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73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源模组包括:背板结构和胶体;背板结构包括:底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以及顶板;底板、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连接围合形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底板上,沿第一侧板指向相对的第二侧板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发光部、导光组件和胶体;胶体紧贴于第二侧板;顶板,一边与第一侧板的顶边固定连接,另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顶板的上表面和胶体的上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源模组中,仅在背板结构的第二侧板设有胶体,大大减少了胶体的用量,胶体在收缩时引起背板结构发生翘曲的程度较小,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显示器的全屏化显示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备高亮度、超窄边框、更高的屏占比和更好的视觉体验的显示器成为各手机商追捧的热点。背光源模组是显示器重要的部件,其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设计一款窄边框且高亮度的背光源模组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背光源模组包括背板和发光部,背板需要具备较高的平整性,以保证屏幕具备较好的画面表现,为了实现背光源模组具备较窄的边框,现有的背板为一种胶铁一体结构式的胶框,该胶铁一体结构是将塑胶注塑到铁件后形成的结构。但是,胶体和铁件的收缩性系数差异较大,塑胶注塑到铁件后会在高温下成型,常温时胶体会发生收缩,然而铁件却不会发生明显的收缩,因此胶体的收缩会引起铁件发生较大的翘曲,致使背板因翘曲过大而不合格,降低了产品的良率,提高了生产成本。综上所述,现有的背光源模组存在易发生翘曲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源模组存在易发生翘曲的缺陷。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背板结构和胶体;背板结构包括:底板、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以及顶板;底板、与第一侧板至第四侧板连接围合形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底板上,沿第一侧板指向相对的第二侧板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发光部、导光组件和胶体;胶体紧贴于第二侧板;顶板,一边与第一侧板的顶边固定连接,另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顶板的上表面和胶体的上表面齐平。较佳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导热组件,设置在发光部与底板之间。较佳地,底板靠近第一侧板处设置有下沉槽;发光部和导热组件都设置于下沉槽中,发光部的厚度与导热组件的厚度之和,等于下沉槽的槽底与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较佳地,发光部包括依次设置在导热组件上的柔性电路板和光源;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与导热组件的厚度之和,等于下沉槽的槽深;且光源的厚度,等于下沉槽之外的底板与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较佳地,导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层组;导光板与胶体榫接;或者,光学膜层组与胶体榫接;或者,导光板和光学膜层组都与胶体榫接。较佳地,导光板和光学膜层组都设置有沿第一方向伸出的至少一个凸耳;胶体开设有至少一个让位槽;每个凸耳与一个让位槽相榫接。较佳地,让位槽平行于底板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下底边比上底边更靠近第二侧板。较佳地,让位槽设置于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的连接处或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的连接处;让位槽平行于底板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具体为第二侧板内表面,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具体为第三侧板或第四侧板的内表面。较佳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设置两个让位槽;两个让位槽与中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中点为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垂线段的中点;或者,两个让位槽平行于底板的截面形状不同;或者,两个让位槽到与中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且两个让位槽平行于底板的截面形状不同。较佳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还包括:遮光片,遮光片的一端贴合连接于顶板的上表面,另一端贴合连接于胶体的上表面;遮光片在导光组件的上方开设有透光区域;或者,包括遮光片包括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第一遮光片的一端贴合连接于顶板的上表面,另一端部分遮盖导光组件;第二遮光片的一端贴合连接于胶体的上表面,另一端部分遮盖导光组件;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域,且第一遮光片和第二遮光片齐平。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1、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源模组中,仅在背板结构的第二侧板设有胶体,大大减少了胶体的用量,胶体在收缩时引起背板结构发生翘曲的程度较小,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进一步地,胶体紧贴于第二侧板,胶体收缩时,首先会使第二侧板发生形变,进而使整个背板结构发生翘曲,胶体收缩时能够引起第二侧板发生形变的收缩力近似地垂直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由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二侧板的两端,因此可以承受部分收缩力,减小第二侧板的形变量,从而进一步减小背板结构的翘曲程度。更进一步地,发光部靠近第一侧板,胶体紧贴于第二侧板,发光部和胶体间隔的距离较远,在背光源模组工作的过程中,发光部产生的热量对胶体的影响较小,进而减小了胶体因受热发生体积膨胀的程度,从而避免了背板结构因胶体的体积膨胀而发生较大的翘曲;同时,发光部远离胶体也有助于散热。2、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导热组件,导热组件设置在发光部与底板之间。发光部通过导热组件直接与底板连接,发光部产生的热量可以经导热组件由底板向外散发,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因此,发光部可以具备较高的发光效率,从而提升背光源模组的亮度。进一步地,导热组件为双面胶带或者其他具备导热性的胶带。由于胶带较薄,可以快速地将热量传递至背板,使得热量可以快速散发。3、背板设置有下沉槽,发光部和导热组件,导热组件的下表面紧贴下沉槽的槽底,光源的顶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平齐,光源的底面与下沉槽之外的底板的内表面平齐,此时,光源发出的光不会被下沉槽的侧壁遮挡,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地,反射片和导光板的厚度之和,等于下沉槽之外的底板与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并且,导光板的顶面与光源的顶面平齐,反射片的底面与光源的下表面平齐,此时,光源的出光范围恰好覆盖了反射片和导光板,保证了光源发射出的光可以全部射向反射片和导光板,进一步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4、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组件与胶体榫接,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稳固性,可以以防止导光组件发生位移。5、本技术实施例中,让位槽是由胶体、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围合而成,或者让位槽是由胶体、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围合围合而成。这种形式的让位槽不必开设在胶体的本体上,一方面可以保证胶体自身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胶体与第二侧板的贴合的长度,进而减小胶体收缩时引起的第二侧板的形变量。6、本技术实施例设置两个让位槽,既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又可以实现防呆,避免导光组件装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结构和胶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靠近发光部一侧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靠近胶体一侧的剖视图;图4和图5都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结构和胶体组装后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结构和胶体组装后,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除去遮光片后,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背板结构;11-背板结构1的底板(附图标号间归属关系的表示方式下同,不再赘述);12-背板结构1的第一侧板;13-背板结构1的第二侧板;14-背板结构1的第三侧板;15-背板结构1的第四侧板;16-背板结构1的顶板;17-背板结构1的下沉槽;2-胶体;21-胶体2的让位槽;211-让位槽21的第一下底面;212-让位槽21的第一斜腰面;3-发光部;31-发光部3的柔性电路板;32-发光部3的光源;4-导光组件;41-导光组件4的反射片;42-导光组件4的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结构(1)和胶体(2);所述背板结构(1)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至第四侧板(15)、以及顶板(16);所述底板(11)、与第一侧板(12)至第四侧板(15)连接围合形成无盖的长方体盒;所述底板(11)上,沿第一侧板(12)指向相对的第二侧板(13)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发光部(3)、导光组件(4)和所述胶体(2);所述胶体(2)紧贴于第二侧板(13);所述顶板(16),一边与第一侧板(12)的顶边固定连接,另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顶板(16)的上表面和所述胶体(2)的上表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结构(1)和胶体(2);所述背板结构(1)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至第四侧板(15)、以及顶板(16);所述底板(11)、与第一侧板(12)至第四侧板(15)连接围合形成无盖的长方体盒;所述底板(11)上,沿第一侧板(12)指向相对的第二侧板(13)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发光部(3)、导光组件(4)和所述胶体(2);所述胶体(2)紧贴于第二侧板(13);所述顶板(16),一边与第一侧板(12)的顶边固定连接,另一边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顶板(16)的上表面和所述胶体(2)的上表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组件(6),设置在所述发光部(3)与所述底板(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靠近第一侧板(12)处设置有下沉槽(17);所述发光部(3)和所述导热组件(6)都设置于所述下沉槽(17)中,所述发光部(3)的厚度与所述导热组件(6)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下沉槽(17)的槽底与所述顶板(16)之间的垂直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3)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热组件(6)上的柔性电路板(31)和光源(32);所述柔性电路板(31)的厚度与所述导热组件(6)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下沉槽(17)的槽深;且所述光源(32)的厚度,等于所述下沉槽(17)之外的底板(11)与所述顶板(16)之间的垂直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4)包括依次层叠的反射片(41)、导光板(42)和光学膜层组(43);所述导光板(42)与所述胶体(2)榫接;或者,所述光学膜层组(43)与所述胶体(2)榫接;或者,所述导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