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68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包括有上模板、侧壁缸筒、一级活塞、二级活塞、凹模、下模板、压边缸筒、压边圈、卸料装置、凸模和凸模座,所述上模板右端开有第一充液孔,所述上模板下端与侧壁缸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壁缸筒内设有一级活塞和二级活塞,其中一级活塞与侧壁缸筒滑动连接,且一级活塞与第一充液孔相通,二级活塞设于一级活塞内,并与一级活塞滑动连接,所述侧壁缸筒下端与凹模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模板上端设有压边缸筒,且与压边缸筒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液压压边,同时还能作用于板料边缘形成径向推力,较好地改善了拉深过程中板料的受力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是机械加工中的一种工艺方法,是使压力机通过模具对金属毛坯加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它是机械制造中要种的加工方法之一。利用冲压方法生产的零件种类很多,其成形方法也多种多样,按成形工序种类,概括起来分两大类,一是分离工序,二是成形工序,其中,成形工序包括弯曲、拉深、胀形、翻边、扩孔、缩口、卷边、校平等。传统的板料拉伸方法主要是利用机械力,并由凸模下压对工件进行拉深,在拉深过程中,凸模与工件、工件与凹模之间存在较大摩擦力,拉深过程中受力变化大,使得工件移动,导致压边固定间隙得不到有效保证,造成板料凸缘易于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具体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包括有上模板、侧壁缸筒、一级活塞、二级活塞、凹模、下模板、压边缸筒、压边圈、卸料装置、凸模和凸模座,所述上模板右端开有第一充液孔,所述上模板下端与侧壁缸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壁缸筒内设有一级活塞和二级活塞,其中一级活塞与侧壁缸筒滑动连接,且一级活塞与第一充液孔相通,二级活塞设于一级活塞内,并与一级活塞滑动连接,所述侧壁缸筒下端与凹模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模板上端设有压边缸筒,且与压边缸筒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边缸筒左端下部设有第二充液孔,所述压边缸筒内设有压边圈,且与压边圈滑动连接,所述压边圈的内孔与凹模相对应,且压边圈的内孔内设有卸料装置,所述凸模与凸模座配合,并通过凸模座固定在下模板上端中心处,所述凸模座与下模板通过螺栓连接。上述地,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有卸料板、销轴、挡片和弹簧,所述卸料板与压边圈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下端对称固定有销轴,所述销轴下端与挡片固定连接,所述挡片设于压边圈的阶梯孔中,且与压边圈的阶梯孔的大孔滑动连接,所述挡片与压边圈的阶梯孔之间设有弹簧。优选地,所述二级活塞上设有单向阀。优选地,所述侧壁缸筒与一级活塞、侧壁缸筒与凹模、凹模与压边圈、压边圈与压边缸筒、压边缸筒与凸模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液孔和第二充液孔的一端均接有溢流阀。本技术的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在拉深过程中凹模内的液压力不但能在筒壁形成摩擦保持效应,还能在凹模圆角处形成流体润滑,而压边腔液压力可实现液压压边,同时还能作用于板料边缘形成径向推力,较好地改善了拉深过程中板料的受力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模板,2-侧壁缸筒,3-一级活塞,4-二级活塞,5-凹模,6-下模板,7-压边缸筒,8-压边圈,9-卸料装置,10-凸模,11-凸模座,91-卸料板,92-销轴,93-挡片,94-弹簧,101-第一充液孔,102-第二充液孔,103-第一油腔,104-第二油腔,105-第三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包括有上模板1、侧壁缸筒2、一级活塞3、二级活塞4、凹模5、下模板6、压边缸筒7、压边圈8、卸料装置9、凸模10和凸模座11,所述上模板1右端开有第一充液孔101,所述上模板1下端与侧壁缸筒2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壁缸筒2内设有一级活塞3和二级活塞4,其中一级活塞3与侧壁缸筒2滑动连接,且一级活塞3与第一充液孔101相通,二级活塞4设于一级活塞3内,并与一级活塞3滑动连接,所述侧壁缸筒2下端与凹模5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模板6上端设有压边缸筒7,且与压边缸筒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边缸筒7左端下部设有第二充液孔102,所述压边缸筒7内设有压边圈8,且与压边圈8滑动连接,所述压边圈8的内孔与凹模5相对应,且压边圈8的内孔内设有卸料装置9,所述凸模10与凸模座11配合,并通过凸模座11固定在下模板6上端中心处,所述凸模座11与下模板6通过螺栓连接。上述地,所述卸料装置9包括有卸料板91、销轴92、挡片93和弹簧94,所述卸料板91与压边圈8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91下端对称固定有销轴92,所述销轴92下端与挡片93固定连接,所述挡片93设于压边圈8的阶梯孔81中,且与压边圈8的阶梯孔81的大孔滑动连接,所述挡片93与压边圈8的阶梯孔81之间设有弹簧94。优选地,所述二级活塞4上设有单向阀。优选地,所述侧壁缸筒2与一级活塞4、侧壁缸筒2与凹模5、凹模5与压边圈8、压边圈8与压边缸筒7、压边缸筒7与凸模座1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液孔101和第二充液孔102的一端均接有溢流阀。具体地,使用时,往第二充液孔102内充入液压油,使得压边圈8上端表面超过凸模10,然后放板料至压边圈8上,接着凹模5下行压紧板料,再通过第一充液孔101,往上模板1、侧壁缸筒2与一级活塞3构成的第一油腔103中充液压油,接着一级活塞3、二级活塞4依次压下,通过二级活塞4流入二级活塞4、凹模5及板料构成的第二油腔104内,并克服由压边缸筒7、压边圈8及凸模座11构成的第三油腔105内的压力下移,进行拉深。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模板、侧壁缸筒、一级活塞、二级活塞、凹模、下模板、压边缸筒、压边圈、卸料装置、凸模和凸模座,所述上模板右端开有第一充液孔,所述上模板下端与侧壁缸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壁缸筒内设有一级活塞和二级活塞,其中一级活塞与侧壁缸筒滑动连接,且一级活塞与第一充液孔相通,二级活塞设于一级活塞内,并与一级活塞滑动连接,所述侧壁缸筒下端与凹模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模板上端设有压边缸筒,且与压边缸筒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边缸筒左端下部设有第二充液孔,所述压边缸筒内设有压边圈,且与压边圈滑动连接,所述压边圈的内孔与凹模相对应,且压边圈的内孔内设有卸料装置,所述凸模与凸模座配合,并通过凸模座固定在下模板上端中心处,所述凸模座与下模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有卸料板、销轴、挡片和弹簧,所述卸料板与压边圈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下端对称固定有销轴,所述销轴下端与挡片固定连接,所述挡片设于压边圈的阶梯孔中,且与压边圈的阶梯孔的大孔滑动连接,所述挡片与压边圈的阶梯孔之间设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液压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模板、侧壁缸筒、一级活塞、二级活塞、凹模、下模板、压边缸筒、压边圈、卸料装置、凸模和凸模座,所述上模板右端开有第一充液孔,所述上模板下端与侧壁缸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壁缸筒内设有一级活塞和二级活塞,其中一级活塞与侧壁缸筒滑动连接,且一级活塞与第一充液孔相通,二级活塞设于一级活塞内,并与一级活塞滑动连接,所述侧壁缸筒下端与凹模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模板上端设有压边缸筒,且与压边缸筒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边缸筒左端下部设有第二充液孔,所述压边缸筒内设有压边圈,且与压边圈滑动连接,所述压边圈的内孔与凹模相对应,且压边圈的内孔内设有卸料装置,所述凸模与凸模座配合,并通过凸模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知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