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02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7:11
提供一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一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上;多个混光微结构,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上,所述混光微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的上方;以及多个聚光微结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混光微结构上,所述聚光微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发光组件的上方。还提供包含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于保证面光源的混光均匀性接近正常水平,并使面光源整体光效提升。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故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必须配置一背光模组,以提供一面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亮度高、功率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热问题轻微等优势,因此目前发光二极管数组已被广泛地使用在背光模组中。而Mini-LED的面光源其及背光模组具有轻薄、柔性可弯曲、亮度高、节能省电等诸多优点,同时可以克服现有侧发光模组中混光距离的限制,通过制作窄边框全面屏,可实现背光的分区控制显示,制备高动态对比度显示器件。然而,面光源由于LED光形和排布的影响,会出现内面发光亮度不均,正面亮度不高等缺陷,其光能利用率要低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因此需要在面光源的上方加入扩散片和棱镜片,帮助面光源正面混光和亮度提升。对于现有的棱镜片结构,其截面通常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计,这一设计不利于面光源中光取得和利用,小角度光线在此种棱镜片结构中会造成多次回光而损耗,造成面光源正面亮度偏低。如何减少面光源中正面多次回光反射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减少面光源在传统增亮膜片(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BEF)聚光过程中的多次回光损耗问题,增加面光源整体的光取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面光源的发光组件的光学膜片层上表面制备具有混光作用的微结构,及具有聚光作用的透镜微结构和棱镜微结构,在实现正面混光均匀的前提下,在聚光时减少面光源内部多次反射回光效应,增加一次出光的光能比例,提升面光源整面光取出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一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上;多个混光微结构,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上,所述混光微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多个聚光微结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混光微结构上,所述多个聚光微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各发光组件具有一光轴,各混光微结构的形状以对应的发光组件的光轴左右对称。即每个所述混光微结构的大小与对应的发光组件的大小相同,并置于对应的所述发光组件的正上方。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聚光微结构以所述发光组件的一光轴为对称轴,所述聚光微结构的形状以所述对称轴左右对称。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聚光微结构以所述混光微结构的一中心轴呈左右对称。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聚光微结构包括一透镜微结构与一棱镜微结构,所述透镜微结构设置于所述混光微结构上,所述棱镜微结构设置于所述透镜微结构上。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棱镜微结构为一三角形棱镜结构。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透镜微结构的一折射率大于所述棱镜微结构的一折射率。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透镜微结构的一折射率大于与所述棱镜微结构的一折射率。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混光微结构的一折射率小于或等于与所述光学膜片的一折射率。根据本文描述的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更包括一扩散膜层,设置于所述多个聚光微结构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改良了现有棱镜片微结构的设计以及混光微结构与聚光微结构相对于扩散膜层的结构配置。本专利技术在面光源发光组件上方光学膜片层设置多个混光微结构(层)和多个聚光微结构(层),混光微结构(层)在发光组件正上方光学膜片层表面,避免出现明显的混光不均匀现象。另外在混光微结构上设置透镜微结构和棱镜微结构,增加聚光时一次出光的能量占比,减少面光源内部回光及反射吸收损耗,从而提升面光源整体上的光效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与现有背光模组面光源发光角度范围内光能变化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中混光微结构和聚光微结构出光光路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中混光微结构和聚光微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中混光微结构和聚光微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A为现有背光模组面光源照度能量分布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面光源照度能量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包含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过程。针对现有的棱镜结构,其横截面通常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结构设计,这一结构不利于面光源中光取出和利用,小角度折射光在此种棱镜片结构中会造成多次回光而损耗的缺陷进行以下改进。如图1至图3A-图3C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结构剖面示意图及光能变化、出光光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所述背光模组1包括:一基板10;多个发光组件20,设置于所述基板10上;一光学膜片30,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20上;多个混光微结构40,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30上,所述混光微结构40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20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多个聚光微结构50,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混光微结构40上,所述多个聚光微结构50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20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基板10可以是柔性FPC板,也可以为较硬的PCB板。每个所述多个发光组件20可以但不限于为蓝光芯片,又称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组件20的每一个具有一长度与一宽度,其长度与宽度的尺寸分别在100微米-500微米间的一范围。构成所述光学膜片30的材料为硅酸盐荧光粉材料或者KSF荧光粉材料。所述光学膜片30具有一内表面31与一外表面32,所述内表面31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20接触,所述外表面32被配置用以设置所述多个混光微结构40。值得注意的是,各发光组件20具有一光轴,各混光微结构40的形状以对应的发光组件20的光轴左右对称。例如,所述混光微结构40以所述发光组件20的一光轴为对称轴A,所述混光微结构40的形状以所述对称轴A左右对称。即所述混光微结构40的一宽度与所述发光组件20的一宽度相同,更进一步地说,每个所述混光微结构40的一长度与一宽度与发光组件20的一长度与一宽度概呈相同。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混光微结构40的三维结构型态与发光组件20的三维结构型态相似,两者皆呈矩形设置,每个所述混光微结构40的长度与宽度分别是每个发光组件20的长度与宽度的1.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一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上;多个混光微结构,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上,所述混光微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多个聚光微结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混光微结构上,所述多个聚光微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多个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一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上;多个混光微结构,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上,所述混光微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以及多个聚光微结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多个混光微结构上,所述多个聚光微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发光组件具有一光轴,各混光微结构的形状以对应的发光组件的光轴左右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微结构以所述发光组件的一光轴为对称轴,所述聚光微结构的形状以所述对称轴左右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微结构以所述混光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