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429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使振动体的振动动作稳定的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具备壳体(10)、收容于壳体(10)的振动体(20)、将振动体(20)支承为能够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振动的弹性支承部(40)、以及使用磁力而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驱动振动体(20)的磁驱动部(50),磁驱动部(50)由配设于振动体(20)侧的第一磁场产生机构和以位于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振动体(20)的延长线上的方式配设于壳体(10)侧的第二磁场产生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承部(40)由形成有多个弯折部、和平坦部的板簧构成,多个弯折部以折痕沿着第三方向的方式被弯折,平坦部从多个弯折部中的一个弯折部朝向另一个弯折部延伸。

Vibration gen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capable of stabilizing the vibration action of the vibration body. The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10), a vibration body (20) contained in the shell (10), an elastic supporting part (40) supporting the vibration body (20)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rections, and a magnetic driving part (50) driving the vibration body (20)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directions by using magnetic force. The magnetic driving part (50) is arranged in the vibration. The first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mechanism on the side of the moving body (20) and the second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mechanism on the side of the shell (10) arranged on the extension line of the vibrating body (20) in the third direction orthogonal to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are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lastic support part (40) is composed of leaf springs forming multiple bending parts and flat parts. A plurality of bending parts are bent in a third direction by means of creases, and the flat part extends from one bending part of the plurality of bending parts to another bend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产生装置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761815.6、申请日为2015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振动产生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产生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借助弹性支承构件而可振动地支承在壳体上的振动体的振动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搭载于便携信息终端、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的振动产生装置得以实用化,该振动产生装置产生在用于得知便携信息终端中的来信的振动、在游戏机中的触觉反馈用的振动等中利用的振动。作为用于这种用途的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以下,使用图9对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表示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示出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101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分别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如图9所示,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101具备壳体110、收容于壳体110的振动体120、保持振动体120的支承体130、将振动体120和支承体130支承成能够振动的弹性支承构件133、使用磁力来驱动振动体120的磁驱动部140。支承体130是将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的箱状的构件,且具有载置振动体120的支承底部131。弹性支承构件133是将上述的金属板弯折而与支承体130形成为一体的板簧,且具有第一弹性变形部136和第二弹性变形部137。第一弹性变形部136是沿着X方向延伸且以折痕沿着Z方向的方式弯折多次的部分,以在X方向上伸缩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第二弹性变形部137是以将支承体130的支承底部131与第一弹性变形部136的一方的端部相连而延伸的板状的部分,以在z方向上挠曲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而且,弹性支承构件133通过第一弹性变形部136和第二弹性变形部137而将振动体120支承为能够沿着X方向及Z方向振动。磁驱动部140构成为具有配设于振动体120侧的电磁铁和配设于壳体110侧的永久磁铁。电磁铁由配设于振动体120侧的磁芯121、磁轭122、以及设置在磁芯121的周围的线圈141构成,朝向规定的方向产生交变磁场。永久磁铁是以沿着Y方向而与振动体120邻接的方式配设于壳体110侧的永久磁铁142a及永久磁铁142b。而且,磁驱动部140利用电磁铁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沿着X方向及Z方向驱动振动体120。而且,振动产生装置101通过弹性支承构件133将振动体120支承为能够沿着X方向及Z方向振动,且磁驱动部140沿着X方向及Z方向驱动振动体120,从而产生沿着X方向及Z方向的所希望的振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5730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现有的振动产生装置101中,第一弹性变形部136是沿着X方向延伸且以折痕沿着Z方向的方式弯折多次的部分。在第一弹性变形部136为这种构造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变形部136不仅通过伸缩而沿着X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还通过挠曲沿Y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永久磁铁142a吸引振动体120的力与永久磁铁142b吸引振动体120的力之间的平衡偏离的情况下,振动体120被吸引至永久磁铁142a侧或永久磁铁142b侧,从而在偏向Y方向的位置处进行振动。其结果是,具有振动体120的振动动作容易变得不稳定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种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振动体的振动动作稳定的振动产生装置。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壳体;振动体,其收容在所述壳体中;弹性支承部,其将所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振动;以及磁驱动部,其使用磁力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驱动所述振动体,所述磁驱动部包括:第一磁场产生机构,其配设于所述振动体侧;以及第二磁场产生机构,其配设于所述壳体侧,且位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所述振动体的延长线上,所述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部由形成有平坦部和多个弯折部的板簧构成,所述多个弯折部以折痕沿着所述第三方向的方式被弯折,所述平坦部从所述多个弯折部中的一个弯折部朝向另一个弯折部延伸。在该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中,弹性支承部由形成有平坦部和多个弯折部的板簧构成,所述多个弯折部以折痕沿着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的方式被弯折,所述平坦部从多个弯折部中的一个弯折部朝向另一个弯折部延伸。这种弯折构造的板簧具有在与折痕正交的方向上容易发生弹性变形而在沿着折痕的方向上难以发生变形这一特征。因此,能够容易使弹性支承部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且能够抑制弹性支承部的沿着第三方向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振动体沿着第三方向的移动,能够使振动体的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振动动作稳定。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坦部的避开外周部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部。在该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中,通过在平坦部的避开外周部的位置处形成开口部,能够抑制弹性变形部容易沿着第三方向发生变形,并且使弹性变形部容易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且,通过调节开口部的尺寸,能够调节弹性变形部的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弹性变形的难易度。其结果是,能够使振动体的振动动作稳定,且使振动体容易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振动,并且能够调节振动体的振动的难易度。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部形成为,所述平坦部的沿着所述折痕的方向上的尺寸比所述平坦部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尺寸大。在该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中,通过将弹性变形部形成为平坦部的沿着折痕的方向上的尺寸比平坦部的沿着延伸方向的尺寸大,能够进一步抑制弹性变形部的沿着第三方向的变形,能够使振动体的振动动作更加稳定。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弹性系数;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弹性系数,所述第二弹性系数与所述第一弹性系数不同,所述磁驱动部以与所述第一弹性系数及所述振动体的质量对应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驱动所述振动体,并且以与所述第二弹性系数及所述振动体的质量对应的第二固有振动频率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驱动所述振动体。在该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中,通过磁驱动部以与第一弹性系数及振动体的质量对应的第一固有振动频率驱动振动体,能够使振动体容易沿着第一方向振动而难以沿着第二方向振动。另外,通过磁驱动部以与第二弹性系数及振动体的质量对应的第二固有振动频率驱动振动体,能够使振动体容易沿着第二方向振动而难以沿着第一方向振动。其结果是,能够使振动体的振动动作稳定,并且能够实现振动体的沿着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所希望的振动动作。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场产生机构是以沿着所述第三方向产生交变磁场的方式配设于所述振动体侧的电磁铁,所述第二磁场产生机构是以沿着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电磁铁对置的方式配设于所述壳体侧的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被磁化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分别排列不同的磁极。在该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中,通过电磁铁所产生的交变磁场,能够使电磁铁与永久磁铁侧的一方的磁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与永久磁铁侧的另一方的磁极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通过利用这种电磁铁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其具备:壳体;振动体,其收容在所述壳体中;弹性支承部,其将所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振动;以及磁驱动部,其使用磁力而驱动所述振动体,所述弹性支承部是形成有多个弯折部的板簧,该多个弯折部以折痕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被弯折,所述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磁驱动部包括:第一磁场产生机构,其配设于所述振动体侧;以及第二磁场产生机构,其配设于所述壳体侧,且位于沿着所述折痕的方向上的所述振动体的延长线上,在所述弹性支承部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中的一个弯折部和邻接的另一个弯折部之间的中间部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弹性支承部形成为,所述中间部的沿着所述折痕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从所述多个弯折部中的一个弯折部朝向另一个弯折部的方向上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14 JP 2014-232051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其具备:壳体;振动体,其收容在所述壳体中;弹性支承部,其将所述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第一方向振动;以及磁驱动部,其使用磁力而驱动所述振动体,所述弹性支承部是形成有多个弯折部的板簧,该多个弯折部以折痕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被弯折,所述振动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磁驱动部包括:第一磁场产生机构,其配设于所述振动体侧;以及第二磁场产生机构,其配设于所述壳体侧,且位于沿着所述折痕的方向上的所述振动体的延长线上,在所述弹性支承部的所述多个弯折部中的一个弯折部和邻接的另一个弯折部之间的中间部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弹性支承部形成为,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宇庆朝邦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