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伟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57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的一侧至另一侧由竖向隔板分隔为生物质燃烧区和换热室,换热室上设置有热循环机构,热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进气端伸入换热室内并置于S型换热管的顶部,第一导管的出气端处固定设置有气泵,气泵的进气端与第一导管的出气端相连通,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第二导管与换热室内部的底端相连通,且第二导管置于换热室内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热循环机构,气泵通过第一导管对换热后还残留高温的气体进行吸取,并通过第二导管将该气体运输至换热室内壁的底端,使该气体与S型换热管进行二次换热,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节约了能源。

A Energy-saving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for Biomass Hot Blast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saving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of a biomass hot blast stov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One side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hell is separated by a vertical partition board into a biomass combustion zone and a heat exchange chamber. A heat circula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The heat circula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duct, and the inlet end of the first duct extends into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The air pump is fixed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first conduit. The inlet end of the ai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end of the first conduit. The outlet end of the ai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through the second conduit, and the second conduit is placed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heat circulation mechanism, and the gas pump absorbs the residual high temperature gas after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first conduit, and transports the gas to the bottom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wall through the second conduit, so that the gas and the S-shaped heat exchange tube can conduct secondary heat exchange, thereb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heat energy and saving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在食品或者农作物烘干等作业中常常用到热风炉。热风炉大多采用燃煤或者燃气,能源消耗较多,且污染较为严重。鉴于此,人们提出采用生物质燃料作为燃料源,将生物质经收集、破碎、烘干和压型后加工呈一定形状的压块,然后将压块放置在热风炉中燃烧。现有的生物质热风炉换热结构的换热效率较低和能源利用率较低,导致节能效果较差,现有的生物质热风炉的换热结构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物质热风炉换热结构的换热效率较低和能源利用率较低,导致节能效果较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至另一侧由竖向隔板分隔为生物质燃烧区和换热室,所述生物质燃烧区的内部自上而下由横向隔板分隔为燃烧室和积灰室,且横向隔板的中部设置有下料斗,所述燃烧室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风机,且燃烧室内壁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换热室的导气孔,所述换热室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换热室的内壁上分布有S型换热管,该S型换热管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贯穿壳体,且S型换热管的进气端置于出气端的顶部,所述换热室上设置有热循环机构,所述热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进气端伸入换热室内并置于S型换热管的顶部,所述第一导管的出气端处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端与第一导管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第二导管与换热室内部的底端相连通,且第二导管置于换热室内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为若干个。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室与第一导管的固定连接处安装有单向气阀。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上设置有进料口,且燃烧室内壁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卫燃带。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面板和推杆,且推杆上分布有防滑纹理,所述壳体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分布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面板上安装有第一风机开关、第二风机开关和气泵开关,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机通过第二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气泵通过气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气孔上安装有细金属防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通过设有S型换热管,且S型换热管的进气端置于出气端的顶部,增大了换热管与高温气体的接触面积,同时换热室内不断上升的高温气体与S型换热管内待加热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S型换热管内的待加热气体沿流动方向被逐渐加热,相当于为S型换热管内的待加热气体提供了一个预加热过程,提高了热风炉的换热效率2.通过设有热循环机构,气泵通过第一导管对换热后还残留高温的气体进行吸取,并通过第二导管将该气体运输至换热室内壁的底端,使该气体与S型换热管进行二次换热,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有效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的电路流程示意图。图中:1、壳体;2、燃烧室;3、积灰室;4、换热室;5、第一风机;6、导气孔;7、第二风机;8、S型换热管;9、第一导管;10、气泵;11、第二导管;12、单向气阀;13、进料口;14、卫燃带;15、下料斗;16、开关面板;17、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的一侧至另一侧由竖向隔板分隔为生物质燃烧区和换热室4,生物质燃烧区的内部自上而下由横向隔板分隔为燃烧室2和积灰室3,且横向隔板的中部设置有下料斗15,燃烧室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风机5,且燃烧室2内壁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换热室4的导气孔6,换热室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风机7,换热室4的内壁上分布有S型换热管8,该S型换热管8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贯穿壳体1,且S型换热管8的进气端置于出气端的顶部,换热室4上设置有热循环机构,热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导管9,第一导管9的进气端伸入换热室4内并置于S型换热管8的顶部,第一导管9的出气端处固定设置有气泵10,气泵10的进气端与第一导管9的出气端相连通,气泵10的出气端通过第二导管11与换热室4内部的底端相连通,且第二导管11置于换热室4内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为若干个。其中,换热室4与第一导管9的固定连接处安装有单向气阀12,通过单向气阀12,限定了残余热量气体的流动方向。其中,燃烧室2上设置有进料口13,且燃烧室2内壁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卫燃带14,通过卫燃带14,卫燃带14提高了燃煤室2内部的燃烧温度,使生物质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其中,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开关面板16和推杆17,且推杆17上分布有防滑纹理,壳体1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分布有万向轮,通过推杆17和万向轮,便于工作人员将该热风炉运送至需要使用的场所。其中,开关面板16上安装有第一风机开关、第二风机开关和气泵开关,第一风机5通过第一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第二风机7通过第二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气泵10通过气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开关面板16,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7和气泵10的开启和关闭。其中,导气孔6上安装有细金属防护网,通过细金属防护网,有效防止燃烧室2内的灰尘经过导气孔6落入换热室4内造成污染。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具体工作时,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先通过推杆17和万向轮将该热风炉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场所,然后通过进料口13向燃烧室2内加入适量的生物质燃料并点燃,通过操作开关面板16控制第一风机5启动,第一风机5将外界空气吸入燃烧室2内被加热成高温气体,同时卫燃带14提高了燃烧室2内的燃烧温度,高温气体经过导气孔6上的细金属防护网除去了灰尘后流向换热室4内,并对S型换热8进行换热,由第二风机7排向外界,由于换热室4内不断上升的高温气体与S型换热管8内待加热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使S型换热管8内的待加热气体沿流动方向被逐渐加热,相当于为S型换热管8内的待加热气体提供了一个预加热过程,提高了热风炉的换热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当高温气体与S型换热管8内气体进行换热时,气泵10是可以通过第一导管9对换热后还残留高温的气体进行吸取,并通过第二导管11将该高温气体运输至换热室4内壁的底端,使该气体与S型换热管8内的待换热气体进行二次换热,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有效节约了能源,当换热结束后,燃烧室2内燃烧产生的灰料通过下料斗15落入积灰室3内收集后集中清理即可。如图2所示,通过开关面板16上设有的第一风机开关、第二风机开关和气泵开关,便于单独工作人员控制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7和气泵10的开启和关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至另一侧由竖向隔板分隔为生物质燃烧区和换热室(4),所述生物质燃烧区的内部自上而下由横向隔板分隔为燃烧室(2)和积灰室(3),且横向隔板的中部设置有下料斗(15),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风机(5),且燃烧室(2)内壁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换热室(4)的导气孔(6),所述换热室(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风机(7),所述换热室(4)的内壁上分布有S型换热管(8),该S型换热管(8)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贯穿壳体(1),且S型换热管(8)的进气端置于出气端的顶部,所述换热室(4)上设置有热循环机构,所述热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导管(9),所述第一导管(9)的进气端伸入换热室(4)内并置于S型换热管(8)的顶部,所述第一导管(9)的出气端处固定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的进气端与第一导管(9)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泵(10)的出气端通过第二导管(11)与换热室(4)内部的底端相连通,且第二导管(11)置于换热室(4)内的端部表面设置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为若干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热风炉的节能热交换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至另一侧由竖向隔板分隔为生物质燃烧区和换热室(4),所述生物质燃烧区的内部自上而下由横向隔板分隔为燃烧室(2)和积灰室(3),且横向隔板的中部设置有下料斗(15),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风机(5),且燃烧室(2)内壁底端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换热室(4)的导气孔(6),所述换热室(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风机(7),所述换热室(4)的内壁上分布有S型换热管(8),该S型换热管(8)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贯穿壳体(1),且S型换热管(8)的进气端置于出气端的顶部,所述换热室(4)上设置有热循环机构,所述热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导管(9),所述第一导管(9)的进气端伸入换热室(4)内并置于S型换热管(8)的顶部,所述第一导管(9)的出气端处固定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的进气端与第一导管(9)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泵(10)的出气端通过第二导管(11)与换热室(4)内部的底端相连通,且第二导管(11)置于换热室(4)内的端部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