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牵引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2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脊柱牵引治疗器只具有单一的牵引功能而不具备为患者牵引部位进行按摩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在背部支撑板上设有按摩牵引装置,在腿部支撑板上设有腿部按摩装置,该按摩牵引装置在为患者进行牵引的同时还可为患者背部进行按摩,可有效防止患者牵引部位由于长时间处于牵引状态而产生疼痛等不适,背部支撑板与腿部支撑板下方连接有第一调节装置,该第一调节装置可将背部支撑板与腿部支撑板角度进行调节,使两者相互配合为患者呈现不同的牵引角度,使牵引效果更佳,设置在腿部支撑板上的按摩装置可为患者腿部进行按摩防止因腿部长时间处于拉伸状态而产生酸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牵引治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
技术介绍
脊椎和脊柱相关疾病被称为“危害人类的万病之首”,据统计,脊椎和脊柱相关疾病发病率为:15岁以下青少年占20-25%,20-30岁占30%,30-40岁占40-50%,40-50岁占60-75%,70岁以上占85%以上。其发病的常见性、上升率和年轻化触目惊心,脊椎和脊柱相关疾病涉及的病种多达一百多种,可见局部和整体统一治疗非常重要。“下梁不正上梁歪”是对脊柱疾病的真实写照。骨盘和下肢疾病也是造成该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对脊柱的影响,目前治疗脊柱类疾病的治疗设备以手动或微机控制的牵引治疗机为主,许多学者主张非手术疗法,其中包括制动、牵引、按摩、物理疗法等有一定疗效;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腰、颈椎骨质增生及腰间盘突出病症,大都采用固定式引牵床及引牵器,现有牵引床只为分开治疗局部颈椎或腰椎而设计,牵引床均以水平单向直线牵引为主,其牵引角度不可调整或者调节范围比较小,结果是破坏了人体的生理曲度,加重生理曲度变直;这样只会给脊柱相关疾病留下后患;而且现有的大多数脊柱治疗器只具有单一的牵引功能,在人体长时间进行牵引的情况下,尤其是采用平躺拉伸或者吊挂的方式进行脊柱牵引的方式,会使人体腿部、腰部因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而变得酸痛从而使人体产生不适,此种情况下对脊柱治疗产生效果会大打折扣,更坏的情况,如果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还会使脊柱疾病加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脊柱类疾病治疗讲究牵引、按摩等方法协同并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一种具有具有牵引、按摩功能的脊柱治疗器便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脊柱牵引治疗器,该脊柱牵引治疗器相比于传统的脊柱牵引装置,在背部支撑板上设有脊柱牵引按摩装置,在腿部支撑板远离背部支撑板一端设有腿部拉伸装置使其配合牵引按摩装置对患者脊柱进行拉伸牵引,而且腿部支撑板下方设有腿部按摩装置,使患者在进行长时间牵引过程中不至于使牵引部位肌肉产生酸痛,而且设置于背部支撑板上的牵引按摩装置在按摩的同时还可对背部脊柱进行牵引,再一个该脊柱牵引治疗器在背部支撑板与腿部支撑板下方均设有用于调节背部支撑板与腿部支撑板角度的调节装置,使两者相互配合呈现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牵引,大大增加了牵引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脊柱牵引治疗器,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横向延伸的两第一矩形杆,所述第一矩形杆横向两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床腿且第一矩形杆中间部位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床腿,两所述第二床腿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矩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杆横向两侧设有沿第二矩形长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两所述第一长条孔内纵向两侧壁之间设有沿第二矩形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轴,位于横向一侧的第一轴转动连接有背部支撑板且位于横向另一侧的第一轴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床腿之间经可伸缩铰接件连接,所述背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下方分别设有可调节背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转动角度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腿部支撑板底部设有拉伸装置且该拉伸装置可随腿部支撑板转动而转动,所述背部支撑板底部设有按摩牵引装置,该按摩牵引装置具有:该按摩牵引装置在按摩的同时也对人体背部进行拉伸牵引,可根据不同患者身高的不同调整按摩牵引装置的位置,使其始终作用于患者的背部。优选的,所述牵引按摩装置包括设置于背部支撑板下方间隔设有平行于背部支撑板的正方形薄板,所述正方形薄板四角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圆柱形杆,位于纵向同侧的两圆柱形杆顶端之间连接有第四凸形滑块,所述背部支撑板下端面设有与第四凸形滑块滑动配合的第四凸形滑槽,所述正方形薄板上转动连接有上端面设有弧形凸起的第一圆筒,置于所述正方形薄板上方的第一圆筒外壁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一齿,所述正方形薄板靠近第二矩形杆一侧固定有竖向设置的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套固有与若干第一齿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圆筒上方间隔设有多个扇形块且扇形块底部连接有转轮架且转轮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抵触于第一圆筒上端面,所述扇形块外壁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圆筒,且第二圆筒滑动配合于固定在弧形板下端面上的第十一轴上,多个所述扇形块构成圆形结构,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有宽度与圆形结构直径相等的第二矩形孔且第二矩形孔横向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滑槽,所述第一矩形滑槽内滑动配合有与圆形结构相配合的弧形板且弧形板与第一矩形滑槽底壁之间纵向间隔连接有第五弹簧,两所述弧形板底部纵向间隔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长方形杆且第二长方形杆另一端固定于正方形薄板上,所述正方形薄板上连接有用于调节按摩装置位置的第二调节装置,该第二调节装置具有:当不同身高的患者躺在床板上时,均能使该按摩装置作用在患者的背部,所述扇形块上设有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具有:随着扇形块的上升对人体背部进行拉伸,随着扇形块的下降其复归原位。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置于扇形块上端面且沿扇形块半径方向设置的第二矩形滑槽且第二矩形滑槽面朝扇形块外壁一端通透,所述第二矩形滑槽远离扇形块外壁一端设有滑动配合于第二矩形滑槽的第二矩形块且第二矩形块上端面设有不通透的第一矩形孔,所述第一矩形孔内滑动配合有第一长方形杆且第一长方形杆上端连接有与扇形块相配合的扇形吸盘,所述第一长方形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扇形吸盘下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矩形块上端面,所述第二矩形块靠近扇形块弧形面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有滑动配合于第二矩形滑槽内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啮合有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固于转动连接在第二矩形滑槽两侧壁上的第四轴上,所述第三齿轮套固在转动连接于第二矩形滑槽两侧壁上的第五轴上,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有固定在弧形板弧形面上且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置于背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下方的两第一矩形杆相向两侧壁上且竖向延伸的第三矩形杆,两所述第三矩形杆相向一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两端开口通透的第一矩形筒,位于上方的第一矩形筒内滑动配合有第四矩形杆且位于下方的第一矩形筒内滑动配合有第五矩形杆,第四矩形杆与第五矩形杆之间连接有导轨且导轨内滑动配合有偏心轮,所述第四矩形杆上端固定有第一转轴架,所述第一转轴架套固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架,所述第二转轴架底壁上设有第一凸形滑块且背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下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凸形滑块相配合的第一凸形滑槽,两所述偏心轮套固于第二轴上,相互配合的两第三矩形杆横向一侧设有第一矩形块且第一矩形块上设有与第二轴转动连接的第二圆孔,位于背部支撑板下方的第二轴纵向一端向外穿出第二圆孔且伸出端套固有第一皮带轮,位于腿部支撑板下方的第二轴纵向一端沿相反方向向外穿出第二圆孔且伸出端套固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矩形杆纵向两端分别设有沿第二矩形杆长度方向且相背延伸的第三矩形滑槽,所述第二矩形杆纵向两侧上端面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薄板且两第一薄板相背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且沿相背方向延伸的第三轴,所述第三轴上套固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轴向外伸出第三皮带轮且伸出端设有第一转动手柄,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第三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脊柱牵引治疗器,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横向延伸的两第一矩形杆(1),所述第一矩形杆(1)横向两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床腿(2)且第一矩形杆(1)中间部位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床腿(3),两所述第二床腿(3)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矩形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杆(4)横向两侧设有沿第二矩形长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6),两所述第一长条孔(6)内纵向两侧壁之间设有沿第二矩形杆(4)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轴(7),位于横向一侧的第一轴(7)转动连接有背部支撑板(8)且位于横向另一侧的第一轴(7)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板(9),所述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床腿(2)之间经可伸缩铰接件连接,所述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下方分别设有可调节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转动角度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腿部支撑板(9)底部设有拉伸装置且该拉伸装置可随腿部支撑板(9)转动而转动,所述背部支撑板(8)底部设有按摩牵引装置,该按摩牵引装置具有:该按摩牵引装置在按摩的同时也对人体背部进行拉伸牵引,可根据不同患者身高的不同调整按摩牵引装置的位置,使其始终作用于患者的背部。

【技术特征摘要】
1.脊柱牵引治疗器,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横向延伸的两第一矩形杆(1),所述第一矩形杆(1)横向两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床腿(2)且第一矩形杆(1)中间部位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床腿(3),两所述第二床腿(3)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矩形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杆(4)横向两侧设有沿第二矩形长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6),两所述第一长条孔(6)内纵向两侧壁之间设有沿第二矩形杆(4)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轴(7),位于横向一侧的第一轴(7)转动连接有背部支撑板(8)且位于横向另一侧的第一轴(7)转动连接有腿部支撑板(9),所述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床腿(2)之间经可伸缩铰接件连接,所述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下方分别设有可调节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转动角度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腿部支撑板(9)底部设有拉伸装置且该拉伸装置可随腿部支撑板(9)转动而转动,所述背部支撑板(8)底部设有按摩牵引装置,该按摩牵引装置具有:该按摩牵引装置在按摩的同时也对人体背部进行拉伸牵引,可根据不同患者身高的不同调整按摩牵引装置的位置,使其始终作用于患者的背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按摩装置包括间隔设置于背部支撑板(8)下方且平行于背部支撑板(8)设置的正方形薄板(14),所述正方形薄板(8)四角分别设有竖向延伸的圆柱形杆(11),位于纵向同侧的两圆柱形杆(11)顶端之间连接有第四凸形滑块(118),所述背部支撑板(8)下端面设有与第四凸形滑块(118)滑动配合的第四凸形滑槽(119),所述正方形薄板(8)上转动连接有上端面设有弧形凸起(18)的第一圆筒(17),置于所述正方形薄板(14)上方的第一圆筒(17)外壁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一齿(19),所述正方形薄板(14)靠近第二矩形杆(4)一侧固定有竖向设置的驱动电机(20)且驱动电机(20)输出轴上套固有与若干第一齿(19)相啮合的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圆筒(17)上方间隔设有多个扇形块(26)且扇形块(26)底部连接有转轮架(24)且转轮架(24)上转动连接有转轮(25),所述转轮(25)抵触于第一圆筒(17)上端面,所述扇形块(26)外壁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圆筒(123),且第二圆筒(123)滑动配合于固定在弧形板(22)下端面上的第十一轴(124)上,多个所述扇形块(26)构成圆形结构,所述背部支撑板(8)上设有宽度与圆形结构直径相等的第二矩形孔(120)且第二矩形孔(120)横向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滑槽(121),所述第一矩形滑槽(121)内滑动配合有与圆形结构相配合的弧形板(22)且弧形板(22)与第一矩形滑槽(121)底壁之间纵向间隔连接有第五弹簧(23),两所述弧形板(22)底部纵向间隔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长方形杆(16)且第二长方形杆(16)另一端固定于正方形薄板(14)上,所述正方形薄板(14)上连接有用于调节按摩装置位置的第二调节装置,该第二调节装置具有:当不同身高的患者躺在床板上时,均能使该按摩装置作用在患者的背部,所述扇形块(26)上设有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具有:随着扇形块(26)的上升对人体背部进行拉伸,随着扇形块(26)的下降其复归原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置于扇形块(26)上端面且沿扇形块(26)半径方向设置的第二矩形滑槽(28)且第二矩形滑槽(28)面朝扇形块(26)外壁一端通透,所述第二矩形滑槽(28)远离扇形块(26)外壁一端设有滑动配合于第二矩形滑槽(28)的第二矩形块(29)且第二矩形块(29)上端面设有不通透的第一矩形孔(30),所述第一矩形孔(30)内滑动配合有第一长方形杆(31)且第一长方形杆(31)上端连接有与扇形块(26)相配合的扇形吸盘(32),所述第一长方形杆(3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3)且第一弹簧(33)一端连接于扇形吸盘(32)下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矩形块(29)上端面,所述第二矩形块(29)靠近扇形块(26)弧形面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34)且第二弹簧(34)另一端连接有滑动配合于第二矩形滑槽(28)内的第一齿条(35),所述第一齿条(35)啮合有第二齿轮(36)且第二齿轮(36)啮合有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6)的第三齿轮(37),所述第二齿轮(36)套固于转动连接在第二矩形滑槽(28)两侧壁上的第四轴(38)上,所述第三齿轮(37)套固在转动连接于第二矩形滑槽(28)两侧壁上的第五轴(39)上,所述第三齿轮(37)啮合有固定在弧形板(22)(122)弧形面上且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置于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下方的两第一矩形杆(1)相向两侧壁上且竖向延伸的第三矩形杆(41),两所述第三矩形杆(41)相向一侧壁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下两端开口通透的第一矩形筒(42),位于上方的第一矩形筒(42)内滑动配合有第四矩形杆(43)且位于下方的第一矩形筒(42)内滑动配合有第五矩形杆(44),第四矩形杆(43)与第五矩形杆(44)之间连接有导轨(45)且导轨(45)内滑动配合有偏心轮(46),所述第四矩形杆(43)上端固定有第一转轴架(47),所述第一转轴架(47)套固有第一连杆(48)且第一连杆(48)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架(49),所述第二转轴架(49)底壁上设有第一凸形滑块(12)且背部支撑板(8)和腿部支撑板(9)下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凸形滑块(12)相配合的第一凸形滑槽(13),两所述偏心轮(46)套固于第二轴(52)上,相互配合的两第三矩形杆(41)横向一侧设有第一矩形块(114)且第一矩形块(114)上设有与第二轴(52)转动连接的第二圆孔(27),位于背部支撑板(8)下方的第二轴(52)纵向一端向外穿出第二圆孔(27)且伸出端套固有第一皮带轮(54),位于腿部支撑板(9)下方的第二轴(52)纵向一端沿相反方向向外穿出第二圆孔(27)且伸出端套固有第二皮带轮(55),所述第二矩形杆(4)纵向两端分别设有沿第二矩形杆(4)长度方向且相背延伸的第三矩形滑槽(56),所述第二矩形杆(4)纵向两侧上端面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薄板(57)且两第一薄板(57)相背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且沿相背方向延伸的第三轴(58),所述第三轴(58)上套固有第三皮带轮(59),所述第三轴(58)向外伸出第三皮带轮(59)且伸出端设有第一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银王新立景丽媛岳宗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