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65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按键扫描电路;按键扫描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的两个I/O端口,实现对4个按键的扫描,提高了单片机I/O端口的利用率;同时,在各按键被按下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向使用者指示被按下的按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使用的电气元器件少,电路结构简单,在保证电熨斗电路板的体积小巧的同时增加了按键数量,满足电熨斗的丰富功能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熨斗的功能不断丰富,电熨斗电路中的按键数量也在提高。现有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中,按键检测电路就是一个按键直接与单片机的一个I/O口连接(即一对一的连接方式),这种按键检测电路简单直接,但是,由于一个按键需要独占单片机的一个I/O口,当按键较多时,就需要占用单片机较多的I/O口(有多少个按键,就需要占用多少个I/O口),从而导致控制器的I/O口的利用率较低;且由于单片机在设计时端口数量往往被设计的十分有限,使得这些为数不多的I/O口在被用于模拟信号采集、信号输出等功能之后,很难剩余足够数量的I/O口,来实现按键检测输入用的功能;同时,在进行按键选择时,往往需要额外设计显示电路,用以指示按键是否被按下。然而像电熨斗类的小家电产品,其空间容量极其有限,电路板要尽量小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熨斗按键检测电路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按键扫描电路;所述单片机包括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扫描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所述按键S1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3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4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I/O2。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5V。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的电阻值为0.47kΩ。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发光二极管D4均为绿色发光二极管。本技术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的两个I/O端口,能够实现对4个按键的扫描,提高了单片机I/O端口的利用率;同时,在各按键被按下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向使用者指示被按下的按键。本技术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使用的电气元器件少,电路结构简单,占用的单片机I/O端口少,在保证电熨斗电路板的体积小巧的同时增加了按键数量,满足电熨斗的丰富功能的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0单片机20直流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端”、“另一端”等类似词语,仅是指示装置或元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在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0和按键扫描电路;所述单片机10包括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扫描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所述按键S1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3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4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I/O2。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0和按键扫描电路;单片机10的型号可以是STM32F030C8;其中单片机10包括两个不同I/0端口,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按键扫描电路包括4个发光二极管和4个按键;其中按键S1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按键S1的另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单片机10的第一端口I/O1;按键S2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较佳地,直流电源20的输出电压为+5V,电阻R1的电阻值为0.47kΩ;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单片机10的第二端口I/O2;按键S3的一端连接单片机10的第一端口I/O1,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单片机10的第二端口I/O2;按键S4的一端连接单片机10的第一端口I/O1,按键S4的另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单片机10的第二端口I/O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具体描述如下:扫描按键S1和S2时,向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0)和按键扫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0)包括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扫描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所述按键S1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3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4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端口I/O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指示功能的电熨斗按键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0)和按键扫描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0)包括第一端口I/O1和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扫描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按键S1、按键S2、按键S3以及按键S4;所述按键S1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所述按键S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I/O1;所述按键S2的一端通过电阻R1连接至直流电源(20),所述按键S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I/O2;所述按键S3的一端连接第一端口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春徐磊魏肃柴智黄志强刘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