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87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体、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控制臂体为弧形体,所述控制臂体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一衬套,所述控制臂体中间的突出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二衬套,所述控制臂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球头座,所述球头座的顶端安装有球头销,且所述球头座通过球头销连接部与所述控制臂体连接,所述球头销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臂体的一端,且所述螺钉有三个,所述控制臂体的顶部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弹簧座,所述控制臂体内贯穿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该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具有整体质量轻,刚度高,承载能力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
技术介绍
汽车控制臂是一种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用来传递力和力扭的零件,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可以用来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同时起到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的作用。但是,现今市场上的大多数汽车用控制臂普遍存在着重量大,刚度低,承载能力弱等缺点,且控制臂的一体化程度低,橡胶衬套与控制臂的结合度不高,这些都给汽车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体、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所述控制臂体为弧形体,所述控制臂体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一衬套,所述控制臂体中间的突出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二衬套,所述控制臂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球头座,所述球头座的顶端安装有球头销,且所述球头座通过球头销连接部与所述控制臂体连接,所述球头销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臂体的一端,且所述螺钉有三个,所述控制臂体的顶部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弹簧座,所述控制臂体内贯穿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所述控制臂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强体,且所述加强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和所述球头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由对称设计的衬套环组成,所述衬套环内均设有衬套孔,且所述衬套环有两对,所述衬套环内嵌入设置有橡胶衬套。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体和所述加强体均采用一体化冲压成型钢板。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采用过盈配合工艺利用压力机压入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内。进一步的,所述衬套环与所述衬套孔之间设有翻边。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楔形。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设有弹簧胶垫。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体内贯穿设置有若干工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通过设有一体化钢板冲压成型的控制臂体,利用一体化冲压工艺,使得控制臂体的重量大大减轻,降低了非悬挂质量,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通过设有加强体,使得控制臂的承载能力更高;通过设有翻边,有利于将橡胶衬套压入衬套孔内,同时翻边增加了与橡胶衬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橡胶衬套安装的稳定性和结合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衬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臂体;2-第一衬套;3第二衬套;4-球头销连接部;5-球头座;6-球头销;7-螺钉;8-通孔;9-螺纹;10-凹槽;11-弹簧座;12-弹簧胶垫;13-工艺孔;14-加强体;15-衬套环;16-衬套孔;17-翻边;18-橡胶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体1、第一衬套2和第二衬套3,所述控制臂体1为弧形体,所述控制臂体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控制臂体1中间的突出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二衬套3,所述控制臂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球头座5,所述球头座5的顶端安装有球头销6,且所述球头座5通过球头销连接部4与所述控制臂体1连接,所述球头销连接部4通过螺钉7固定在所述控制臂体1的一端,且所述螺钉7有三个,所述控制臂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10,且所述凹槽10内固定安装有弹簧座11,所述控制臂体1内贯穿设置有通孔8,且所述通孔8内设有螺纹9,所述控制臂体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强体14,且所述加强体14分别与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和所述球头销连接部4连接,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由对称设计的衬套环15组成,所述衬套环15内均设有衬套孔16,且所述衬套环15有两对,所述衬套环15内嵌入设置有橡胶衬套1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体1和所述加强体14均采用一体化冲压成型钢板,利用一体化冲压工艺,使得控制臂体1的重量大大减轻,降低了非悬挂质量,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18采用过盈配合工艺利用压力机压入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内,利用过盈配合工艺,避免了橡胶衬套18与第一衬套2、第二衬套3相互间的焊接,从而减少了焊接区域,同时提升了臂体的抗疲劳性能。进一步的,所述衬套环15与所述衬套孔16之间设有翻边17,有利于将橡胶衬套18压入衬套孔16内,同时翻边17增加了与橡胶衬套18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橡胶衬套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0为楔形,方便安装弹簧座11,同时减轻了控制臂体1的重量,增强了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11设有弹簧胶垫12,通过弹簧胶垫12的缓冲作用,避免了车体震动时对控制臂体1的影响,提高了乘坐车体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体1内贯穿设置有若干工艺孔13,减少控制臂体1重量的同时,还节省了材料。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有一体化钢板冲压成型的控制臂体1,利用一体化冲压工艺,使得控制臂体1的重量大大减轻,降低了非悬挂质量,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通过设有橡胶衬套18,采用过盈配合工艺,利用压力机将其压入第一衬套2、第二衬套3内,避免了橡胶衬套18与第一衬套2、第二衬套3相互间的焊接,从而减少了焊接区域,同时提升了臂体的抗疲劳性能;通过设有翻边17,有利于将橡胶衬套18压入衬套孔16内,同时翻边17增加了与橡胶衬套18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橡胶衬套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有弹簧胶垫12,利用弹簧胶垫12的缓冲作用,避免了车体震动时对控制臂体1的影响,提高了乘坐车体的舒适度和稳定性;通过设有通孔8,且通孔8设有螺纹9,方便控制臂1固定在车体内,增强了实用性的同时,还减轻了控制臂体1的重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体(1)、第一衬套(2)和第二衬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体(1)为弧形体,所述控制臂体(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控制臂体(1)中间的突出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二衬套(3),所述控制臂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球头座(5),所述球头座(5)的顶端安装有球头销(6),且所述球头座(5)通过球头销连接部(4)与所述控制臂体(1)连接,所述球头销连接部(4)通过螺钉(7)固定在所述控制臂体(1)的一端,且所述螺钉(7)有三个,所述控制臂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10),且所述凹槽(10)内固定安装有弹簧座(11),所述控制臂体(1)内贯穿设置有通孔(8),且所述通孔(8)内设有螺纹(9),所述控制臂体(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强体(14),且所述加强体(14)分别与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和所述球头销连接部(4)连接,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由对称设计的衬套环(15)组成,所述衬套环(15)内均设有衬套孔(16),且所述衬套环(15)有两对,所述衬套环(15)内嵌入设置有橡胶衬套(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体(1)、第一衬套(2)和第二衬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体(1)为弧形体,所述控制臂体(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控制臂体(1)中间的突出端固定焊接有所述第二衬套(3),所述控制臂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球头座(5),所述球头座(5)的顶端安装有球头销(6),且所述球头座(5)通过球头销连接部(4)与所述控制臂体(1)连接,所述球头销连接部(4)通过螺钉(7)固定在所述控制臂体(1)的一端,且所述螺钉(7)有三个,所述控制臂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10),且所述凹槽(10)内固定安装有弹簧座(11),所述控制臂体(1)内贯穿设置有通孔(8),且所述通孔(8)内设有螺纹(9),所述控制臂体(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加强体(14),且所述加强体(14)分别与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和所述球头销连接部(4)连接,所述第一衬套(2)、所述第二衬套(3)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兰峰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