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329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包括C‑DOCSIS局端平台、至少一个下行光发射机和至少一个上行光接收机,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包括若干个C‑DOCSIS模块,每个C‑DOCSIS模块设置有上行RF端口和下行RF端口;下行光发射机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上设置有RF输入端口;上行光接收机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有RF输出端口;所述上行RF端口与RF输出端口相连,所述下行RF端口与RF输入端口相连。该系统将占用空间减小到三分之一,解决分前端机房的空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
本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用于广电接入网传输的分前端系统。
技术介绍
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系统中,C-DOCSIS+RFoG的新型网络应用逐渐增多。如图1所示,一般1套C-DOCSIS分前端系统带8个RFoG光站,每个光站带50户用户,实现1套C-DOCSIS分前端系统带400户用户的网络应用。该应用中放置于机房内的C-DOCSIS分前端系统由C-DOCSIS局端设备、下行光发射机和上行光接收机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C-DOCSIS局端设备、下行光发射机和上行光接收机这三种设备都采用1“U”标准机箱结构,即1套C-DOCSIS分前端系统占用3“U”标准空间。但是,随着网络铺设的推进,放置设备空间不够的问题日益凸显,如覆盖4万用户的分机房网络,机房中需新增100套C-DOCSIS分前端系统,机房预留空间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本技术的系统能够将占用空间减小到原来设计的三分之一,从而节约了空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空间的利用率。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包括C-DOCSIS局端平台、至少一个下行光发射机和至少一个上行光接收机,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包括若干个C-DOCSIS模块,每个C-DOCSIS模块设置有上行RF端口和下行RF端口;下行光发射机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上设置有RF输入端口;上行光接收机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有RF输出端口;所述上行RF端口与RF输出端口相连,所述下行RF端口与RF输入端口相连。进一步的,包括一个具有8个C-DOCSIS模块的C-DOCSIS局端平台、两个具有4个RF输入端口的下行发光发射机和两个具有4个RF输出端口的上行光接收机。进一步的,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还包括CPU管理模块、网管模块和电源模块,CPU管理模块分别与8个C-DOCSIS模块和网管模块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与8个C-DOCSIS模块、CPU管理模块和网管模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采用4“U”标准机框。进一步的,所述C-DOCSIS模块为功能相同的独立C-DOCSIS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C-DOCSIS模块的下行16信道可调频率范围为87~1000MHz,上行4信道可调频率范围为5~65MHz。进一步的,电源模块为双电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C-DOCSIS局端平台、下行光发射机和上行光接收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8套原有C-DOCSIS分前端系统功能。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占用空间8“U”(C-DOCSIS局端平台4“U”,2台四路下行光发射机2“U”,2台四路上行光接收机2“U”),相比8套原有C-DOCSIS分前端系统占用空间24“U”(1套3“U”),占用空间减小到三分之一,解决分前端机房的空间问题。并且实现了C-DOCSIS局端平台实现IP信号的射频调制,下行光发射机实现电光转换,上行光接收机实现光电转换,组成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对接包含RFoG光站的HFC接入网。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C-DOCSIS分前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C-DOCSIS局端平台原理图。图中:1C-DOCSIS局端平台,2下行光发射机,3上行光接收机,4C-DOCSIS模块,5上行RF端口,6下行RF端口,7RF输入端口,8RF输出端口,9CPU管理模块,10网管模块,11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如果无特殊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C-DOCSIS局端平台1、至少一个下行光发射机2和至少一个上行光接收机3,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1包括若干个C-DOCSIS模块4,每个C-DOCSIS模块4设置有上行RF端口5和下行RF端口6;下行光发射机2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上设置有RF输入端口7;上行光接收机3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有RF输出端口8;所述上行RF端口5与RF输出端口8相连,所述下行RF端口6与RF输入端口7相连。具体的,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具有8个C-DOCSIS模块4的C-DOCSIS局端平台1、两个具有4个RF输入端口7的下行发光发射机和两个具有4个RF输出端口8的上行光接收机3。C-DOCSIS局端平台1的8个C-DOCSIS模块4的下行RF端口6与两个下行光发射机2上的RF输入端口7相连,C-DOCSIS模块4的上行RF端口5与两个上行光接收机3的RF输出端口8相连。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采用4“U”标准机框。如图3所示,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1还包括CPU管理模块9、网管模块10和电源模块11,CPU管理模块9分别与8个C-DOCSIS模块4和网管模块10相连,电源模块11分别与8个C-DOCSIS模块4、CPU管理模块9和网管模块10相连。所述C-DOCSIS模块4为功能相同的独立C-DOCSIS模块4,采用插拔式结构。实现IP信号和射频信号的转换,其中下行16信道可调频率范围为87~1000MHz,上行4信道可调频率范围为5~65MHz,该模块可实现下行800Mbps、上行160Mbps传输速率的宽带通信。在此,电源模块11采用双电源结构,并且双电源中,每个电源首先串联一个二极管后再并列设置。两个下行光发射机均为相同功能光发射机,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BL5711TE-4型四路光发射机,在1“U”标准机箱中安装4块独立输入输出的光发射模块,实现4路下行信号光发射功能。两个上行光接收机3均为相同功能光接收机,采用浙江省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BL5161RB-4型四路上行光接收机,在1“U”标准机箱中安装4块独立输入输出的光接收模块,实现4路回传信号光接收功能。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实现8套原有C-DOCSIS分前端系统功能。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占用空间8“U”(C-DOCSIS局端平台4“U”,2台四路下行光发射机2“U”,2台四路上行光接收机2“U”),相比8套原有C-DOCSIS分前端系统占用空间24“U”(1套3“U”),占用空间减小到三分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包括C‑DOCSIS局端平台(1)、至少一个下行光发射机(2)和至少一个上行光接收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1)包括若干个C‑DOCSIS模块(4),每个C‑DOCSIS模块(4)设置有上行RF端口(5)和下行RF端口(6);下行光发射机(2)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上设置有RF输入端口(7);上行光接收机(3)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有RF输出端口(8);所述上行RF端口(5)与RF输出端口(8)相连,所述下行RF端口(6)与RF输入端口(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包括C-DOCSIS局端平台(1)、至少一个下行光发射机(2)和至少一个上行光接收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C-DOCSIS局端平台(1)包括若干个C-DOCSIS模块(4),每个C-DOCSIS模块(4)设置有上行RF端口(5)和下行RF端口(6);下行光发射机(2)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上设置有RF输入端口(7);上行光接收机(3)包括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有RF输出端口(8);所述上行RF端口(5)与RF输出端口(8)相连,所述下行RF端口(6)与RF输入端口(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DOCSIS的高密度分前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8个C-DOCSIS模块(4)的C-DOCSIS局端平台(1)、两个具有4个RF输入端口(7)的下行发光发射机和两个具有4个RF输出端口(8)的上行光接收机(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颖李佳敏郑新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传媒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