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客车空调及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05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格栅、客车空调及客车,涉及客车技术领域。该格栅,包括框架及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并行平铺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叶片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叶片的背面设置有聚风槽,所述聚风槽位于所述叶片的旋转轴线的一侧,所述叶片具有复位功能。格栅包括框架和多个叶片,叶片上设置有聚风槽。当风机工作时,风机产生的气流将在聚风槽内产生涡旋力,从而推动叶片转动,以便打开格栅;当风机停止工作后,气流消失,格栅将自动复位平铺在框架上,从而关闭格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格栅可以根据风机是否工作自动打开或关闭格栅,避免异物进入格栅内,从而避免风机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栅、客车空调及客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
,尤其涉及一种格栅、客车空调及客车。
技术介绍
客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客车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以便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现有的客车空调在冷凝器的外风机外设置有通气口,目前通气口一般为铁丝网罩或者无格栅,使得细小树枝等异物容易进入外风机内,导致外风机损坏;且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经常下雪,当客车在露天停留时间较长时,其外风机内会堆满积雪,风叶会冻住结冰,导致外风机风叶打烂或者外风机坏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格栅,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避免风机损坏。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格栅,包括:框架;及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并行平铺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叶片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叶片的背面设置有聚风槽,所述聚风槽位于所述叶片的旋转轴线的一侧,所述叶片具有复位功能。其中,所述叶片的重心靠近设置有所述聚风槽的一侧。其中,所述聚风槽凸设于所述叶片的背面。其中,所述聚风槽朝向所述旋转轴线的侧壁为内凹的弧面。其中,所述格栅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分别与所述框架和所述叶片连接,所述扭簧的弹力驱动所述叶片平铺于所述框架上。其中,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每个所述叶片的端部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滑动。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远离对应所述叶片的旋转轴线的侧面为弧面。其中,所述格栅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每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且每一个所述叶片的中部均能够在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滑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客车空调,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壳体内部,避免风机损坏。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空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格栅,所述格栅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聚风槽朝向所述风机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客车,该客车中的客车空调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避免风机损坏。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包括主体,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客车空调。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栅、客车空调及客车。格栅包括框架和多个叶片,叶片上设置有聚风槽。当风机工作时,风机产生的气流将在聚风槽内产生涡旋力,从而推动叶片转动,以便打开格栅;当风机停止工作后,气流消失,格栅将自动复位平铺在框架上,从而关闭格栅。本专利技术中格栅可以根据风机是否工作自动打开或关闭格栅,避免异物进入格栅内,从而避免风机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的仰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打开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100、格栅;200、客车空调;1、框架;11、第一限位槽;12、立柱;13、凸耳;14、加强筋;2、叶片;21、聚风槽;22、转轴;3、支撑架;31、第二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车,包括本体以及客车空调,如图1所示,客车空调200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凝器、蒸发器、换热管道、风机,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换热管道连接形成循环换热通路,风机设置于冷凝器旁侧,壳体在风机对应位置设置有通风口,风机工作实现通风换热。为了避免客车外部树叶、雪花等杂物进入通风口内,损坏风机,本实施例中,在通风口处设置有格栅100,该格栅100可以在风机工作时自动打开通风口,风机停止工作后,自动关闭通风口,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通风口内,从而保证客车空调200内部无异物,避免风机等损坏。如图2所示,格栅100包括框架1以及多个叶片2,框架1为环形结构。可选地,框架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三角形、矩形等多边形,其形状与通风口形状相适配。多个叶片2并行平铺在框架1上,并覆盖框架1的开口。框架1上还设置有凸耳13,凸耳13用于将框架1固定在壳体上。为了提高框架1的强度,框架1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可以环绕框架1均匀分布。叶片2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转动连接,格栅100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叶片2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格栅10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叶片2的背面的聚风槽21,即叶片2朝向风机的表面上设置有聚风槽21,且聚风槽21位于叶片2的转轴22向的一侧。当风机工作时,风机带动周围气流向格栅100方向流动,气流作用在聚风槽21内,使得聚风槽21内形成向上的涡旋力,带动叶片2绕旋转轴线转动,叶片2设置有聚风槽21的一端向上,另一端向下,使得叶片2旋转,格栅100处于打开状态,壳体与外部进行气流交换,从而实现热交换。为保证风机停止工作后,格栅100自动关闭,本实施例中,叶片2还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具体地,叶片2偏心设置,其重心靠近设置有聚风槽21的一侧。当风机停止工作后,叶片2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使得设置于聚风槽21的一侧向下转动,直至搭接在框架1上,实现自动复位关闭格栅100的目的。为了调整叶片2的重心,聚风槽21可以凸出叶片2的表面设置,通过增加的聚风槽21的重量,使得叶片2和聚风槽21整体的重量偏移到设置有聚风槽21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叶片2还可以通过扭簧实现自动复位。具体地,扭簧的一端与框架1连接,另一端与叶片2连接,且扭簧的弹力用于驱动叶片2平铺在框架1上。当风机开始工作时,气流对叶片2的涡旋力克服扭簧的弹力,驱动叶片2转动,以便打开格栅100。当风机停止工作后,气流对叶片2的力消失,此时叶片2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使得设置有聚风槽21的一侧向下转动,从而使叶片2平铺在框架1上,实现格栅100自动关闭。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电机、连杆机构和控制器,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叶片2的背面,连杆机构与叶片2连接,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电机电连接。当电机工作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气流对叶片2施加的力,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电机工作,从而通过电机驱动连杆机构工作以便带动叶片2转动,进而实现打开格栅100的目的。当风机停止工作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值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连杆机构带动叶片2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关闭格栅100的目的。如图4所示,框架1内侧设置有立柱12,立柱12上设置有转动孔,叶片2上设置有转轴22,转轴22与转动孔配合,实现叶片2与框架1的转动连接。为了提高叶片2转动的稳定性,叶片2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22,框架1在叶片2端部对应位置设置有立柱12,叶片2的两端均与框架1转动连接。框架1上的立柱12凸设于框架1的内侧壁上,还可以在叶片2平铺在框架1上时支撑叶片2,避免叶片2在重力作用下继续转动。为使叶片2在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每个叶片2上设置有两个聚风槽21,且两个聚风槽21分别位于叶片2沿旋转轴线的两端,使叶片2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为了便于气流进入聚风槽21内,聚风槽21的开口外扩,能够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及多个叶片(2),多个所述叶片(2)并行平铺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叶片(2)与所述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叶片(2)的背面设置有聚风槽(21),所述聚风槽(21)位于所述叶片(2)的旋转轴线的一侧,所述叶片(2)具有复位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及多个叶片(2),多个所述叶片(2)并行平铺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叶片(2)与所述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叶片(2)的背面设置有聚风槽(21),所述聚风槽(21)位于所述叶片(2)的旋转轴线的一侧,所述叶片(2)具有复位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重心靠近设置有所述聚风槽(21)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槽(21)凸设于所述叶片(2)的背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槽(21)朝向所述旋转轴线的侧壁为内凹的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00)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分别与所述框架(1)和所述叶片(2)连接,所述扭簧的弹力驱动所述叶片(2)平铺于所述框架(1)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1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