十五直齿轮25啮合,分别和第六直齿轮6、液力变矩器TC泵轮相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直齿轮25分别和第二十四直齿轮24、第二十六直齿轮26啮合,分别和第二油泵P2、连第三油泵P3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直齿轮26和第二十五直齿轮25啮合,和第一油泵P1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直齿轮27和第二十三直齿轮23啮合,和第四轴Ⅳ连接;所述第二十八直齿轮28和第二十九直齿轮29啮合,分别和第四行星排PGS4齿圈、第三轴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直齿轮29和第二十八直齿轮28啮合,和第三十直齿轮30连接;所述第三十直齿轮30和第三十一直齿轮31啮合,和第二十九直齿轮29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直齿轮31分别和第三十直齿轮30、第三十二直齿轮32啮合;所述第三十二直齿轮32和第三十一直齿轮31啮合,和第六油泵P6连接。其中,所述液力减速器RT由动轮和静轮组成,动轮与第三轴Ⅲ连接,静轮与主壳体连接,保持静止。其中,所述五个行星排中,所述第一行星排PGS1太阳轮分别与第二离合器C2内毂、第二行星排PGS2太阳轮、第二轴Ⅱ、液力变矩器TC涡轮相连接,第一行星排PGS1框架分别与第二离合器C2外毂、第一制动器B1内毂相连接,第一行星排PGS1齿圈与第二行星排PGS2框架相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PGS2太阳轮分别与第一行星排PGS1太阳轮、第二轴Ⅱ、液力变矩器TC涡轮相连接,第二行星排PGS2框架分别与第一行星排PGS1齿圈、第三行星排PGS3的第二齿圈r2连接,第二行星排PGS2齿圈与第二制动器B2内毂相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PGS3为复合行星排,第三行星排PGS3太阳轮分别与第四制动器B4内毂、第三离合器C3外毂相连接,第三行星排PGS3框架分别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螺旋锥齿轮、三十二个直齿轮、五个主要传动轴、五个行星排、四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四个液力元件、一个轴向柱塞泵马达(PM)、四个输出端;所述四个螺旋锥齿轮记为第一螺旋锥齿轮(①)至第四螺旋锥齿轮(④);所述三十二个直齿轮记为第一直齿轮(1)至第三十二直齿轮(32);所述五个主要传动轴记为第一轴(Ⅰ)、第二轴(Ⅱ)、第三轴(Ⅲ)、第四轴(Ⅳ)、第五轴(Ⅴ);所述五个行星排记为第一行星排(PGS1)、第二行星排(PGS2)、第三行星排(PGS3)、第四行星排(PGS4)、第五行星排(PGS5);所述四个制动器记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四制动器(B4);所述四个离合器记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所述四个液力元件包括:一个液力变矩器(TC)、两个液力偶合器、一个液力缓速器(RT);两个液力偶合器记为第一液力偶合器(HC1)、第二液力偶合器(HC2);其中,输入轴和第一直齿轮(1)相连,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入至传动装置;所述四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O1)、第二输出轴(O2)、第三输出轴(O3)、第四输出轴(O4);其中,第一输出轴(O1)、第二输出轴(O2)与车辆侧减速器相连,用于将动力输出给主动轮;第二输出轴(O2)、第三输出轴(O3)通过液力偶合器与被驱动元件连接,实现转速、转矩的调整,用来驱动包括风扇在内的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螺旋锥齿轮、三十二个直齿轮、五个主要传动轴、五个行星排、四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四个液力元件、一个轴向柱塞泵马达(PM)、四个输出端;所述四个螺旋锥齿轮记为第一螺旋锥齿轮(①)至第四螺旋锥齿轮(④);所述三十二个直齿轮记为第一直齿轮(1)至第三十二直齿轮(32);所述五个主要传动轴记为第一轴(Ⅰ)、第二轴(Ⅱ)、第三轴(Ⅲ)、第四轴(Ⅳ)、第五轴(Ⅴ);所述五个行星排记为第一行星排(PGS1)、第二行星排(PGS2)、第三行星排(PGS3)、第四行星排(PGS4)、第五行星排(PGS5);所述四个制动器记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第四制动器(B4);所述四个离合器记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四离合器(C4);所述四个液力元件包括:一个液力变矩器(TC)、两个液力偶合器、一个液力缓速器(RT);两个液力偶合器记为第一液力偶合器(HC1)、第二液力偶合器(HC2);其中,输入轴和第一直齿轮(1)相连,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入至传动装置;所述四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轴(O1)、第二输出轴(O2)、第三输出轴(O3)、第四输出轴(O4);其中,第一输出轴(O1)、第二输出轴(O2)与车辆侧减速器相连,用于将动力输出给主动轮;第二输出轴(O2)、第三输出轴(O3)通过液力偶合器与被驱动元件连接,实现转速、转矩的调整,用来驱动包括风扇在内的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主要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轴(Ⅰ)分别与所述第三直齿轮(3)、第四直齿轮(4)、第七直齿轮(7)相连接;所述第二轴(Ⅱ)分别与液力变矩器(TC)涡轮、第一行星排(PGS1)太阳轮、第二离合器(C2)内毂、第二行星排(PGS2)太阳轮相连接;所述第三轴(Ⅲ)分别和第三行星排(PGS3)框架、第四行星排(PGS4)齿圈、第五行星排(PGS5)齿圈、液力减速器(RT)动轮相连接;所述第四轴(Ⅳ)分别和第十二直齿轮(12)、第十四直齿轮(14)、第十五直齿轮(15)、第十八直齿轮(18)、第二十七直齿轮(27)相连接;所述第五轴(Ⅴ)分别和第一螺旋锥齿轮(①)、第三螺旋锥齿轮(③)、第四离合器(C4)内毂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螺旋锥齿轮中,所述第一螺旋锥齿轮(①)通过第五轴(Ⅴ)与第四离合器(C4)内毂连接,并与第二螺旋锥齿轮(②)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旋锥齿轮(②)和第一螺旋锥齿轮(①)啮合,和第三输出端(O3)连接;第三螺旋锥齿轮(③)通过第五轴(Ⅴ)与第四离合器(C4)内毂连接,并和第四螺旋锥齿轮(④)啮合;所述第四螺旋锥齿轮(④)和第三螺旋锥齿轮(③)啮合,和第四输出端(O4)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十二个直齿轮中,所述第一直齿轮(1)和第二直齿轮(2)啮合,并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2)分别和第一直齿轮(1)、第三直齿轮(3)啮合;所述第三直齿轮(3)和第二直齿轮(2)啮合,通过第一轴(Ⅰ)分别和第四直齿轮(4)、第七直齿轮(7)相连接;所述第四直齿轮(4)通过第一轴(Ⅰ)分别和第三直齿轮(3)、第七直齿轮(7)相连接,并且与第五直齿轮(5)、第九直齿轮(9)啮合;所述第五直齿轮(5)分别和第四直齿轮(4)、第六直齿轮(6)啮合;所述第六直齿轮(6)分别和液力变矩器(TC)泵轮、第二十四直齿轮(24)连接,和第二十二直齿轮(22)啮合;所述第七直齿轮(7)和第八直齿轮(8)啮合,和第四直齿轮(4)连接;所述第八直齿轮(8)和第七直齿轮(7)啮合,和轴向柱塞泵马达(PM)的泵输入轴连接;所述第九直齿轮(9)和第四直齿轮(4)啮合,分别和液力偶合器(HC1)主动轮、液力偶合器(HC2)主动轮相连接;所述第十直齿轮(10)和液力偶合器(HC2)被动轮连接,和第十一直齿轮(11)啮合;所述第十一直齿轮(11)分别和第十直齿轮(10)、第十二直齿轮(12)啮合;所述第十二直齿轮(12)和第十一直齿轮(11)啮合,和第四轴(Ⅳ)连接;所述第十三直齿轮(13)和液力偶合器(HC1)被动轮连接,和第十四直齿轮(14)啮合;所述第十四直齿轮(14)和十三直齿轮(13)啮合,和第四轴(Ⅳ)连接;所述第十五直齿轮(15)和第四轴(Ⅳ)连接,和第十六直齿轮(16)相啮合;所述第十六直齿轮(16)分别和第十五直齿轮(15)、第十七直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十七直齿轮(17)和第十六直齿轮(16)啮合,和第五行星排(PGS5)太阳轮相连;所述第十八直齿轮(18)和第四轴(Ⅳ)连接,和第十九直齿轮(19)相啮合;所述第十九直齿轮(19)分别和第十八直齿轮(18)、第二十直齿轮(20)相啮合;所述第二十直齿轮(20)分别和第十九直齿轮(19)、第二十一直齿轮(21)相啮合;所述第二十一直齿轮(21)和第二十直齿轮(20)相啮合,和第四行星排(PGS4)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二十二直齿轮(22)和第六直齿轮(6)相啮合,分别和第四油泵(P4)、第五油泵(P5)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直齿轮(23)和第二十七直齿轮(27)啮合,通和轴向柱塞泵马达(PM)的马达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十四直齿轮(24)和第二十五直齿轮(25)啮合,分别和第六直齿轮(6)、液力变矩器(TC)泵轮相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直齿轮(25)分别和第二十四直齿轮(24)、第二十六直齿轮(26)啮合,分别和第二油泵(P2)、连第三油泵(P3)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直齿轮(26)和第二十五直齿轮(25)啮合,和第一油泵(P1)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直齿轮(27)和第二十三直齿轮(23)啮合,和第四轴(Ⅳ)连接;所述第二十八直齿轮(28)和第二十九直齿轮(29)啮合,分别和第四行星排(PGS4)齿圈、第三轴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直齿轮(29)和第二十八直齿轮(28)啮合,和第三十直齿轮(30)连接;所述第三十直齿轮(30)和第三十一直齿轮(31)啮合,和第二十九直齿轮(29)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直齿轮(31)分别和第三十直齿轮(30)、第三十二直齿轮(32)啮合;所述第三十二直齿轮(32)和第三十一直齿轮(31)啮合,和第六油泵(P6)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输出轴线平行的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减速器(RT)由动轮和静轮组成,动轮与第三轴(Ⅲ)连接,静轮与主壳体连接,保持静止。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刚周广明李春明张立群邹天刚徐岩郭刘洋顾宏弢黄宏游陈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