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72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包括导管床主体以及安装于导管床主体底部的导管床安装结构,导管床主体分为上半身承重区、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管床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顶面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导轨,安装底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顶面安装有升降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上半身承重区、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通过铰链进行连接,并通过设置的升降气缸可以将上半身承重区顶起,可以根据病患的舒适度进行高度的调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T字型滑动条以及在滑动导轨,可以对导管床主体进行水平位置的调整,增加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介入手术导管床,都是完全平躺,而大部分接受介入的病人不需要完全平躺,完全平躺对很多患者来说带来极大的不适。比如心衰患者根本不适合平躺,肥胖患者不耐受平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耐受平躺等。还有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颈椎病病人,脊柱疾病患者都不适合完全平躺。而半卧位是大部分患者喜欢选择的方式。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清醒的,完全平躺降低舒适度,增加患者不适,减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而术中患者的烦躁不安,对手术的安全来说是巨大的隐患,影响术者,影响手术质量,甚至有致命的并发症产生。由于人体血管的柔顺性及内皮强大的延伸功能,加上现代导管材料的更新(具备足够的柔韧性和抗折能力),绝大多数可以耐受手臂或下肢轻微弯曲条件下的介入手术。鉴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如今平直介入手术导管床使得患者不舒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包括导管床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管床主体底部的导管床安装结构,所述导管床主体分为上半身承重区、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所述导管床主体的顶面四周边缘设置有母魔术贴,所述上半身承重区的底面中部开设有支撑块滑槽,所述上半身承重区和臀部承重区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之间也通过所述铰链连接,所述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截面呈倒置T字型的滑动条;所述管床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面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导轨,所述安装底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顶面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块滑槽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安装底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面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管床安装结构与所述导管床主体长度尺寸相适配,所述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的长度之和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相适配。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条与两个所述滑动导轨的位置相对应,尺寸大小相适配,且两个所述滑动条与两个所述滑动导轨之间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导管床主体的顶面安装有棉质垫单,所述棉质垫单的底面边缘部设置有子魔术贴。优选的,所述棉质垫单上的子魔术贴与所述导管床主体上的母魔术贴的位置相对应,尺寸相适配,且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粘接配合。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部连接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呈L型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的一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结构简单、布置灵活、体积小巧,操作简单,将导管床主体分为上半身承重区、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连接处通过铰链进行连接,并通过设置的升降气缸可以将上半身承重区顶起,可以根据病患的舒适度进行高度的调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臀部承重区和下半身承重区的底部设置的T字型滑动条以及在支撑板上设置的T字型滑动导轨,可以对导管床主体进行水平位置的调整,增加舒适度。2、本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通过在导管床主体的顶面设置棉质垫单,使得病患躺在其表面更加舒适,同时在导管床主体上设置的母魔术贴以及在棉质垫单上设置的子魔术贴,可以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进行更换或者清洗。3、本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通过设置的L型限位块,可以对导管床主体进行限位,使用时更加安全,同时通过螺栓与安装底板进行固定,方便将导管床主体进行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管床主体水平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半身承重区升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管床主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棉质垫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床安装结构;11、安装底板;12、支撑板;13、升降气缸;14、固定板;15、滑动导轨;16、支撑块;17、螺纹孔;2、限位结构;21、限位块;22、安装孔;23、螺栓;3、导管床主体;31、上半身承重区;32、臀部承重区;33、下半身承重区;34、母魔术贴;35、支撑块滑槽;36、铰链;37、滑动条;4、棉质垫单;41、子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包括导管床主体3以及安装于导管床主体3底部的导管床安装结构1,导管床主体3分为上半身承重区31、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导管床主体3的顶面四周边缘设置有母魔术贴34,上半身承重区3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支撑块滑槽35,上半身承重区31和臀部承重区32之间通过铰链36连接,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之间也通过铰链36连接,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截面呈倒置T字型的滑动条37;进一步的,管床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底板11,安装底板11的顶面一端安装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呈倒置T字型的滑动导轨15,安装底板11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顶面安装有升降气缸13,支撑板12远离升降气缸13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板14,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与支撑块滑槽35的宽度尺寸相适配,安装底板11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面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7。具体的,管床安装结构1与导管床主体3长度尺寸相适配,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的长度之和与支撑板12的长度相适配。此外,两个滑动条37与两个滑动导轨15的位置相对应,尺寸大小相适配,且两个滑动条37与两个滑动导轨15之间滑动配合。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气缸13采用乐清市威朗气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Y1B50×500的升降气缸,缸径为50mm,行程为500mm,值得注意的是,其配套电路也可由厂家提供,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专利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本实施例中将导管床主体3分为上半身承重区31、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连接处通过铰链36进行连接,并通过设置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包括导管床主体(3)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管床主体(3)底部的导管床安装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床主体(3)分为上半身承重区(31)、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所述导管床主体(3)的顶面四周边缘设置有母魔术贴(34),所述上半身承重区(3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支撑块滑槽(35),所述上半身承重区(31)和臀部承重区(32)之间通过铰链(36)连接,所述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之间也通过所述铰链(36)连接,所述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截面呈倒置T字型的滑动条(37);所述管床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底板(11),所述安装底板(11)的顶面一端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导轨(15),所述安装底板(11)远离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顶面安装有升降气缸(13),所述支撑板(12)远离所述升降气缸(13)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与所述支撑块滑槽(35)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安装底板(11)远离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面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包括导管床主体(3)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管床主体(3)底部的导管床安装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床主体(3)分为上半身承重区(31)、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所述导管床主体(3)的顶面四周边缘设置有母魔术贴(34),所述上半身承重区(3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支撑块滑槽(35),所述上半身承重区(31)和臀部承重区(32)之间通过铰链(36)连接,所述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之间也通过所述铰链(36)连接,所述臀部承重区(32)和下半身承重区(33)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截面呈倒置T字型的滑动条(37);所述管床安装结构(1)包括安装底板(11),所述安装底板(11)的顶面一端安装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导轨(15),所述安装底板(11)远离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顶面安装有升降气缸(13),所述支撑板(12)远离所述升降气缸(13)的一端部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有支撑块(16),所述支撑块(16)与所述支撑块滑槽(35)的宽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安装底板(11)远离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面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移动介入导管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床安装结构(1)与所述导管床主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喜刘念念陶志文陈星王艳董淑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