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1482 阅读:4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包括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所述绝缘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绝缘电阻和第二绝缘电阻,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所述第一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匹配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匹配电阻和第二开关。所述电路使整车绝缘阻抗的检测不再受到整车寄生电容的影响,测试方式简单,能够很好的满足整车上电自检阶段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车辆电源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检测绝缘电阻的方法主要为低频脉冲输入法;其中,如图1所示为这种方法下应用的电路,其中,所述电路包括检测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数字量脉冲信号;基准电压源、缓冲器、检测电容、电压跟随器;该方案属于利用缓冲器实现信号驱动及提供模拟量脉冲信号,使MCU可以根据反馈信号输出端提供的电压反馈信号,从而计算出绝缘电阻的阻值。但是现有这种电路本身对于高低压之间的寄生电容有很大的影响,一旦这种寄生电容较大的话,就会导致整个BMS检测绝缘电阻的误差偏大,同时整个电路达到稳定测量绝缘电阻的时间要求的是很长的,不能满足整车的使用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包括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相互并联连接;所述绝缘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绝缘电阻和第二绝缘电阻,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第一绝缘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绝缘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分压电阻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负极相连;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所述第一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匹配电阻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匹配电阻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串联线路相并联;所述第二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的串联线路相并联。并且,所述第一绝缘电阻和第二绝缘电阻的串联线路,第二分压电阻和第三分压电阻的串联线路,以及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之间的串联线路均与接地线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串联线路上外接有第一绝缘电压检测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的串联线路上外接有第二绝缘电压检测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模组。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体。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维修开关。本技术提供的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属于平衡桥方法的绝缘电阻检测电路,能够准确获得第一绝缘电阻和第二绝缘电阻,也就是电池组正负极分别对于整车地之间的绝缘电阻。这种方式使整车绝缘阻抗的检测不再受到整车寄生电容的影响,整个电路测试方式简单,测试数据准确,能够很好的满足整车上电自检阶段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状态下电池管理方案中的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图中:第一分压电阻1,第二分压电阻2,第三分压电阻3,第四分压电阻4,第一绝缘电阻5,第二绝缘电阻6,第一匹配电阻7,第一开关8,第二匹配电阻9,第二开关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技术为平衡桥方法的绝缘电阻检测电路,能够使整车绝缘阻抗的检测不再受到整车寄生电容很大的影响,且为快捷的绝缘电阻检测方案。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包括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相互并联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绝缘电阻5(Rp)和第二绝缘电阻6(Rn),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1(R1)、第二分压电阻2(R2)、第三分压电阻3(R3)和第四分压电阻4(R4);所述第一绝缘电阻5(Rp)的另一端和第一分压电阻1(R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绝缘电阻6(Rn)的另一端和第四分压电阻4(R4)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负极相连;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所述第一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匹配电阻7(R5)和第一开关8(T1),所述第二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匹配电阻9(R6)和第二开关10(T2);所述第一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R1)和第二分压电阻2(R2)的串联线路相并联;所述第二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3(R3)和第四分压电阻4(R4)的串联线路相并联。并且,所述第一绝缘电阻5(Rp)和第二绝缘电阻6(Rn)的串联线路,第二分压电阻2(R2)和第三分压电阻3(R3)的串联线路,以及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之间的串联线路均与接地线路相连。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R1)和第二分压电阻2(R2)的串联线路上外接有第一绝缘电压检测器。所述第三分压电阻3(R3)和第四分压电阻4(R4)的串联线路上外接有第二绝缘电压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开关8(T1)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10(T2)包括第二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体。并且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维修开关。下面依据对应的电路架构图图2给予原理说明:高低压电池之间连接了若干检测电路,其中,Rp为电池包正极对整车地之间的绝缘电阻,Rn为电池包负极对车身地之间的绝缘电阻;Vp与Vn为检测网络分别在电阻检测网络中的外接电压检测器检测出的绝缘电压值,其中,这两个信号是输送至BMS电池管理系统低压一侧的检测电路中;同时匹配有T1、R5、R6和T2构成的匹配电阻网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所示:闭合T1、断开T2:在这一工况之下,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情况为:R1和R2的串联电路与RP并联,且与R5并联;另外一个支路的情况为,R3和R4的串联电路,与Rn并联。同时,这两个支路构成串联关系。此时,若绝缘电压检测处检测的电压Vp和Vn分别读取到的数值为Vp1和Vn1。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表达式:断开T1、闭合T2:在这一工况之下:电路中的一个支路的情况为:串联连接的R1和R2,与Rp并联。另一个支路的情况为R3和R4的串联电路与R6并联,且与Rn并联。同时,这两个支路构成串联关系。此时,若绝缘电压检测处检测的电压Vp和Vn分别读取到的数值为Vp2和Vn2。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表达式:其中,令R1+R2=A,R3+R4=C,(R1+R2)//R5=B,(R3+R4)//R6=D则公式(1)和公式(2)转化为公式(3)和公式(4):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多次测试结果得到,应用在该绝缘检测电路中电阻的经验值分别为:R2=R3=50KΩ;R1=R4=5MΩ;R1=R4=1.2MΩ;将对应经验值带入R1+R2=A,R3+R4=C,(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相互并联连接;所述绝缘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绝缘电阻(5)和第二绝缘电阻(6),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1)、第二分压电阻(2)、第三分压电阻(3)和第四分压电阻(4);所述第一绝缘电阻(5)的另一端和第一分压电阻(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绝缘电阻(6)的另一端和第四分压电阻(4)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负极相连;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所述第一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匹配电阻(7)和第一开关(8),所述第二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匹配电阻(9)和第二开关(10);所述第一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和第二分压电阻(2)的串联线路相并联;所述第二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3)和第四分压电阻(4)的串联线路相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电阻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绝缘检测单元、分压单元和匹配单元相互并联连接;所述绝缘检测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绝缘电阻(5)和第二绝缘电阻(6),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1)、第二分压电阻(2)、第三分压电阻(3)和第四分压电阻(4);所述第一绝缘电阻(5)的另一端和第一分压电阻(1)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绝缘电阻(6)的另一端和第四分压电阻(4)的另一端均与电源模块的负极相连;所述匹配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配合线路和第二配合线路,所述第一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匹配电阻(7)和第一开关(8),所述第二配合线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匹配电阻(9)和第二开关(10);所述第一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1)和第二分压电阻(2)的串联线路相并联;所述第二配合线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3)和第四分压电阻(4)的串联线路相并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更新邬学建潘福中吴旭峰刘刚王鹏陈霄白福永孙智伟张冬冬张珂袁翠霞宋健黄铭钢单明新顾斌潘约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