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及供电插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11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及供电插接头,所述灯带至少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下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三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灯珠,并与第二导电层电连通;第二导电层具有正极、负极,用于连接电源;灯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埠,其凸出朝向与灯珠相同,包括第一塑胶体和固设在第一塑胶体上的第一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分别连接正极、负极;第一连接埠可拆卸地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用于连接电源;第二连接埠包括第二塑胶体和固设在第二塑胶体上的第三导电极、第四导电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灯带,连接既方便又稳固,连接效果良好,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及供电插接头
本技术涉及装饰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及供电插接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装饰的多样化,其中,灯带由于其安装的便利性和较好的装饰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传统的灯带中,通常在灯带的一端设置导电触片,然后通过可拆卸电源线接通电源,而为了稳固电源线与导电触片的连接,通常需要较大的连接部,且需要在连接部位使用卡扣扣紧,然而,这种连接方式不但连接麻烦,而且经常由于连接不稳固导致电流不稳定,影响灯带的使用;而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在导电触片上直接焊接电源线,然而,这种方式不具备可拆卸的优点,且在灯带布置的过程中,容易因受到拉扯而导致焊接部位脱落,影响灯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实现快速连接的同时保持连接的稳固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灯带至少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上方的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下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下方的第三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灯珠,并与第二导电层电连通;第二导电层具有正极、负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灯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埠,其凸出朝向与灯珠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埠包括第一塑胶体和固设在第一塑胶体上的第一导电极、第二导电极;第一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分别连接第二导电层正极、负极;第一连接埠可拆卸地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第二连接埠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连接埠包括第二塑胶体和固设在第二塑胶体上的第三导电极、第四导电极;第一连接埠与第二连接埠通过第一导电极和第三导电极的配合、第二导电极和第四导电极的配合相卡接。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灯带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埠,通过与第一连接埠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连接电源,而且,第一连接埠安装在灯带上后,其凸出的方向与灯珠相同,则在将灯带装入管套件中时,不会因为第一连接埠占用过多的空间而导致需要更大的管套件,即可节省空间,而由于第一连接埠在与第二连接埠连接的时候需要受力,而且,若其凸出方向不同于灯珠,则容易因为高度差导致连接部位撕裂,从而导致第一连接埠与灯带连接不稳固;同时,第一连接埠与第二导电层电连通,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埠连接电源,从而为整条灯带提供电源;本方案中,在用户装配灯带时,只需将第一连接埠的上的第一导电极、第二导电极与第二连接埠上的第三导电极、第四导电极通过滑动配合直至相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埠和第二连接埠固定,即可完成装配,在快捷方便的同时,满足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灯带完全覆盖第一连接埠的底部,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两片导电触片,两片导电触片分别连接第二导电层正极、负极,第一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分别连接在两片导电触片上。为避免灯带与第一连接埠连接不稳固,本方案中,将灯带完全覆盖第一连接埠的底部;即可在第一连接埠连接第二连接埠时,灯带与第一连接埠连接的部位不会因高度差导致撕裂,提高灯带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灯带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绝缘层下方的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下方的第四绝缘层,第三导电层上连接有灯珠,并与第二导电层电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埠为双面凸出,凸出高度与灯珠相同。本方案中,灯带的两面都连接有灯珠,则第一连接埠需要双面凸出,且凸出高度与灯珠相同,以避免因高度差导致第一连接埠与灯带的连接处撕裂,同时可避免第一连接埠受力弯折,更方便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埠与灯带的连接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埠长度的1/2。本方案可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避免因连接部位过小而导致连接不稳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带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上方的第二绝缘层;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灯珠,并具有正极、负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分别连接第一导电层正极、负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塑胶体和第二塑胶体抵触连接。本方案中,在将第一连接埠和第二连接埠连接固定时,使第一塑胶体和第二塑胶体抵触连接,连接后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不易松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电极、第二导电极具有凸起部,第一导电极、第四导电极上设置夹持部,用于卡接时夹持第三导电极、第二导电极的凸起部;或所述第四导电极、第一导电极具有凸起部,第二导电极、第三导电极上设置夹持部,用于卡接时夹持第四导电极、第一导电极。本方案可使第一连接埠和第二连接埠的结构更牢固,保证电流的稳定性,提高灯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供电插接头,用于连接灯带;灯带安装于管套件中,所述供电插接头包括电线连接端,紧邻电线连接端设有插接端,插接端设有可让灯带插入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第二连接埠,所述插接端包括盖体和槽体,槽体紧邻电线连接端设置,其外壁设有凸起块;盖体活动连接于电线连接端或槽体上,其设有与槽体的凸起块相匹配的卡口,使得盖体可扣合在槽体上以形成容腔。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插接头在电线连接端通过电线连接有插头,插头与供电插接头之间连接有整流桥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技术方案的灯带,通过在灯带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埠,通过与第一连接埠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连接电源,连接既方便又稳固,连接效果良好,占用空间小。(2)连接部位牢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第一连接埠、第二连接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供电插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中,涉及到上、下、左、右的方位,仅代表相对位置,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绝对位置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如图1所示,灯带10包括第一绝缘层11、第一绝缘层11上方的第一导电层12、第一导电层12上方的第二绝缘层13、第一绝缘层11下方的第二导电层14、第二导电层14下方的第三绝缘层15;第一导电层12用于连接灯珠16,并与第二导电层14电连通;第二导电层14具有正极、负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灯带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埠20,其凸出朝向与灯珠16相同;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埠20包括第一塑胶体23和固设在第一塑胶体23上的第一导电极21、第二导电极22;第一连接埠20可拆卸地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30,第二连接埠30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连接埠30包括第二塑胶体31和固设在第二塑胶体31上的第三导电极32、第四导电极33;第一连接埠20与第二连接埠30通过第一导电极21和第三导电极32的配合、第二导电极22和第四导电极33的配合相卡接。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灯带10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埠20,通过与第一连接埠20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30连接电源,而且,第一连接埠20安装在灯带10上后,其凸出的方向与灯珠16相同,则在将灯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灯带(10)至少包括第一绝缘层(11)、第一绝缘层(11)上方的第一导电层(12)、第一导电层(12)上方的第二绝缘层(13)、第一绝缘层(11)下方的第二导电层(14)、第二导电层(14)下方的第三绝缘层(15);第一导电层(12)用于连接灯珠(16),并与第二导电层(14)电连通;第二导电层(14)具有正极、负极,用于连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埠(20),其凸出朝向与灯珠(16)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埠(20)包括第一塑胶体(23)和固设在第一塑胶体(23)上的第一导电极(21)、第二导电极(22);第一导电极(21)、第二导电极(22)分别连接第二导电层(14)正极、负极;第一连接埠(20)可拆卸地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30),第二连接埠(30)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连接埠(30)包括第二塑胶体(31)和固设在第二塑胶体(31)上的第三导电极(32)、第四导电极(33);第一连接埠(20)与第二连接埠(30)通过第一导电极(21)和第三导电极(32)的配合、第二导电极(22)和第四导电极(33)的配合相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刀式连接的灯带,灯带(10)至少包括第一绝缘层(11)、第一绝缘层(11)上方的第一导电层(12)、第一导电层(12)上方的第二绝缘层(13)、第一绝缘层(11)下方的第二导电层(14)、第二导电层(14)下方的第三绝缘层(15);第一导电层(12)用于连接灯珠(16),并与第二导电层(14)电连通;第二导电层(14)具有正极、负极,用于连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埠(20),其凸出朝向与灯珠(16)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埠(20)包括第一塑胶体(23)和固设在第一塑胶体(23)上的第一导电极(21)、第二导电极(22);第一导电极(21)、第二导电极(22)分别连接第二导电层(14)正极、负极;第一连接埠(20)可拆卸地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埠(30),第二连接埠(30)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连接埠(30)包括第二塑胶体(31)和固设在第二塑胶体(31)上的第三导电极(32)、第四导电极(33);第一连接埠(20)与第二连接埠(30)通过第一导电极(21)和第三导电极(32)的配合、第二导电极(22)和第四导电极(33)的配合相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10)完全覆盖第一连接埠(20)的底部,第二绝缘层(13)上设置有两片导电触片(17),两片导电触片(17)分别连接第二导电层(14)正极、负极,第一导电极(21)、第二导电极(22)分别连接在两片导电触片(1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绝缘层(15)下方的第三导电层(18)、第三导电层(18)下方的第四绝缘层(19),第三导电层(18)上连接有灯珠(16),并与第二导电层(14)电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埠(20)为双面凸出,凸出高度与灯珠(16)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闸刀式连接的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埠(20)与灯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绍静赖弥勇卢欣欣傅少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施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