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50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设置支撑柱和舱体能够相对折叠,设置舱体和扇叶能够相对折叠,在折叠状态下支撑柱的轴向、舱体的轴线和扇叶相互平行,也就是说通过拆卸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拆卸掉前固定盖和立起侧套块,使得支撑柱翻转到舱体后侧,扇叶收拢到与舱体轴线平行,通过束带对靠近舱体的支撑柱和铰接块分别捆绑作为吊起的两个施力点,能够有效满足空运要求,突破地形限制,解决了山地区域布置风力发电机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具有较大风能资源,主要由于下列五个原因:1、地处北纬40度附近,常年盛行西北气流;2、海拔较高,1000米左右;3、地势相对平坦,没有障碍物;4、地面多为草原,地势起伏小;5、昼夜温差大,使得空气流动更加强烈。如何更好因地制宜地有效开发内蒙古风能资源成为内蒙古能源开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风能开发过程中一般采用风力发电机,但是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在山地地区布置时,一般需要专门采用汽车运输风力发电机的扇叶,因此有时需要先进行修路,造成风力发电机的布置成本较高,因此为了解决山地区域布置成本较高的问题,可以采用空运的方式将风力发电机的各个部件进行运输,突破地形限制,但由此也需要改变现有风力发电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设置支撑柱和舱体能够相对折叠,设置舱体和扇叶能够相对折叠,在折叠状态下支撑柱的轴向、舱体的轴线和扇叶相互平行,也就是说通过拆卸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拆卸掉前固定盖和立起侧套块,使得支撑柱翻转到舱体后侧,扇叶收拢到与舱体轴线平行,通过束带对靠近舱体的支撑柱和铰接块分别捆绑作为吊起的两个施力点,能够有效满足空运要求,突破地形限制,解决了山地区域布置风力发电机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撑柱、舱体和扇轮,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舱体,所述舱体的前端设置有由若干扇叶构成的所述扇轮,所述舱体前端的发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有基体竖盘,所述基体竖盘的前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前铰接块,所述前铰接块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从所述前铰接块圆周侧边向所述前铰接块中央延伸的嵌入铰接槽,所述嵌入铰接槽内嵌入并铰接有扇叶,使得所述扇叶能够从贴靠所述基体竖盘向前翻转到与所述基体竖盘中心线平行;前固定盖自前向后嵌套在所述前铰接块上,且嵌套在所述扇叶根部,并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基体竖盘紧固相连;所述舱体的下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竖直向下延伸的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自下而上嵌入并铰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柱状且上端呈扁块状,所述支撑柱上嵌套有立起侧套块,所述立起侧套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板的下端面和所述支撑柱上上端扁块到圆柱过渡的上端面接触,第二螺栓自左向右贯穿并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立起侧套块的后端,所述立起侧套块与所述支撑柱的后侧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扁块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铰接板的铰接处到所述铰接板后端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轴线水平朝前,且所述舱体包括舱体壳和发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盖包括盖体、侧豁口、紧固边沿和连接孔,所述盖体的的后端向前凹曲包覆在所述前铰接块上且边设置有贯通的所述侧豁口,所述侧豁口嵌套在所述扇叶的根部,所述盖体后端且处于所述侧豁口之间的部分固定设置有呈弧片状的所述紧固边沿,所述紧固边沿上前后贯通设置有所述连接孔,所述紧固边沿通过贯穿所述连接孔的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基体竖盘紧固在一起。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支撑柱和舱体能够相对折叠,设置舱体和扇叶能够相对折叠,在折叠状态下支撑柱的轴向、舱体的轴线和扇叶相互平行,也就是说通过拆卸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拆卸掉前固定盖和立起侧套块,使得支撑柱翻转到舱体后侧,扇叶收拢到与舱体轴线平行,通过束带对靠近舱体的支撑柱和铰接块分别捆绑作为吊起的两个施力点,能够有效满足空运要求,突破地形限制,解决了山地区域布置风力发电机成本较高的问题。2、本技术中,支撑柱的上端扁块的长度不小于支撑柱与铰接板的铰接处到铰接板后端的距离,从而保证支撑柱和舱体绕着支撑柱与铰接板的铰接处向后翻转时,支撑柱的轴向能够与舱体的轴线平行,也就是使得支撑杆和舱体能够相对折叠,便于空运时吊起。3、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4、本技术便于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去掉前撑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前撑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收起后从A处和B处吊起准备空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竖盘,2-第一螺栓,3-扇叶,4-前固定盖,5-支撑柱,6-立起侧套块,7-第二螺栓,8-铰接板,9-舱体,10-前铰接块,11-嵌入铰接槽,41-盖体,42-侧豁口,43-紧固边沿,44-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撑柱5、舱体9和扇轮,支撑柱5的上端设置有舱体9,舱体9的前端设置有由若干扇叶3构成的扇轮,舱体9前端的发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有基体竖盘1,基体竖盘1的前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前铰接块10,前铰接块10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从前铰接块10圆周侧边向前铰接块10中央延伸的嵌入铰接槽11,嵌入铰接槽11内嵌入并铰接有扇叶3,使得扇叶3能够从贴靠基体竖盘1向前翻转到与基体竖盘1中心线平行;前固定盖4自前向后嵌套在前铰接块10上,且嵌套在扇叶3根部,并通过第一螺栓2与基体竖盘1紧固相连;舱体9的下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竖直向下延伸的铰接板8,两个铰接板8之间自下而上嵌入并铰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呈柱状且上端呈扁块状,支撑柱5上嵌套有立起侧套块6,立起侧套块6呈冂字形,立起侧套块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铰接板8的下端面和支撑柱5上上端扁块到圆柱过渡的上端面接触,第二螺栓7自左向右贯穿并螺纹连接在两个立起侧套块6的后端,立起侧套块6与支撑柱5的后侧接触。支撑柱5的上端扁块的长度不小于支撑柱5与铰接板8的铰接处到铰接板8后端的距离,从而保证支撑柱5和舱体9绕着支撑柱5与铰接板8的铰接处向后翻转时,支撑柱5的轴向能够与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撑柱、舱体和扇轮,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舱体,所述舱体的前端设置有由若干扇叶构成的所述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前端的发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有基体竖盘,所述基体竖盘的前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前铰接块,所述前铰接块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从所述前铰接块圆周侧边向所述前铰接块中央延伸的嵌入铰接槽,所述嵌入铰接槽内嵌入并铰接有扇叶,使得所述扇叶能够从贴靠所述基体竖盘向前翻转到与所述基体竖盘中心线平行;前固定盖自前向后嵌套在所述前铰接块上,且嵌套在所述扇叶根部,并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基体竖盘紧固相连;所述舱体的下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竖直向下延伸的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自下而上嵌入并铰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柱状且上端呈扁块状,所述支撑柱上嵌套有立起侧套块,立起侧套块呈冂字形,所述立起侧套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板的下端面和所述支撑柱上上端扁块到圆柱过渡的上端面接触,第二螺栓自左向右贯穿并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立起侧套块的后端,所述立起侧套块与所述支撑柱的后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包括支撑柱、舱体和扇轮,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舱体,所述舱体的前端设置有由若干扇叶构成的所述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前端的发电机主轴固定连接有基体竖盘,所述基体竖盘的前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前铰接块,所述前铰接块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从所述前铰接块圆周侧边向所述前铰接块中央延伸的嵌入铰接槽,所述嵌入铰接槽内嵌入并铰接有扇叶,使得所述扇叶能够从贴靠所述基体竖盘向前翻转到与所述基体竖盘中心线平行;前固定盖自前向后嵌套在所述前铰接块上,且嵌套在所述扇叶根部,并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基体竖盘紧固相连;所述舱体的下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竖直向下延伸的铰接板,两个所述铰接板之间自下而上嵌入并铰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柱状且上端呈扁块状,所述支撑柱上嵌套有立起侧套块,立起侧套块呈冂字形,所述立起侧套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铰接板的下端面和所述支撑柱上上端扁块到圆柱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春马剑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