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引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31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线圈、引脚;骨架上绕有线圈,骨架下部设有若干个引脚,引脚由骨架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引脚由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组成,其中第二引脚和第五引脚平行于骨架端面,线圈与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引脚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第五引脚位于引脚底端的最低点,第四引脚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之间的夹角为120‑135°,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的夹角为3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引脚可以实现贴片安装要求,节省人工,在生产中工艺可控度高,并且解决了贴片过程中容易出现引脚虚假焊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引脚
本技术涉及微电子
的表面贴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贴片的变压器引脚。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资讯产品、家用电器产品以及绿色照明等领域的发展,为其配套的电子产品大量使用到了整流桥、二极管、稳压管等重要元器件,并对这类器件产品的“轻、薄、小、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超小型塑封结构,不仅代表了行业技术水平,对后级产品的小型化、更高的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要求至关重要;目前半导体元器件中使用量最大的整流二极管产品,也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安装了四颗二极管的整流桥封装器件以使用安装方便、功率密度高、占用PCB板面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在一些高端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变压器引脚是用于安装固定变压器的重要装置,然而,现有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引脚通常为长直形,形状单一,在特殊封装条件下无法牢固可靠地贴装于PCB表面,现有技术变压器的安装为插件安装引脚,需要人工插件安装或者手工焊接安装,浪费人力资源、生产时间长、不能实现快速大规模生产、工艺控制一致性差。因此亟需对引脚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引脚,可以实现贴片安装要求,节省人工,且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在生产中工艺可控度高,并且解决了贴片过程中容易出现引脚虚假焊等缺陷,减少了人工焊接过程中较多工艺性不良的风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线圈、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所述骨架上绕有线圈,所述骨架下部设有若干个引脚,引脚由骨架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引脚由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组成,其中第二引脚和第五引脚平行于骨架端面,所述的线圈与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引脚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第五引脚位于引脚底端的最低点,第四引脚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所述的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的夹角为30-45°,在此夹角范围内引脚牢靠度大大提高,明显优于其他夹角范围内的引脚的牢靠度,且在此夹角范围内,通过调整夹角的范围,可以实现在不同封装条件下与电路板表面稳定贴装。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引脚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的底端,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向远离端面中心线位置外折。进一步地,所述的引脚材质为CP线或者铜包钢。进一步地,第五引脚底面为扁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设置有两排,设置在骨架相对的两个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改变引脚形状,能够使其更加牢固的贴装于电路板等表面,节省了人力,可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且工艺可控度高,提高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压器引脚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变压器引脚底视图;其中,1是骨架、2是线圈、3是引脚、4是第二引脚、5是第三引脚、6是第四引脚、7是第五引脚;31、32、33、34为引脚,71、72、73、74为引脚的最底端。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1、线圈2、引脚3;引脚3位于骨架端面中心线两侧相对面,设置为两排,引脚3最底面设置为扁平状,材质为CP线或者铜包钢,且若干个引脚的最底面均是处于同一水平面。骨架1上绕有线圈2,引脚3包括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第四引脚6、第五引脚7,引脚3由骨架1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第二引脚4和第五引脚7平行于骨架1端面,线圈2与第二引脚4连接,第二引脚4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第三引脚5与第二引脚4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5的底端,第三引脚5与第四引脚6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5的顶端;第五引脚7位于引脚3底端的最低点,第五引脚底面为扁平状,第四引脚6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7,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第二引脚4与第三引脚5之间的夹角为:120-135°,第三引脚5与第四引脚6之间的夹角为30-45°,通过调整夹角的范围,可以实现在不同封装条件下与电路板表面稳定贴装。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1)、线圈(2)、引脚(3)、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第四引脚(6)、第五引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上绕有线圈(2),所述骨架(1)下部设有若干个引脚(3),引脚(3)由骨架(1)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引脚(3)由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第四引脚(6)、第五引脚(7)组成,其中第二引脚(4)和第五引脚(7)平行于骨架(1)端面,所述的线圈(2)与第二引脚(4)连接,第二引脚(4)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第五引脚(7)位于引脚(3)底端的最低点,第四引脚(6)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7),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所述的第二引脚(4)与第三引脚(5)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所述的第三引脚(5)与第四引脚(6)之间的夹角为30‑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1)、线圈(2)、引脚(3)、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第四引脚(6)、第五引脚(7),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上绕有线圈(2),所述骨架(1)下部设有若干个引脚(3),引脚(3)由骨架(1)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引脚(3)由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第四引脚(6)、第五引脚(7)组成,其中第二引脚(4)和第五引脚(7)平行于骨架(1)端面,所述的线圈(2)与第二引脚(4)连接,第二引脚(4)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第五引脚(7)位于引脚(3)底端的最低点,第四引脚(6)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7),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所述的第二引脚(4)与第三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允彭福胜白茹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