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57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一移动空间,所述移动空间上侧设置有一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对称设置有一连通驱动空间的升降槽,所述移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封闭机构,所述移动空间上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空间,所述转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转动空间的旋转槽。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中,且此装置对钻孔挖坑设备的运输十分方便,且在封板未打开的情况下,即使驱动单机工作,升降块只旋转,未实现升降,为装置的安全右施加一道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桥梁建设对地区间的沟通联系越加重要,对加快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帮助越来越不可或缺,而现阶段对桥梁深基坑有很多方法去建设,但设备都相对旁大,运输十分不便利,而且这些装备都相对复杂操作按钮众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一移动空间,所述移动空间上侧设置有一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空间下端壁贯穿移动空间且连接外界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对称设置有一连通驱动空间的升降槽,所述左侧驱动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与驱动空间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右侧驱动空间内设置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侧驱动空间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贯穿左侧驱动空间右端壁且位于右侧驱动空间内,所述传动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下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封闭机构,所述移动空间上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空间,所述转动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移动空间的转动槽,所述转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平移板,所述平移板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远离升降空间的第一连接杆下端与转动空间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靠近升降空间的第一连接杆下端贯穿转动槽且与封闭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转动空间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前后端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轴体上转动连接有一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上端贯穿旋转槽上端壁且位于旋转空间内,所述旋转齿轮下端贯穿旋转槽下端壁且与平移板上端面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上端啮合传动连接有一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与旋转空间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连接空间,所述连接空间靠近升降空间的端壁连通驱动空间,所述连接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旋转空间的连接槽,所述滑动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端贯穿连接槽且位于连接空间内,所述第三连接杆靠近升降空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一贯穿支撑杆上下端面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滑动连接有一T形块,所述T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贯穿T形槽靠近升降空间的端壁且位于驱动空间内,所述T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C形块,所述驱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升降块,所述左侧升降块中心与驱动轴螺旋配合连接,所述右侧升降块中心与从动轴螺旋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上侧设置有一转动块,所述左侧转动块中心与驱动轴套装连接,所述右侧转动块中心与从动轴套装连接,所述转动块远离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传动槽,所述升降块远离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第二传动槽,所述C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传动槽与第二传动槽内且分别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空间内设置有一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内设置有一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一电动轴,所述转动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贯穿升降槽且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上端面右侧设置有一发电机构。所述方法步骤如下:首先,传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通过齿轮系的传动,带动套环的转动,从而带动两根旋转轴向两边运动,从而将两根第一移动柱向两边推动,此时第二移动柱被推动,压缩弹簧被压缩,此时两块封板被带动向两边运动,从而使升降空间连通外界空间,在封板向两边运动时,第一连接杆向两边运动,从而带动平移板向两边运动,在旋转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滑动板向升降空间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第三连接杆向升降空间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C形块进入第一传动槽与第二传动槽内;然后,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的转动,在齿轮系与传动轴的传动下,带动从动轴的转动,在C形块的连接下,升降块与转动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传动块向下运动,此时转动电机工作,带动电动轴转动,在转动块与升降块的带动下,电动轴开始对地钻孔挖坑,完成工作后,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升降块上升,从而带动传动块上升,当C形块与支撑杆链结构,传动电机工作,封板封闭升降空间,此时C形块离开第一传动槽与第二传动槽。作为优选,所述封闭机构包括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后端壁连通移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右端壁固定连接有一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左端面动力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左端与传动空间左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轴体上固定连接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后端贯穿传动空间后端壁且位于移动空间内,所述移动空间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一支撑台,所述移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左右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个支撑台中心且与支撑台轴承连接,所述套环内侧左右对称螺旋配合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套环中心的一端穿过套环远离套环中心的一端且位于移动空间内,所述套环外侧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后端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所述旋转轴远离套环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柱,所述第一移动柱前端与移动空间前端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柱后端固定连接有一封板,所述封板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柱,所述第二移动后端与移动空间后端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柱远离移动空间中心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移动柱,所述移动空间左右端壁后侧固定连接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一压缩空间,所述压缩空间靠近移动空间中心的端壁连通移动空间,所述第三移动柱远离移动空间中心的一端穿过压缩空间靠近移动空间中心的端壁且位于压缩空间,所述压缩空间远离移动空间中心的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靠近移动空间中心的一端与第三移动柱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C形块的宽度大于驱动空间远离升降空间的端壁到转动块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套环内壁左右设置有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作为优选,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光伏电板,所述车体右端上侧内设置有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光伏电板通过光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作中,传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通过齿轮系的传动,带动套环的转动,从而带动两根旋转轴向两边运动,从而将两根第一移动柱向两边推动,此时第二移动柱被推动,压缩弹簧被压缩,此时两块封板被带动向两边运动,从而使升降空间连通外界空间,在封板向两边运动时,第一连接杆向两边运动,从而带动平移板向两边运动,在旋转齿轮的转动下带动滑动板向升降空间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第三连接杆向升降空间中心的方向运动,从而推动C形块进入第一传动槽与第二传动槽内,驱动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的转动,在齿轮系与传动轴的传动下,带动从动轴的转动,在C形块的连接下,升降块与转动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传动块向下运动,此时转动电机工作,带动电动轴转动,在转动块与升降块的带动下,电动轴开始对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一移动空间,所述移动空间上侧设置有一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空间下端壁贯穿移动空间且连接外界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对称设置有一连通驱动空间的升降槽,所述左侧驱动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与驱动空间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右侧驱动空间内设置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侧驱动空间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贯穿左侧驱动空间右端壁且位于右侧驱动空间内,所述传动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下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封闭机构,所述移动空间上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空间,所述转动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移动空间的转动槽,所述转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平移板,所述平移板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远离升降空间的第一连接杆下端与转动空间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靠近升降空间的第一连接杆下端贯穿转动槽且与封闭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转动空间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前后端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轴体上转动连接有一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上端贯穿旋转槽上端壁且位于旋转空间内,所述旋转齿轮下端贯穿旋转槽下端壁且与平移板上端面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上端啮合传动连接有一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与旋转空间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连接空间,所述连接空间靠近升降空间的端壁连通驱动空间,所述连接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旋转空间的连接槽,所述滑动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端贯穿连接槽且位于连接空间内,所述第三连接杆靠近升降空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一贯穿支撑杆上下端面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滑动连接有一T形块,所述T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贯穿T形槽靠近升降空间的端壁且位于驱动空间内,所述T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C形块,所述驱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升降块,所述左侧升降块中心与驱动轴螺旋配合连接,所述右侧升降块中心与从动轴螺旋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上侧设置有一转动块,所述左侧转动块中心与驱动轴套装连接,所述右侧转动块中心与从动轴套装连接,所述转动块远离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传动槽,所述升降块远离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第二传动槽,所述C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传动槽与第二传动槽内且分别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空间内设置有一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内设置有一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一电动轴,所述转动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贯穿升降槽且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上端面右侧设置有一发电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科技的桥梁深基坑施工办法,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一移动空间,所述移动空间上侧设置有一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空间下端壁贯穿移动空间且连接外界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内对称设置有一驱动空间,所述升降空间左右端壁对称设置有一连通驱动空间的升降槽,所述左侧驱动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与驱动空间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右侧驱动空间内设置有一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侧驱动空间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贯穿左侧驱动空间右端壁且位于右侧驱动空间内,所述传动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下侧啮合传动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中心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封闭机构,所述移动空间上端壁内左右对称设置有转动空间,所述转动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移动空间的转动槽,所述转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平移板,所述平移板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远离升降空间的第一连接杆下端与转动空间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靠近升降空间的第一连接杆下端贯穿转动槽且与封闭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转动空间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前后端壁间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轴体上转动连接有一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上端贯穿旋转槽上端壁且位于旋转空间内,所述旋转齿轮下端贯穿旋转槽下端壁且与平移板上端面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齿轮上端啮合传动连接有一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与旋转空间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一连接空间,所述连接空间靠近升降空间的端壁连通驱动空间,所述连接空间下端壁设置有一连通旋转空间的连接槽,所述滑动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端贯穿连接槽且位于连接空间内,所述第三连接杆靠近升降空间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一贯穿支撑杆上下端面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滑动连接有一T形块,所述T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贯穿T形槽靠近升降空间的端壁且位于驱动空间内,所述T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C形块,所述驱动空间内设置有一升降块,所述左侧升降块中心与驱动轴螺旋配合连接,所述右侧升降块中心与从动轴螺旋配合连接,所述升降块上侧设置有一转动块,所述左侧转动块中心与驱动轴套装连接,所述右侧转动块中心与从动轴套装连接,所述转动块远离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传动槽,所述升降块远离升降空间的端面设置有第二传动槽,所述C形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传动槽与第二传动槽内且分别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空间内设置有一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内设置有一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一电动轴,所述转动块靠近升降空间的一端贯穿升降槽且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上端面右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迪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昌盛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