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619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3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该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光学功能层,包括第一线偏振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其中,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层叠设置;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于根据经由所述光学功能层传输至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光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

Offscreen Biometric Recogni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off-scree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off-screen biometric recognition device comprises an optical functional layer, including a first linear polarizer and a first quarter wave plate, wherein the first linear polarizer and the first quarter wave plate are stacked; and a biometric recognition module for transmission to the biometric recogni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optical functional layer. The light of group B was used for biometric recognitio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n-screen biometric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识别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更加便捷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例如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大众所需。屏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将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设置于显示屏下,在显示屏下方设置漏光区域,生物特征识别模组通过检测从漏光区域传输下来的携带目标(例如手指)的信息的光,实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然而,屏下漏光区域的模组可能会反射光至显示屏的上方,从而会引起外观问题;另一方面,从漏光区域漏下的与生物特征识别无关的光,也会影响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由于上述各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因此,如何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光学功能层,包括第一线偏振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其中,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层叠设置;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于根据经由所述光学功能层传输至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光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包括线偏振片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学功能层,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靠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大削弱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反射光,因而能够改善外观问题。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线偏振片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靠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图像噪声,提升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其中,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线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靠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既可以大大削弱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反射光,改善外观问题,又可以减少图像噪声,提升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功能层设置于显示屏下方,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下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包括发光层、第三四分之一波片和第二线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所述发光层上方,所述第二线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上方。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二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功能层在所述显示屏下方的设置方向为出射光光强最大的方向。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包括小孔阵列和光电传感器阵列,其中,所述光通过所述小孔阵列传输至所述光电传感器阵列。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小孔阵列的侧壁为黑色。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小孔阵列呈现的颜色与显示屏的漏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一致,即,都为黑色,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外观问题。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还包括滤波片,其中,所述滤波片设置于所述小孔阵列和所述光电传感器阵列之间,用于对所述光进行滤波处理。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发光层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源,其中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采用至少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激励光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抗反射光原理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随着电子设备步入全面屏时代,电子设备正面生物特征采集区域受到全面屏的挤压,因此屏下(Under-display或者Under-screen)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屏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将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比如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从而实现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进行生物特征识别操作,不需要在电子设备正面除显示区域外的区域设置生物特征采集区域。屏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使用从设备显示组件的顶面返回的光来进行指纹感应和其他感应操作。该返回的光携带与该顶面接触的物体(例如手指)的信息,通过采集和检测该返回的光实现位于显示屏下方的特定光学传感器模块。光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可以为通过恰当地配置用于采集和检测返回的光的光学元件来实现期望的光学成像。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库、汽车、银行自动柜员机(AutomatedTellerMachine,ATM)等其他电子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除了可以进行指纹识别外,还可以进行其他生物特征识别,例如,活体识别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图1和图2示出了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100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电子设备100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沿A’-A’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显示屏120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40,其中,所述显示屏120具有显示区域102,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14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所述显示屏120可以为自发光显示屏,其采用具有自发光的显示单元作为显示像素。比如显示屏12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20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者其他被动发光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另一方面,所述显示屏120具体为触控显示屏,其不仅可以进行画面显示,还可以检测用户的触摸或者按压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人机交互界面。比如,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具体为触控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功能层,包括第一线偏振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其中,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层叠设置;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于根据经由所述光学功能层传输至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光进行生物特征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功能层,包括第一线偏振片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其中,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层叠设置;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于根据经由所述光学功能层传输至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光进行生物特征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靠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靠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层还包括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其中,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线偏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和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靠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呈45°角。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功能层设置于显示屏下方,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张键洋凌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