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30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51
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壳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压力释放阀;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其分别与对应的电极电连接。壳体具有压力释放阀所在的壁部。各导电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壁部的内表面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夹设部偏向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遮挡部相对于壁部从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压力释放阀。

Power storage device

The storage device has: an electrode assembly, which has a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a shell, which has a receiving electrode assembly; a pressure release valve; and a positive conductive component and a negative conductive component, which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de, respectively. The shell has a wall where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is located. At least a portion of each conductive member exists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wall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electrode assembly opposite to the inner surface. At least one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ductive components has a clamping part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wall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a shielding part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end face of the electrode assembly which is biased from the clamping part. The shielding part covers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from one side of the electrode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wall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压力释放阀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EV(ElectricVehicle:电动车辆)、PHV(PluginHybrid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等车辆中搭载有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作为蓄积向作为原动机的电动机供应的电力的蓄电装置。在二次电池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壳体中收纳有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在壳体的壁部设有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的压力释放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许第488140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二次电池中,当进行作为其评价试验之一的钉刺试验时,会利用钉使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隔离物破裂,使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在壳体内短路。并且,当发生短路时,会在该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热,由于该热而电解液成分被分解,在壳体内产生气体。于是,壳体内的压力上升而压力释放阀开裂,但是在从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放出气体时,电极的一部分有可能由于高压的气体而被削掉,电极的一部分作为碎片直接随着气体飞散到壳体的外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钉刺试验时能抑制电极碎片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飞散的蓄电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壳体;压力释放阀;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上述电极组装体具有层状结构,具备相互绝缘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分别具备:金属箔、附加到上述金属箔的至少单面的活性物质层以及未附加上述活性物质层而露出有上述金属箔的未涂覆部。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上述压力释放阀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构成为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上述压力释放阀所在的上述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分别与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上述未涂覆部电连接。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上述夹设部偏向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上述遮挡部相对于上述壁部从上述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上述压力释放阀。由此,在钉刺试验时,当钉刺入蓄电装置时,不同极性的电极会通过钉而在壳体内发生短路。当发生短路时,会在该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热,电解液成分被分解而产生气体。由于气体的产生,蓄电装置内的压力上升。然后,当壳体的内部压力达到压力释放阀的释放压力时,压力释放阀开裂,壳体内的气体放出到壳体外。在短路部产生的高压的气体向压力释放阀上升。另外,由于所产生的气体的势头,电极的一部分被剥离而产生碎片。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与相对于壳体的壁部从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压力释放阀的遮挡部碰撞。于是,由于气体的流向改变而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以及与遮挡部的碰撞,容易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碎片从气体落下。其结果是,电极碎片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飞散被抑制。另外,遮挡部比夹设部远离压力释放阀所在的壁部,位于比夹设部偏向电极组装体的位置。因此,即使利用遮挡部相对于壁部从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压力释放阀,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流路也不会被缩窄。因此,能确保气体向压力释放阀的流路,并且能抑制电极碎片向壳体外飞散。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壳体是铝制的,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具备上述遮挡部并且是铝制的。由此,即使遮挡部与壳体接触也不会发生电腐蚀,因此能使遮挡部在接近壳体内表面的方向上大型化,容易使从电极组装体放出的气体与遮挡部碰撞。由于是铝制的,因此即使将遮挡部大型化也能抑制制造成本。另外,也可以是,上述负极导电构件具备上述遮挡部并且是铜制的。由此,即使高温的气体与铜制的遮挡部碰撞也不会使其熔融,不易产生火花。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正极电极具备与上述正极导电构件连接的正极极耳,上述负极电极具备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连接的负极极耳。也可以是,上述正极极耳和上述负极极耳分别为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突出的形状。也可以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一方为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1导电构件,另一方为不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2导电构件。也可以是,上述第1导电构件具备重叠部,该重叠部从上述壁部的外表面观察时重叠于与该第1导电构件为不同极性的极耳,并且覆盖上述极耳。由此,当气体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极耳彼此之间排出时,能使该气体与重叠部碰撞,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碎片从气体落下。另外,也可以是,上述重叠部与上述第2导电构件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是分离的。由此,与遮挡部碰撞的气体在重叠部与第2导电构件的间隙流动而到达压力释放阀。因此,通过设置重叠部,气体排出路径进一步变长,能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碎片从气体落下。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一方为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1导电构件,另一方为不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2导电构件。也可以是,上述第2导电构件位于比上述第1导电构件偏向上述壁部的位置。也可以是,上述第1导电构件和上述第2导电构件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互相重叠。也可以是,上述第2导电构件具备弯曲部,该弯曲部弯曲成使该第2导电构件的顶端去往上述压力释放阀的边缘。由此,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由于与遮挡部的碰撞而改变方向,通过第2导电构件与遮挡部的两个相对面之间并去往压力释放阀。第2导电构件为由于弯曲部而顶端侧去往压力释放阀的边缘的形状,因此能使沿着第2导电构件的顶端侧流动的气体流向压力释放阀。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配置为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不互相重叠。由此,即使气体与遮挡部碰撞或者蓄电装置发生振动,极性不同的导电构件彼此也不会接触而发生短路。另外,也可以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分别具备上述遮挡部,两个上述遮挡部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互相重叠。由此,能使气体与2个遮挡部中的偏向电极组装体的遮挡部碰撞,而改变气体的流向。改变了方向的气体在相互重叠的两个遮挡部彼此之间流动而去往压力释放阀。因此,能使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排出路径更长。另外,也可以是,若将在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轴设为X轴,将与上述X轴成直角并且与上述壁部平行的轴设为Y轴,则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沿着上述Y轴方向并排设置。也可以是,上述压力释放阀偏向上述Y轴方向上的一端,偏向上述一端配置的一方导电构件具备上述遮挡部。由此,在偏向一端配置的一方导电构件中,能使遮挡部的顶端位于沿着Y轴方向超过压力释放阀的位置。因此,关于沿着遮挡部流动的气体,能使气体沿着Y轴方向远离压力释放阀,能使到压力释放阀为止的气体的排出路径更长。另外,也可以是,若将在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轴设为X轴,将与上述X轴成直角并且与上述壁部平行的轴设为Y轴,则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沿着上述Y轴方向并排设置。也可以是,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分别层叠有多个,具备上述遮挡部的上述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从在上述Y轴方向上延伸的上述遮挡部的缘部向上述壁部立设的肋。由此,在钉刺试验时,气体也会从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相互绝缘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具有层状结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分别具备:金属箔、附加到上述金属箔的至少单面的活性物质层以及未附加上述活性物质层而露出有上述金属箔的未涂覆部;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构成为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其至少一部分存在于上述压力释放阀所在的上述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分别与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上述未涂覆部电连接,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上述夹设部偏向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上述遮挡部相对于上述壁部从上述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上述压力释放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1 JP 2016-072927;2016.08.30 JP 2016-16824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相互绝缘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具有层状结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分别具备:金属箔、附加到上述金属箔的至少单面的活性物质层以及未附加上述活性物质层而露出有上述金属箔的未涂覆部;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构成为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其至少一部分存在于上述压力释放阀所在的上述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分别与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上述未涂覆部电连接,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上述夹设部偏向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上述遮挡部相对于上述壁部从上述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上述压力释放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壳体是铝制的,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具备上述遮挡部并且是铝制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导电构件具备上述遮挡部并且是铜制的。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电极具备与上述正极导电构件连接的正极极耳,上述负极电极具备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连接的负极极耳,上述正极极耳和上述负极极耳分别为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突出的形状,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一方为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1导电构件,另一方为不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2导电构件,上述第1导电构件具备重叠部,该重叠部从上述壁部的外表面观察时重叠于与该第1导电构件为不同极性的极耳,并且覆盖上述极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重叠部与上述第2导电构件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是分离的。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一方为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1导电构件,另一方为不具备上述遮挡部的第2导电构件,上述第2导电构件位于比上述第1导电构件偏向上述壁部的位置,上述第1导电构件和上述第2导电构件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互相重叠,上述第2导电构件具备弯曲部,该弯曲部弯曲成使该第2导电构件的顶端去往上述压力释放阀的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配置为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不互相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分别具备上述遮挡部,两个上述遮挡部在将上述壁部和上述电极组装体连结的方向上互相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将在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轴设为X轴,将与上述X轴成直角并且与上述壁部平行的轴设为Y轴,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裕介弘濑贵之铃木信司竹中泰亮小笠原雅人南形厚志秋山泰有奥田元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